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td-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干扰,提高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 目前现有的 LTE( TDD/FDD)组网方案有如下几个: 方案一:同频组网 LTE 总频带 20MHz, 每小区共享 20M 带宽,频率复用因子为 1。 方案二:异频组网 LTE 总频带 60MHz,每小区使用不同的 20M,频率复用因子为 3。 方案三:频率移位频率复用( FSFR: Frequency shifted frequency reuse) 基本思想:小区中心频点不同,小区带宽部分重叠的 N 个频带,分别分给相邻的三个小区作为各自的系统带宽。 即使用与网络部署可提供的载波宽度小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相邻小区尽量错开其中心频点,并保证一定程度的带宽重叠。 如下图所示,以小区部署采用三扇区的 方式、载波宽度为 20MHz,基站设备的系统带宽为 10MHz 为例,可以看出,相对于平均使用系统带宽为 20MHz 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不同小区所受到的干扰均有所降低。 第 16 页 共 43 页 同频组网 异频组网 FSFR 频率利用率 高 低 中 小区间干扰 强 弱 中 峰值速率 高 低 中 边缘性能 差 良 中 干扰抑制 困难 容易 中 现有的 LTE 同频组网和异频组网分别有小区间控制信道相互干扰和频谱效率低的劣势。 FSFR 组网方式使用载波宽度小的基站设备进行网络部署,相邻小区尽量使用不相邻的呃 子频带进行部署,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 PCFICH、 PDCCH 及 PHICH 的小区间干扰,对于其他公共信道 PBCH、 PSS、 SSS 以及 PUCCH 和 PRACH,使其物理资源频域错开,有效的避免了公共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在克服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支持较高的频谱效率,兼顾网络的 QoS 与数据速率。 该方法无需对发射功率进行限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基站资源浪费的不足,降低功耗。 简单易行,不会增加网络部署成本。 我司目前持有该方法专利一项。 EUTRA 绝对频点号的分配 频率间隔 名义上相邻的两个 EUTRA载波频率的间隔定义 如下: Nominal Channel spacing = (BWChannel(1) + BWChannel(2))/2 其中 BWChannel(1)和 BWChannel(2)是两个相邻 EUTRA载波的信道带宽。 信道栅格 如果全频段的信道栅格是 100 kHz,那么载波的中心频率必须是 100 kHz 的整数倍,由此可知频率间隔也是 100 kHz 的整数倍。 载波频率和绝对频点号 EUTRA 上行和下行的载波频率对应的绝对频点号范围为 0 65535,下行的载波频率(用 MHz 表示)和绝对频点号的关系 如下: FDL = FDL_low + (NDL – NOffsDL) 其中 FDL_low 和 NOffsDL 关系如 table , NDL是下行的绝对频点号。 第 17 页 共 43 页 上行的载波频率(用 MHz 表示)和绝对频点号的关系如下: FUL = FUL_low + (NUL – NOffsUL) FUL_low 和 NOffsUL的关系如 table , NUL是上行的绝对频点号。 表格 channel numbers EUTRA Operating Band Downlink Uplink FDL_low [MHz] NOffsDL Range of NDL FUL_low [MHz] NOffsUL Range of NUL 1 2110 0 0 – 599 1920 18000 18000–18599 2 1930 600 600 – 1850 18600 18600–19199 3 1805 1200 1200 – 1949 1710 19200 19200–19949 4 2110 1950 1950 – 2399 1710 19950 19950–20399 5 869 2400 2400 – 2649 824 20400 20400–20649 6 875 2650 2650 – 2749 830 20650 20650 – 20749 7 2620 2750 2750 – 3449 2500 20750 20750 – 21449 8 925 3450 3450 – 3799 880 21450 21450 – 21799 9 3800 3800 – 4149 21800 21800 – 22149 10 2110 4150 4150 – 4749 1710 22150 22150 – 22749 11 4750 4750 – 4999 22750 22750 – 22999 12 728 5000 5000 – 5179 698 23000 23000 – 23179 13 746 5180 5180 – 5279 777 23180 23180 – 23279 14 758 5280 5280 – 5379 788 23280 23280 – 23379 … 17 734 5730 5730 – 5849 704 23730 23730 – 23849 … 33 A 1900 36000 36000– 36199 1900 36000 36000 – 36199 34 A 2020 36200 36200– 36349 2020 36200 36200 – 36349 35 1850 36350 36350– 36949 1850 36350 36350 – 36949 36 1930 36950 36950– 37549 1930 36950 36950 – 37549 37 1910 37550 37550– 37749 1910 37550 37550 – 37749 38 D 2570 37750 37750– 38249 2570 37750 37750 – 38249 39 F 1880 38250 38250– 38649 1880 38250 38250 – 38649 40 E 2300 38650 38650– 39649 2300 38650 38650 – 39649 第 18 页 共 43 页 国 内 TDD频谱资源的 部署情况 表格 ,为 TDD 系统在中国国内的频段使用信息,将用于TDSCDMA和 TDLTE 系统共同运营。 