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k1250-dk38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王村 店 ⑵本线填料类型及组别 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15 页 沿线填料性质分组 表 填料类型 填 料 组 成 附 注 A组土 从济南、淄博等地石碴场远运合格填料 改良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粉土掺水泥改良 C组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黏土、粉土 ⑶路基填料设计说明 本段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路基土石方全部为填方,路基本体部分就近取 C 组填料,基床底层利用 C 类土掺水泥进行改良,基床表层从从青州、淄博等地石碴场远运 A 组填料。 ⑷改良土拌和站 为节省大临工程数量、土方倒运及工程投资,根据路基工点分布情况,结合本线土源分布及交通条件,考虑路基土方量的分布,本工程将改良土拌和站设置于 黄河涯镇焦庄 取土场边,负责管段内的改良土拌和任务。 本段改良土拌和站设置位置见 下表。 改良土拌和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里程 供应范围 供应方 量 生产能力 储存能 力 临时占地面积 1 焦庄 拌和站 DK2+600(左侧 4km) DK1+250DK3+800 1000m3/d 2万方 10亩 地基处理方案 一般 地基处理主要措施 :挖掘机、推土机清除地表草根树皮及含杂质的地表土层后,采用压路机压实 ,碾压密实后用轻型动力触 探做地基承载力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对于桥头 过渡段 基底采用直径为 50cm 的水泥搅拌桩加固,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基施工方案 (1)针对本段路基工程特点 ,除在设计的两个取土场取土外, 加强和当地政府联系,尽量在线路周围再联系几个土质好的取土场,解决土源问题。 (2)路堤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方法。 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16 页 (3)控制填层厚度, 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施工, 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 ,并符合施工技术指南和设计要求,确保路基压实质量。 (4)填筑路堤考虑竣工后路堤本体的压缩与固结,根据堤高、填料种类及压实条件,结合施工季节及延续时间,预留沉 降 量。 (5)基床以下填土要整段成型,施工速度要快,为下一步改良土的施工节约 更多的时间。 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方案 改良土 拌和 站设在 DK2+600 左侧 4km 处 焦庄 取土场附近,负责本段的改良土 拌和 , 拌和 站每天的生产量在 1000 方左右, 改良土的施工直接影响到整 个 工期, 工期 压力比较大。 改良土施工方案: (1)对 C 类土填筑完成的地段抓紧时间施工改良土,避免需求高峰期时供应不足。 (2)改良土运至施 工现场要及时推平碾压,以 200m 为一段,逐段分层向前推进。 (3)控制好 拌和 质量,严格按照 中心 试验室制定的配合比施工,保证改良土的压实质量,杜绝返工现象发生。 (4)做好改良土的养护工作,在未达到强度前车辆禁止在上面碾压。 (6)储备足够的覆盖材料,防止突发性降雨对改良土质量的影响。 基床 表层 施工方案 (1)基床表层的 A 组填料从青州、淄博等地的石碴场远运至工地, 需求量大,运距远、跨市县多、运输困难,我分部计划提前 储 备 A 组 料 ,随时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2)A 组土填筑: 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推平。 每层 的摊铺厚度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和程序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须平整,雨季施工时路基填筑面向路基两侧作 4%的横向流水坡,当天必须压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17 页 实,不留隔夜夯,以免积水,影响质量。 (3)每层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验标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路堤与桥台、横向结构物 过渡段 施工方案 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 桥涵 工程的衔接过渡部位, 作 为与过渡段衔接的桥台、涵洞等结构物均提前安排施工。 当桥台、涵洞施工及路堤地 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长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完工后沉降量。 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过渡段与相邻路堤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先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后期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 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附属工程类型有:浆砌圬工、绿色防护、防护栅栏等。 路基防护紧跟路基填筑尽早展开施工,防护工程暂时不能施工时,采取临时防排水措施进行临时防护。 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 路 基附属工 程在路基施工成型后或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情况下适时安排施工 ,栽植灌木等工作选择在宜使其成活的雨季进行施工。 防护栅栏安排在最后进行。 保证路基附属工程与路基主体之间的工序衔接紧凑合理。 路基加固及防护施工以人力为主,辅以机具。 浆砌圬工采用机械拌制砂浆,人工砌筑,碎石反滤层人工夯实。 混凝土及防护栅栏等构件采用场内预制,现场拼装,人工砌筑。 地基处理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采取拦、截、引、 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填料。 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18 页 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其天然密实度小于相应的压实标准值时,对于厚度不大于 地段采用原地面碾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 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满足相应的压实标准的规定。 地基表层为软弱土层,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小于 或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 [σ ]小于 120kPa 时,根据软弱土层的性质、厚度、含水量、地表积水深度等,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换填砂砾石等地基加固措施。 水泥搅拌桩 处理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1)固化剂:采用根据试验情况采用相应的固化剂。 固化剂进场按批次检查固化剂的品种、级别、包装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外观检查是否受潮、结块,同时检查出厂检测报告,按规范要求取样送试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固化剂存放点注意防雨、防潮,严格按有关规定设置。 (2)浆液配置:现场设配合比标示牌。 现场浆液严格按设计配方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配制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 安排专职试验员负责现场计量,按规范要求用浆液比重计检测浆液密度。 