双交叉限幅控制在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否能被烧透,炉口能否正常出钢。 均热段主要将钢坯均匀加热到规定的出钢温度。 若均热段温度过高,将出现钢体打滑现象,温度过低,则不能出钢。 三段的温度互相耦合,互相影响 [5]。 为了便于灵活调节各段炉温,在加热二段与均热段之间设有无水冷隔墙。 用无水冷隔墙隔开,可以精确控制两段炉温和炉压,减少两段之间的辐射干扰。 各段均为上下加热,采用分布在炉子侧墙上的蓄热式烧 嘴进行供热。 通过每对蓄热式烧嘴的切换燃烧,加强炉气在炉内的扰动,增强炉气对钢坯的传热。 空气预热温度 1000℃ 以上,排烟温度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5 页 150℃ 以下。 炉内钢坯通过步进梁的步进动作,自装料端一步一步经过加热一段、加热二段和均热段传送到炉子的出料端。 在接到轧机要钢信号后,步进梁就将固定梁上最终料位处的钢坯托放在出料悬臂辊上面,然后送出进入轧线轧制。 加热炉的 热工制度 主要包括:温度制度,燃料燃烧制度和炉压制度等,为了保证燃烧的正常进行,一般采用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 方法 和动态补偿的炉膛压力控制 方法 ,同时 对煤气的 流量、 压力与助燃 空气 的 流量、 压力以及 炉膛 温度 、压力 分别进行 检测 控制。 加热炉检测系统控制流程图 如图 所 示。 主要 的检测项目 有 : ( 1)温度检测:加热炉第一加热段内温度检测,加热炉第二 加热 段内温度检测,加热炉均热段炉内温度检测,煤气、热风温度检测,换热前后烟道温度检测 ; ( 2)流量检测:加热炉一段煤气、空气流量检测,加热炉二段煤气、空气流量检测,加热炉 均热 段煤气、空气流量检测,热风流量检测 ; ( 3)压力检测:煤气热风压力检测,加热炉炉膛压力检测,煤气总管压力检测,热风管压力检测。 图 加热炉检测系统控制流程图 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6 页 其中 , PV: 表示阀、挡板 PIC:表示压力指示、调节 FIC:表示流量指示、调节 PE:表示压力测量元件 FT:表示流量变送器 TIC:表示温度指示、调节 FE:表示流量测量元件 为保证炉温燃烧控制系统的稳定,稳定燃料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步进 式 加热炉上,应设燃料压力自动调节系统。 煤气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构成,如图 所示。 图 煤气压力 自动调节 系统流程图 从煤气管取出的压力 , 经压力变送器,配电器输出 DC420mA 的电流信号进入 PLC,与设定值 SP 进行比较,如果输出的信号小于设定值 SP,则开大调节阀;如果输出信号大于设定 值 SP,则关小调节阀,以保证主管 压力的稳定,此时 PLC 调节块应选择 PI型反作用调节模块。 当煤气压力降低到一定限值时,必须自动切断煤气,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即当煤气压力降低到低于允许值时,应自动关闭煤气切断阀。 当事故处理后,煤气压力恢复时,应采用手动恢复的方式,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6]。 空气压力的检测与煤气的压力检测 原理 相同。 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7 页 煤气流量的 检测 直接影响 加热炉 燃烧控制 , 所以对煤气流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 的。 煤气流量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如图 所示。 图 煤气流量 自动 检测 控制 系统流程图 煤气总管道安有一孔板,当煤气流量经过孔板时,经压差变送器和配电器转换DC420mA 的电流,它与 SP 设定值的 DC420mA 进行比较,当大于 SP 的设定值时,调节 阀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指示自动调小;反之调节阀开大。 此回路中调节器采用 PID 调节,能很快 地 ,稳定 地 对信号进行调节。 加热炉内分均热段、加热段和预热段,其每段炉温测量设 2 支热电偶,热电偶可选择两种方式:工作模式(选择两支热电偶中的高选值进 行燃烧控制)、维护模式(当任何一支热电偶出 现 故障时,输入信号自动切换到另一支热电偶),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器只 使 用其中一支热电偶信号,而另一支热电偶信号仅作监视用。 调节 项目 加热炉的自动调节项目主要有: ( 1)煤气 、空气 主管道压力调节 ; ( 2)煤气 、空气 支管道压力调节 ; ( 3)炉膛压力调节 ; ( 4) 炉膛各加热段温度调节。 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8 页 3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 设计 加热炉控制 应该 采用合理的控制策略 , 使炉内 燃料 燃烧尽可能完全 ,并 使加热对象加热到目标温度。 国际上从 20 世纪 70 年 代就开始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的研究,国 内 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从 80 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的应用日趋广泛,控制水平有明显提高。 