根据 TDD 系统的频段划分和运营情况,本文档有如下假定: 1) TDSCDMA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均工作于 A/F/E 频段 2) TDLTE 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工作于 E 频段 2320~ 2370MHZ, 50MHZ 室外分布系统工作于 D 频段 2570~ 2620, 50MHZ E 频段的基本部署规划 1) 考虑与室外雷达系统有不可规避的干扰, E 频段目前可用于技术实验网,规模运营时只规划用于室内; 2) E 频段用于室内有可能同 时 部署 TDSCDMA 或者 TDLTE 系统,如将 2320~ 2330 分配给 TDSCDMA, 2330~ 2370 留给 LTE; 3) E 频段用于室内需要考虑与 WLAN 的干扰情况,尽量的工作在靠近 2320MHZ 的较低频段, 2360~ 2370 频段与 WLAN 相互干扰较难规避,可作为备用或者扩充频段。 D 频段的基本部署规划 1) D 频段目前可用范围为 2570~ 2620MHZ,中国移动在争取向两边扩充; 2) 考虑 2570 和 2620 有 FDD LTE 的工作频段, D频段各预留 5MHZ的保护带宽,即工作于 2575~ 2615MHZ 频段; 考虑室内外用户的切换, D频段有可能引入室内。 南京 LTE 试验网频率规划 根据中移动 LTE试验网可研报告,试验网分配频段为: 工信部批复, TDLTE试商用网第一阶段可以使用 D频段( 2575~ 2615MHz)、 E频段( 2350~2370MHz) 基于如上考虑,频率规划为: 采取室分宏站异频组网避免干扰 , E频段 用于宏站, D频段 用于室内分布系统 根据 《 TDLTE规模技术试验 六城市测试 无线网络性能与网络质量测试规范》要求 ,大部分 宏站室外测试用例均要求配置频率 ,带宽 20M,同频组网 室分系统考虑用户高峰值速率体验,采用 20M系统带宽同频组网 需要特别考虑规避邻区干扰的场景可按照 2个 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配置,以便规避同频干扰。 PCI 规划方案 小区 ID 是物理信道中扰码初始值生成的主要 决定 信息。 共享信道中传输的信息比特较多,其需要区分小区,用户,及 子帧位置 ,扰码的初始值确定相对较简单,由小区 ID,子帧号, RNTI 共同决定,并分别占用不同位。 对于控制信道中传输的信息比特较少,其对扰码的随机性要求更高,初始值由小区 ID, 第 19 页 共 43 页 子帧号, RNTI 共同决定,为增大初始值的差异程度,子帧序号和本小区 ID 需进行联合初始。 广播信道只需区分小区,因此其初始值只由小区 ID 决定。 物理 各 信道 扰码初始值生成方法如下: 物理信道类型 第二个移位寄存器( m 序列)的初始值 (从 LSB 开始 ) 初始化周期 PUSCH Cell_ID+ Subframe_Num ∙ 2^9 + RNTI ∙ 2^14 子帧 PDSCH Cell_ID + Subframe_Num ∙ 2^9 + q ∙ 2^13 + RNTI ∙ 2^14 子帧 PMCH MBSFN_Area_ID + Subframe_Num ∙ 2^9 子帧 PUCCH (2 ∙ Cell_ID+ 1)∙ (Subframe_Num+1) ∙ 2^16 + RNTI 子帧 PDCCH Cell_ID+ Subframe_Num ∙ 2^9 子帧 PCFICH (2 ∙ Cell_ID+ 1) ∙ (Subframe_Num+1) ∙ 2^9 +Cell_ID 子帧 PHICH (2 ∙ Cell_ID+ 1) ∙ (Subframe_Num+1) ∙ 2^9 +Cell_ID 子帧 PBCH Cell_ID 四个无线帧 表格 TDLTE系统物理信道扰码序列生成 方式 由上表可见, 小区 ID是物理信道中扰码初始值生成的主要 决定 信息 ,特别广播信道和控制信道,小区 ID的相关性决定了控制信道扰码的相关性,对信道的干扰白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PCI 规划原则 小区的 PCI 规划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各个物理信道 /信号对 PCI 的约束。 包括: 1. 约束条件 1:主同步信号对小区 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 PCI 之间模 3 的余值不同即: mod(PCI1 ,3) ≠ mod(PCI 2,3) 原理:相邻小区必须采取不同的 PSS 序列,否则将严重影响下行同步的性能。 2. 约束条件 2:辅同步信号对小区 PCI 的约束,要求 相邻小区 PCI 除以 3 后的整数部分不同即: floor(PCI 1/ 3) ≠ floor (PCI2 / 3) (此约束条件较弱) 原理:相邻小区采用的 SSS 序列也需要不同,否则 也将影响下行同步性能。 由于 SSS 信号序列由两列小 m 序列共同决定。 只要 N (1)ID和 N (2) ID不完全相同即可,约束条件 1 已经保证了相邻小区的 N (2) ID 不同。 所以,此约束条件相对较弱。 3. 约束条件 3: PBCH 对小区 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 PCI 不同,即: PCI1 ≠ PCI2 原理:加扰广播信号的序列初始序列需要不同。 广播信道的扰码初始序列有 Cellinit = NCELLID。 4. 约束条件 4: PCFICH 对小区 PCI 的约束,要求相邻小区 PCI 模 2 倍的小区 RB 个数后 的 第 20 页 共 43 页 余值不同,即 : mod(PCI1,2 ) ≠ mod(PCI2 ,2 ) 1 2 此条件隐含在约束条件 1 中。 原理:相邻小区的 PCFICH 映射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同。 5. 约束条件 5: DLRS 对小区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