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一世界北区地下车库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 bl 轴间为第一段,第二段施工检验批为 34 轴- 45 轴与 Rb 轴,第三段施工检验批为 34 轴- 45 轴与 AR 轴间车库。 第四章 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等要求,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选用情况如下: ( 1) 垂直运输 机械:施工时采用 3 台 QTZ63 塔吊 ( 2)水平运输机械 :场内水平运输采用塔吊、人力手推车或人工直接搬运的方式进行,场外运输采用汽车。 ( 3)测量仪器: 1 台 南方全站仪型号 NTS350 全 站仪、 1 台 苏光 DT300 电子 经纬仪、 1 台 DJ D2E 经纬仪 , 2 台 DS1 水准仪、 2 台 DZJ3 激光铅垂仪。 ( 4)土方施工机械:土方开挖 采用 3 台 2205 挖掘机,土方运输采用 8辆自卸汽车,土方回填用 4 台自卸汽车, HW60 打夯机和二台 3T 重强夯机。 ( 5)混凝土、砂浆搅拌机械:混凝土输送采用厂商提供的混凝土输送泵车,砼振捣采用 4 台 ZN50 插入式振动器和 2 台 ZW10A 平板式振动器。 现场设置 1 台 JS350 强制式砼搅拌机,解决砂浆的搅拌。 ( 8) 钢筋、模板加工机械: GQ40D 钢筋切断机 2 台, GW40D 钢筋弯曲机2 台, GT6/12 钢筋调直机 2 台, BX33002 电焊机 3 台, TS40 直螺纹套丝机3 台, MJ104 木工电锯 3 台,手提电锯 12 台。 公司先 安排本工程需要的一切施工机械,力求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进入本工程机械设备需用量情况详见 “第九章 . . 16 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 ( 1)基础放线 根据全站仪施工放样的主轴线控制线或控制点,首先将轴线的交点用木桩定位于地上,并在桩顶上钉 上小钉子作为标志。 外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20。 最后根据中心轴线,用石灰在表面上撒出基坑(基槽)开挖边线,以便开挖。 ( 2)龙门板 的设置 土方开挖时,轴线桩要被挖除,为了方便施工,在基坑(槽)外一定距离处钉设龙门板。 钉设龙门板的步骤和要求如下: ①在建筑物四周与内纵、横墙两端基坑(槽)开挖边线以外约 1~(根据土质情况和挖槽深度确定)处钉设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木桩侧面与基槽平行。 ②根据建筑场地水准点,在每个龙门桩上测设177。 标高线。 若遇现场条件不许可时,也可测设比177。 高或低一定的数值的线。 但同一建筑物最好只选用一个标高。 如地形起伏选用二个标高时,一定要标注清楚,以免使用时发生错误。 根据现场地形特点,本 工程至少需设地下室、一层楼面、二层楼面三个标高。 ③沿龙门桩上设置高程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标高就在一个水平面上了。 龙门板标高的测定容差为 5mm。 ④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的轴线投到龙门板顶面上,并钉上小钉子标明,称为轴线钉。 投点容差为 5mm。 ⑤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 1/2020。 经检核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基坑宽标在龙门板上,最后根据基坑上宽度拉线撒出基坑开挖灰线。 ( 3)建筑物沉降观测 . . 17 建筑物沉降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20)和设计图纸 中有关要求进行,本工程共沉降观按图纸设计要求由专业资质测量单位进行,我单位配合一同观测,以免数字准确性。 测量放线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20。 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土方开挖回填 一、土方开挖边坡处理 开挖第一段至第三段,重点东西两侧边坡防护。 其按 1: 1 放坡,雨季施工,放坡要达到安全要求。 二、开挖顺序及方法 本次土方开挖采用分区段开挖,分为地下车库三段,开挖顺序从第一段至第三六段:车库, 开挖顺序为采用机械开挖分层进行,机械开挖基础土预留 200- 300 ㎜厚土,预留 200- 300 ㎜土采用人工清土,在人工清土前一定在无雨天气下能够完成情况下进行,天气有雨情况决不能清到基底,以防雨水浸泡基底土, 反铲挖土机挖土采用 8T 自卸汽车外运,当日土当日运出,决不能将土堆放基坑上边,防止雨季施工造成塌方。 开挖方法为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基坑。 东侧开挖上口尺由 45 轴外墙向东 米,西侧从车库图上 34 轴向西 米为开挖土方上边缘线。 计算西侧挖土上口尺寸,图纸 3435 轴间距 米,后浇带在 3435 轴中间,后浇带图纸设计宽度为 米,钢筋留槎搭接长度按规范接接长度为 倍锚固长度,钢筋同截面错槎为 倍钢筋搭接长度, = m /2= m 搭接长度= *41 倍 *14(钢筋直径)= ㎜ . . 18 错槎尺寸= *= ㎜ 钢筋从后浇带起留第一个钢筋,第二根钢筋从后浇带算起 ++= ㎜ 挖土下部尺寸距 35 轴 4200350+= ㎜ 挖土上部尺寸距 34 轴 1: 1 放坡水平段增加长度 +42208400= ㎜ 取整数 1950㎜ 多取 30㎜是为了防止钢筋直接接触侧壁土方。 三、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 1) 为确保支护体系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要求开挖按土层进行。 ( 2) 整个场区土方宜分片、分层进行。 机械化挖土应给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范围、度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土方分层开挖应遵循的原则: 四、检查验收 为了避免土体被雨水冲塌,基梁底部土体暴露时间过长,人工随着铲车及时进行清底,随 挖随清。 同时,项目 质检人员,配合联系监理对开挖后土体进行检查,确认后请地质、设计、质检站等有关单位人员共同验收,验收基底土符合要求后,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相关人员浇注砼垫层。 垫层浇注完成后,强度达到要求后,通知监理验收,然后施工砂浆找平层达到要求后,项目人员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通知防水分包队伍进行防水层施工。 土方开挖回填安全事宜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b、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 . 19 c、施工时,上下作业有专 人检查安全事宜,下边有人时,上面不准扔杂物,上部施工人员注意下边人员安全一事。 下边的人必须带安全帽。 d、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e、施工时应随时观察机械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f、严禁雨天夯实,以避免泥土溅起伤人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控制措施 a.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b. 施工作业前要对所有人员进行作业环境因素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等策划,教育员工树立环保意识。 c. 防治施工噪声污染,对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施工机械、机具的使用,应当采取消声、吸声、隔声等有效控制降低噪声。 d. 防治施工照明污染,夜间施工对施工照明器具的种类、灯光亮度严格控制。 e. 