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新客站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土建施工招标文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平均;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 ~,平均。 物理力学性质离散性较大,极易崩解,按岩石坚硬程度,分属于极软岩。 泥岩自由膨胀率为 22%~35%,阴阳离子交换率 CEC(NH4+)105~319mmol/kg,蒙脱石含量 ~%,为膨胀性岩石。 区间 水文概况 根据勘察设计信息,勘察场地内地下水为松散层空隙潜水,主要埋藏于第四系更新统圆砾中,含水层厚度 3~17m。 水位埋深 ~,水位高程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绿化灌溉的补给。 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圆砾中,因局部 地段处于干湿交替,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xx)判定,地下水作用等级为 H L2。 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圆砾中,因局部地段处于干湿交替土壤,环境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xx)判定 , 隧道洞身的土环境作用等级 H L1。 区间抗震及冻土深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400 万)( GB1830620xx),乌鲁木齐市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场地 类别为 Ⅱ 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反应谱特征周期 ,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该地段地处季节性冻土区域,最大季节冻土深度为 162cm,建议设计采用值 170cm。 平川路站 ~站前街站区间下穿铁路部分区间地质概况 区间岩土性质 根据成因和勘察测试,场地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晚更新统卵石及侏罗系泥岩,砂岩构成。 场地表面普遍分布厚度不均匀的素填土和人为弃土;侏罗系基岩面略有起伏,呈缓坡状。 各个土层由上到下依次如下所述: ⑴ 杂填土( Q4ml) 灰黄色,灰色,稍密,稍 湿 很湿,以圆砾为主,含少量的碎砖 、 瓦砾 、 碎石块 、植物根系等,颗粒不均匀,级配较差。 分布于地表,其中表层 为硬化路面,分布不均匀,厚度差异大,厚度 ~, Ⅱ 级普通土。 ⑵ 粉土 局部露出或下伏于杂填土层之下,厚度 ~4m。 浅黄色,土质不均匀,含卵砾石 15%,稍湿,中密,以粉粘粒为主,手搓砂感较重, Ⅱ 级普通土。 ⑶ 圆砾 下伏于杂填土层之下,厚度 ~。 灰黄色,浑圆状,母岩颗粒主要以中风化灰岩,砂岩为主,颗粒不均匀,粒径 2~20mm 约占 50%,粒径 20~40 约占 10%,大于 40mm 约占 5%,余为杂 砾 砂及粉粘粒充填,岩芯呈散状,中密,稍湿, Ⅱ 级普通土。 ⑷ 卵石 局部露出或下伏于粉土层之下,厚度 ~6m。 灰褐色,浑圆状,母岩颗粒成分以中风化灰岩,砂岩为主,颗粒不均匀,粒径 2~20mm 的 约占 15%, 20~40mm 的 约占40%, 40~60mm 的 约占 10%,大于 60mm 的 约占 5%,粒径最 约 130mm,余为杂砾砂及粉 黏 粒充填,岩芯呈散状,中密 密实,稍湿,Ⅲ级硬土。 ⑸ 泥岩( J3) 强风化泥岩:棕红色,岩芯碎块状极短柱状,锤击易碎。 泥质胶结,中层状构造,风化层 厚度 ~,Ⅳ级软石。 根据场地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平均 ,建议取值 ;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 ~,平均 ,建议取值。 物理力学性质离散性较大,按岩石坚硬程度,属于软质岩。 ⑹ 砂岩 砂岩产状 为NEN 000 25/65~60。 ① 全风化砂岩:灰黄色,岩芯多呈角砾状,碎块状,手掰易碎。 可基本上辨别母岩结构。 风化层厚度 ~,Ⅳ级软石。 ② 强分化砂岩:黄绿色,粉细砂状结构,局部为粗砂结构,泥质胶结,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充填物为粉 黏 砾和褐铁矿。 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不易碎,风化层厚度 ~,Ⅳ级软石。 ③ 中等风化砂岩:灰色,砂状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