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基础设施条件 谷城 **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现有基础母猪 500 头,种公猪 20头。 具有谷城县畜牧局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符合 国家规定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 种猪场所在地及周边地区末发生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情。 该项目建设地点与现有种猪繁育场间隔 500米,水、电等设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备设施齐备,可以用于本项目扩建使用所需。 该项目建设地点东侧为通村公路,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目前该区通信网络已经建设齐全,电话、有线及互联网络均已接入使用。 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 一、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及路线 本项目的工艺技术采用工厂化饲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设施进行饲养,按照工业生产方式组织饲养生产,进行集约化经营的生产方式。 工厂化养 猪生产的优点体现在:饲料转化率高;具有适宜的规模,发挥最佳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好。 这也是本项目所选择的工艺技术的基本原则。 本项目选择的工艺路线是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 以适应集约化养猪的生产要求,提高养猪生产效率。 二、工艺技术方案 (一 )品种选择 种猪繁育体系是养猪业中一向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种猪的优劣,会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会影响猪肉的质量,继而影响它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市场调查和本繁育场的实践,从目前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际和国内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来看,比较受欢迎 的是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因此,项目将主要引进品种为美系、新丹系长白,美系、加系大白、美系杜洛克。 采购地点为国内种猪场。 (二 )种猪品种及其特性 l、美系、加系双肌臀大白猪 原产于英国的西部约克夏郡及其临近地区,大约克夏猪又叫大白猪,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引入我国后经多年的培育驯化, 已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服体瘦肉率高,产仔性能好。 美系、新丹系长白猪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1964 年由瑞典引入,是我国引入品种中数量最多的猪种。 其主要特点是产仔数量多,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服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比较高。 (三)饲养的模式及工艺流程 种猪场的种猪饲养采用工厂化饲养的生产方式,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确保集约化的生产要求和高效率的生猪生产。 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的是四段饲养工艺,其工艺流程为:空怀及妊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 工艺流程图 符合种用 不符合种用 出售 出售 (四 )饲养管理 l、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 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 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 公斤,冬季每日应量 ,每头每日加喂 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 1公斤。 采用潮拌 料,调制均匀,日喂 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后备公猪年龄 7. 5月以上,体重 110公斤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 待配种母猪、种公猪 妊娠母猪 继奶母猪 分娩哺乳母猪 保育仔猪 育成选用 仔猪 育肥 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周配种 l头次。 成年公猪每三天配种 1头次。 每天早晚分别试情 1次,上班后 1小时进行,试情单位的顺序不变;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 间隔 18— 24 小时再配第二次。 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方式;能够区分后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重配方式。 认真填写好母猪试情、配种、确妊记录表和公猪考勤表,为母猪确妊提供 数据,每天要对母猪配种记录做整理,填好母猪配种记录。 妊娠检查,对配种后 16— 23 天的母猪要进行试情观察,以初步确定其妊娠;对超过配种后 30 天以上的要进行孕期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妊娠。 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精液活力过 上才能使用。 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 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剧拭一次,保持圈合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 (与配母猪产仔情况 ),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对三次发情仍末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分娩前母猪的饲喂 (1)分娩前母猪的饲喂:每天二餐,上午、下午各喂 2— 2. 