施工机具 采用深层搅拌桩机,配套设施有电脑喷灌记录仪 ,发电机组、比重计等;备齐必要的现场检测器具(如浆液比重计、测量仪器等)。 现场设备必须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且必须在检测的有效期内。 现场设备必须经过调试,并保证其性能良好,并悬挂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操作、维修、保养人员名单。 施工 参数 根据试验桩的试验成果, 水泥搅拌桩 每延米水泥用量为 ,外加剂用量 ,水。 钻进和提升速度控制在 1 ~,单位时间喷浆量控制在 35~45L,喷浆压力控制在 ~,每根桩完成时间在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19 页 30~40min。 施工工艺 本工程采用二喷四搅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放线定桩位→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钻机正循环搅拌喷浆下沉(喷浆量为设计用量的 1/2)→停浆反循环搅拌提升→全桩长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浆搅拌至设计深度(喷浆量为设计用量的 1/2)→复搅反循环提升出孔→成桩结束,移至下一桩位继续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原地面处理 清除表层腐殖土以后平整场地,当地基表层有淤泥或软弱层时,清淤后回填普通土, 场地做好排水坡,挖设排水沟,保证场内不积水。 测量放样 按照设计的搅拌桩的平面布孔图放样并编号,在桩位处地面钉设不易更改的标记 (现场一般采用竹签 ),方便在施工中迅速确定桩位。 机具定位 将钻机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 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 ,桩位对中偏差不超过 5cm;钻机就位后对钻机进行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施工时钻杆的倾斜度不大于 1%。 原 地 面 处 理 测 量 放 样 钻 机 就 位 正循环搅拌并喷浆下沉 停浆反循环搅拌提升 提升至停浆面 复搅并并喷浆下沉 复搅提升至桩顶 钻 机 移 位 泥浆排泄处理 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20 页 钻孔 钻孔预搅至设计标高 且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搅拌作业 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 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带浆下钻,严禁带水下钻。 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提高一个档位。 施工中值班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时刻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随时做好记录。 机具移位 上一根桩施工完毕,清除叶片及钻杆上泥浆,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及检测 (1)现场所用固化剂按批次检查品种、级别、包装号、袋装质量 、出厂日期,外观检测是否受潮、结块,同时检查固化剂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按规范要求取样送试验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浆液配比应符合要求,制备好的浆液应均匀不得离析,单桩喷浆量应符合要求。 (3)水泥搅拌桩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要求。 (4)水泥搅拌桩成桩长度及复搅长度应符合要求。 (5)水泥搅拌桩完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成桩 28 天后,用钻孔取芯的方法检查其完整性桩土搅拌均匀程度,拍摄取出芯样照片,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 %,且不小于 3 根。 每根桩取出的芯样送试验室做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后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6)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在成桩 28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21 页 天后,检测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按下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桩位 (纵横向 ) 50mm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身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 50~ 100cm后,钢尺丈量 砂砾石 垫层 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后,经试验检测合格 进行砂砾石垫层施工 , 砂砾石垫层厚度为 ,夹一层土工格栅加固,砂砾石垫层碾压满足地基系数K30≥ 130Mpa,孔隙率小于 31%的要求。 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幅与幅之间要对齐。 土工格栅为双向土工格栅,幅宽大于等于 6m,纵横向每米 屈服抗拉强度 ≥ 50KN,对应纵横向伸长率 ≤ 10%,土工格栅的铺设方法与验收标准见“ 路基加固与防护工程”。 基床以 下路基填筑 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路堤填筑采用“三阶段 、 四区段 、 八流程”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土工试验:路基工程土 方施工前,对路堤填料进行土工试验, 目的 是确定 填料 名称、分类、工程性质等,与设计规定值、规范允许值加以比较,进而选定填料和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等项指标。 试验段: 我分部 选择 DK23+370DK23+500 段 路基作为施工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 压实工艺参数,如:填筑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配备、压实遍数等, 为 大面积 施工提供依据。 试验段路堤填筑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序合理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有专人进行跟踪检测松铺系数、压实密度、地基系数等工艺参数,并得出最佳的压实遍数及机械的配备,指导全面施工。 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用 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 每层采用同一种填料, 分层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 工艺参数 严格控制, 表面做成不小于 2%的横坡, 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 50cm, 以保德大铁路综合Ⅰ标 DK1+250~ DK3+800 段 区间 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 22 页 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并在每层终碾前采用平地机刮平后再反复碾压直到合格标准。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填筑压实工序图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 土 区 段 整 平 区 段 压 实 区 段 检 测 区 段 路 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