在仪表控制系统中,处理燃料与空气的关系通常采用配比调节,由于燃料与空气调节回路响应速度不一致,燃料的热值又不稳定以及烧嘴特性的变化,这种配比关系难于保证,特别是在燃烧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无法保持最佳配比。 目前 加热炉炉温控制 广泛采用交叉限幅控制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即根据给定的空燃比,合理调节空气流量和燃料量,以 保证在炉温调节过程中, 煤气 和空气都达到充分燃烧,这样既可节约能源,又可防止环境污染。 空燃比对于在加热炉各段内取得最佳的燃烧效率是重要的,正确 地 调整空燃比对于炉子安全及产品质量也是重要的。 目前, 通常 采用 3 种 方法 处理空燃关系:( 1)单交叉限幅法;( 2)双交叉限幅法;( 3)改进型双交叉限幅法。 单交叉限幅是一种基础的交叉限幅控制方法。 图 为 单交叉限幅系统原理图。 当温度调节器输出增加时,开通高值选择器 HS, 当 使空气流量调节设定值输出减少时,开通低值选择器 LS,使燃料流量调节设定值先行降低 ,达到变化过程始终维持足够的空气量的目的。 反之,则燃料先行。 这种方式使瞬态响应能保证足够的空气量。 但是,两个流量系统的控制响应不同,虽然加有限幅器,振荡仍较剧烈。 为减轻振荡和跟踪设定值带来的超调,在 FIC 前加有两个设定值滤波器 SVF。 当负荷增加空气先行时,因空气系统惯性,致使流量实际值来不及变化,低值选择器 LS 选择 /1 1KFA 作为燃料侧设定值。 式中 AF 为实际空气量, 1K 为燃料侧设定限幅值 ,取 3%~ 5%, 为理论空燃比, 为空气过剩系数。 此时空燃比处于低限幅,将冒黑烟。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过渡过程结束,即燃料侧选择器重新选择温度调节器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9 页 TIC 的输出。 图 单交叉限幅系统原理图 当负荷减少燃料先行时,高值选择器 HS 选择 21 KFF ,式中 F 为燃料量, 2K 为空气侧设定限幅值,取 3%~ 5%,空气过剩偏多。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过渡过程结束,即空气侧的选择器重新选择温度调节 TIC 的输出。 单交叉限幅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在需要增加炉温时,先增加空气量,再增加燃料量;在减少炉温时,则先减燃料量,再减空气量。 这样保证了合适的空气过剩系数,使燃料更为合理。 单 交叉限幅的限幅值 1K 和 2K 只限定发烟界限,在负荷突减时空气过剩不受控制,使过渡过程排烟损失和公害变大。 和双 交叉 限幅相比,单 交叉 限幅的优点是系统响应快。 但这种系统,对燃料阀动作快于空气阀的系统来说,会发生比例失调,使燃料增加过快,以致早冒黑烟 [7]。 双交叉限幅控制方式 能够 克服单交叉限幅控制燃烧不充分等问题 ,以减少了污染气体的对外排放 , 保证煤气 充分 燃烧 , 有效地提高系统空燃比的稳定性,增强炉温的控制效果。 双交叉 系统 采用流量内环和炉温外环的 PID 调节系统来完成炉内温度的自动调节,具体的实现方式为: DCS 控制系统先对各有效炉温控制点进行多点采样比较,将采样点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10 页 的温度值送入 PID 调节器(温度外环)进行温度趋势调节;同时 将温度外环 PID 调节器的输出值送入流量内环的 PI 调节器,再对系统中空气和煤气的输出进行偏差调节,以最终实现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 双交叉限幅系统原理如图 所示,图中所示的双交叉限幅系统由 1 个温度调节器,1 个煤气流量调节器, 1 个空气流量调节器, 4 个高低选择器和一些运算单元构成,系统中温度调节器采用 PID 型反作用式,空气和煤气流量调节器采用 PI 型反作用式。 燃烧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将炉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保证燃烧过程的合理性。 在加热炉的加热段和均热段,每个温度控制调节器的输出值 e ,通过 HS, LS 选择器作为煤气和空气流量内环调节器的设定值 SP ,各段热电偶为温度调节器提供测量值PV ,系统中的限幅值 1K , 2K 取值为 4.、 5, 3K , 4K 取值为 7(调试值), a , b , c ,d 为空气,燃料的测量修正值; F , AF 分别为煤气、空气的相对值; 为理论空然比; 为空气过剩系数。 图 双交叉限幅系统原理图 双交叉限幅系统的调节过程简述如下: ( 1) 正常工作情况时,温度调节器的 PVSP ,煤气和空气侧的流量调节器设定值均由 e 决定。 ( 2) 当检测点的实际温度 PV 小于温度调节器的给定值 SP (升温)时,由于温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11 页 度调节器为 PID 反作用式,故其输出值 e 大幅度增加。 ① 对煤气回路来讲,在 HS 中, e与 c 进行比较,因 为 ce ,为输出,故选 e ,在 LS 中, e 与 a 进行比较,因 ae ,为出,故选 a ,此时 a 成为煤气调节器的设定值,即 /。 ② 对空气回路来讲,由于 e 增加, de ,LS 输出为 d ,又因为 bd ,所以 HS 输出为 d ,由 d 作为空气调节器的给定值, FF FFKd 。 