危险源控制措施 f. 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g.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i. 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照明。 j. 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本原则,必须采用 TN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基础、地下主体结构工程 一、钢筋工程 、施工准备: 施工前首先应全面掌握设计的有关规定,了解设计意图,按照图纸的设计说明和材料有关做法进行 施工,该工程所用钢筋采用现场集中存放、加工。 、原材料要求 进场钢筋要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有标牌。 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过程中 . . 20 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钢筋的储存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 30cm 间距 2cm 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污染。 并及时进行状态标识,严禁随意堆放。 、钢筋的接长 钢筋的接长是钢筋工程的关键,我们将在不同部位根据设计和规范以及控制质量要求在基础底板、柱、板筋和梁筋、墙筋直径≥ 16 分别采用采用机械连接。 1)钢筋机械连接 a 材料的选用:除按上述规定执行外,特别要注意对钢筋直径的要求,负差不能高于 2%,依确保钢筋和套管丝扣接触紧密、牢固。 b 钢筋在套管连接时,上下钢筋必须接严,且上下钢筋丝扣进尺相同。 c 套管和丝扣加工委托专业加工厂家制作。 d 每 500 个接头做一组拉力试验,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应大于 50%。 e 机械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 劳性。 f 一般在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钢筋直径≥ 16 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7)钢筋的下料绑扎 ①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 ②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③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板筋。 ④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A 柱筋 a) 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钢筋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承墙块。 . . 21 b)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 ,然后立竖向钢筋。 c) 竖向钢筋接长:墙、柱子竖向钢筋直径≥ 16 以上机械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接头,位置按 图纸及规范要求。 相邻接头 间距,不得小于 500mm 及 35d。 d) 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e) 绑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丝扣要相互成八字表绑扎。 f) 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 30mm。 g) 独立基础栽柱筋时为防止柱筋 发生偏移应于根部进行点焊处理,使其与基础钢筋牢固连接,同时于地基四角中钉钢筋蹶利用 8铁线拉紧加固。 h) 为避免竖向钢筋在前一施工层砼浇筑时被污染,在砼浇筑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扎保护。 B 墙筋 工艺流程:布钢筋定位架→立竖筋,划水平筋间距→绑扎横竖筋 a)为保证墙截面尺寸、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一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 500mm 设置钢筋定位架,并将墙竖筋用电焊点牢 (焊在附加钢筋上 ),以防有砼浇筑时墙筋移位,钢筋定位架严格按照墙截面尺寸及钢筋设计要求施工。 b)立竖筋 ,划水平筋间距:先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塔接筋绑扎定位,在竖筋上划好水平筋的标志,接着根据钢筋定位架及划好的水平筋的标志对其余的纵、横筋进行绑扎。 c)墙筋应逐点绑扎,在两层钢筋之间,按设计加拉筋,其纵横间距按纸图设置,拉筋从下边第一排钢筋起绑扎,以固定纵、横墙筋位置并保证钢筋 保护层厚度。 d)钢筋有 180 度弯钩时,弯钩应侧向混凝土内。 绑扎丝切向砼内。 . . 22 e)下层墙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工具将其收进一个能地直径,以利上层墙的钢筋搭接。 当上下层墙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墙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钢筋 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C 梁与板钢筋 梁的纵向主筋直径≥ 16 ㎜采用机械连接,直径≤ 16 ㎜采用绑扎连接,同一截面内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 50%。 3534 轴和 A 轴、 K 轴井字梁板预留钢筋,上部钢筋预留 1/3 跨处 、下部钢筋预留 1/4 跨处,预留钢筋同一截面内接头的钢筋面积不超过 50%。 在完成梁底模板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严禁斜扎梁箍筋,保证其相互间距。 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梁筋绑好经检查后可全面封板底模。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 间应垫以直径 25mm 的同梁宽同长钢筋。 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 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 30mm,以利灌注砼之用。 b)板筋在板上预留洞留好之后开始绑扎板下排钢筋网,绑扎时先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或粉笔标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置,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质检员复查,再清理场面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板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时,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 ,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叉扎牢,邻绑扎点的铅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右左扣绑扎)。 为保证上下层厚度必须摆放马凳筋,放置通长架设马凳筋间距为@ 600,马凳筋高度 =板厚 2 倍钢筋保护层 2 倍钢筋直径。 马凳筋用 3 级 12 钢筋焊成。 由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