5kg, 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娩前 3天每次 lkg,直至观察到有分娩现象时停料,尽量减少母猪腹部压力。 (2)母猪分娩当天不喂料,产完仔猪赶起来饮水。 (3)分娩母猪后的母猪饲喂:从少量逐渐增加的方法,让母猪每次都能吃完所投的料。 分娩后第一天上、下午各喂 ,第二天 1kg,第三天 ,以后每天增加 lkg或更多。 投料时要注意母猪每餐能吃完后才增加,分娩后 7天达到满吃,在炎热夏季,可改 l 天 2 餐为 3— 4 餐,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 决定每头母猪喂料的因素有:母猪大小、膘情、体况、产奶能力、哺乳仔数、环境的温度、小猪的体况。 (4)断奶前一周的母猪是否减料要视其体况进行,以利仔猪采食更多饲料,利于收奶,减少断奶引起的应激。 分娩的生产技术管理 (1)母猪饲料供应: :每天二餐,上午、下午各喂 2— 2. 5kg,分娩前 3天每次 1kg,直 至观察到有分娩现象时停料,尽量减少母猪腹部压力。 ,产完仔猪赶起来饮水。 :从少量逐渐增加的方法,让母猪每次都能吃完所投的料。 分娩后第一天上、下午各喂 0. 5kg,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天 1kg,第三天 1. 5kg,以后每天增加 lkg或更多。 投料时要注意母猪每餐能吃完后才增加,分娩后 7天达到满吃,在炎热夏季,可改 l 天 2 餐为 3— 4 餐,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 决定每头母猪喂料的因素有:母猪大小、膘情、体况、产奶能力、哺乳仔数、环境的温度、小猪的体况。 一周的母猪是否减料要视其体况进行,以利仔猪采食更多饲料,利于收奶,减少断奶引起的应激。 (2)仔猪饲料: a.小猪饲料量要小心控制,视采食情况而增减,要保持每天饲料新鲜。 b.小猪 5— 7日龄开始诱食,以使小猪尽早习惯植物性饲料。 c. 10— 14日龄将饲料放入仔猪料槽,让其自由采食。 d.每次投料前将旧料除去,保持饲料新鲜。 仔猪的护理及保育措施 仔猪出生后要及时抹干新生仔猪身上的粘液,发现假死的新生仔猪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出生后进行如下处理: ①断脐带;剪去过长已干的脐带并涂上碘酒。 ②剪牙:将小猪上下领的犬齿最后一枚门齿共 8枚,一枚一枚地剪去,不能同时剪两个,要求尽量平整。 ③注射铁剂:每头 2ml,用 96E针头将铁剂从大腿肌肉内注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射,并用于按住注射部片刻,以免铁剂外溢。 ④剪尾:在距尾根约占整个尾长 1/3的地方断尾,涂上碘酒。 小猪饲料量要小心控制,视采食情况而增减,要保持每天饲料新鲜。 小猪 5— 7日龄开始诱食,以使小猪尽早习惯植物性饲料。 10— 14 日龄将饲料放入仔猪料槽,让其自由采食。 每次投料前将旧料除去,保持 饲料新鲜。 小猪断奶后,每天改喂 6餐,并保证有足够采食位置。 仔猪保育期的饲喂 仔猪断奶后从哺乳合转到保育今后,仍保持原饲料不变,一周后逐渐更换为断奶仔猪料。 每天饲喂次数为 4— 6 次,然后逐渐减少,到 50日龄时,饲喂 3— 4 次。 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 保育合仔猪成活率应达到 95%以上,保育期结束时,所有仔猪生长整齐,平均个体重在 20千克以上 (70 日龄重 )。 生长育肥期的饲喂 70 日龄猪转入生长育肥合,按种猪及商品猪分开饲养。 种猪饲养至 4— 5月龄,体重 75公斤后出售。 商 品猪育肥至约 6月龄,体重 95公斤后出售。 猪场疫病防治管理 猪场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严格采取防疫措施,确保猪场卫生安全,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场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封闭管理并设消毒措施。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和鞋,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场。 圈合每日清扫,每周消毒一次,发现疫情随时消毒。 按免疫程序做好猪群免疫接种,免疫密度百分之百。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引进种猪必须从非疫区购入,进场后应隔离饲养一个月,经兽医检验合格方可进入生产区。 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不准在生产区内屠宰或解剖病死猪。 粪便要经发酵进行无害处理,避免对本场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兽医人员及饲养人员应每日巡视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诊治,发现重大疫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 建立防疫档案。 (六)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环境保护设施 猪场污染物主要是粪污。 要求猪舍建筑尽量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确保做到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离,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项目建筑尽量采用钢构、混凝土砖等节能材料,避免采伐树木和使用红砖。 千头种猪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设计中,采用 干清粪工艺。 污水使用暗沟,进入沼气池和氧化塘;雨水使用明沟,进入排水沟。 2.安全生产措施 项目采取发酵床、干粪生产有机肥、污水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无害化处理。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粪水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 猪舍干粪经过污道进入干粪堆积房,由沃祥实业公司专用车辆运送出场区,制作有机肥,供有机茶、有机菜等农业生产使用。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沼气池处理法。 项目建设 4个沼气池,共 90 立方米。 沼气池所产生的全部用于本场的生产生活所需能源,主要是仔猪保育栏的保暖加温、照明、和烧水 做饭等。 沼气发酵后的糟液作为有机肥投到种植果蔬及饲料作物,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经处理后的粪水排放能够达到GB18596标准。 (《万头猪场排泄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方案》见附件)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发酵床。 项目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