上述情况表明:升温时,煤气和空气同时取上限限幅值;随着温度的上升, e 值逐渐变小,当温度上升到温度调节器的 SPPV 时,双交叉限幅过程结束。 ( 3) 当检测点的实际温度值 PV 高于温度调节器的给定 SP (降温)时,其输出值 e 大幅度减小。 ① 对煤气回路来讲,在 HS 中 ,e 与 c 进行比较,因 ce ,为输出,故选 c ;在 LS 中, c 与 a 进行比较,因 ac ,故选 c 为输出,此时 c 成为煤气调节器的设定值,即 AA FFKc 9 5 0 0/1 0 0 2 。 ② 对空气回路来讲,因 e 减少, de , LS 输出为 e , 又因 为 be , 所以 HS 输 出为 b ,由 b 作 为 空气 调节 器的 给 定值 , FF FFKb 9 5 0 0/1 0 0 2 。 上述情况表明:降温时,煤气和空气同时取下限限幅值;随着温度下降, e 值逐渐增大,当温度降低到温度调节器的 SPPV 时,双交 叉限幅调节过程结束。 改进型双交叉限幅控制, 是 基于双交叉限幅的控制, 在 系统 中 增 加了 1Xf , 使动态响应时间提高, 如 下 图 所示,让 1Xf 按 TIC 输出与燃料流量的比值或按 TIC 输出的变化率计算限幅值的偏置 △ K,比值或变化率越大, △ K 越大。 加入偏置 △ K 等于放宽限制条件,使双限幅的优越性变得不明显,当 △ K 足够大时,系统将蜕变成空气和燃料两个流量回路同时跟踪 TIC 输出的并行系统。 并行的两个回路因回路特性不同产 生的相位差使动态流量比变坏,是超调大和有明显振荡的系统,动态流量比将难以控制。 本文采用 双 交叉 限幅的控制方法来实。双交叉限幅控制在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势,通过 110 高速、京包高速、省道103 以及呼满省际大通道,直接接入呼包鄂经济隆起带。 依托丰镇的交通优势,通过京大、大运、 1 208高速公路以及丰准、京包铁路,构成一个面向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兴准重载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连接 县与呼市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河北运输大通道、集张铁路以及直接融入“环渤海”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大动脉,构成一个面向华北、东北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
:儿科病区 三层:手术室 门诊 楼将串起各功能部分,使 之 与 现有病房楼、特检楼 均有良好的联系,并在底部与现有病房楼相连,各科室间相对独立又保持紧密的联系。 同时主街面向绿地, 使 病人没有空间的闭塞感,可享受明亮的光线、绿地和清新的空气。 各科室均设有开敞明亮的候诊空间.每层均设挂号收费,减少患者奔走流线。 严格遵守洁污分区、洁污分流的原则,设置医务人员工作区和病人活动区,同时
方案比较 推荐方案 参考方案 说明: 两个方案均采用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相结合的办法,均符合平 曲线设计要求,都是可行方案,两个方案平竖曲线均满足规范,满足平纵组合“平”包“纵”,与乡道,水渠多次相交,均采用通道、涵洞形式。 由表也可以看出很多方面因素差别不大,关键在线形、施工和造价上,、方案一拆迁数较少 ,占用房屋少于方案二,根据整体土方计算填挖均匀同时填挖量较小,工程造价低
风绳。 杯口二次灌浆 基础杯口壁需在混凝土终凝前拉成毛面,柱吊装前将杯口清扫干净,基础杯口底面用 1: 2水泥砂浆座浆,座浆按设计标高进行, 支架 柱就位后采用 C30 细石混凝土二次灌浆。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的组织 建 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求项目经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全面负责。 建立以预算员、技术员、材料员、机械管理员、行政管理员
、士达、新光、国华、益民、志敏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为带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不断加大 农业投入 , 形成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4 年 引进各类农业扶持资金近 1亿元,建设农业项目 100 多个,建成大浪淀蔬菜批发市场、刁家五香鸡、佳加旺玉米淀粉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棉花、 19 蔬菜、畜牧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 , 畜牧产业,养殖总量不断增加,规模化
站数量 —— 热站数 泵站数 最小输量 6 2 最大输量 4 3 3)确定站址 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进行站址的调整:设置 3 个热泵站与 3 个热站。 站址为: ( 0km,28m)、( 53km,21m)、( 107km,19m)、 (160km,34m)、(213km,33m)、 (267km,56m)。 具体布站情况如表 24: 表 24 均匀布站表 站 里程(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