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六号线盾构穿越地铁flac3d数值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模拟隧道衬砌(管片)、锚杆、支柱和其他支护单元。 因此非常适合于隧道开挖等岩土工程问题。 FLAC 法预计地表沉降时,将沉降视为力学过程,不仅能够预计地表移动,而且可以给出地层的受力状况,并能考 虑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 FLAC3D可模拟多种不同力学特性的材料,可模拟复杂土层条件,可模拟盾构推进、管片支护、土体变形破坏的渐进过程等;这些都为 FLAC3D 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3 三维数值模拟的建模 应该指出的是,期望采用数值分析模型绝对准确地模拟复杂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 及诱发的地表建筑物沉降 是困难的,这与复杂多变的岩土参数、盾构施工参 4 数、注浆参数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性密切相关。 在数值分析过程中 ,均按照 工程 的实际工况进行模拟, 以下为数值分析 建模过程。 计算域的确定 计算范围:模型上边界上至地面 ,下边界至少在隧道底部 3D 以下,横向取至距隧道中线两侧各 , 模型沿隧道轴线长度为 20D。 模型尺寸足以考虑盾构隧道施工扰动的影响范围。 建筑物荷载条件 模拟过程主要考虑建构筑物荷载作用,其荷载为隧道邻近建筑物结构自重。 建筑物结构荷载简化为均布竖向矩形荷载(对筏板基础而言),通过建筑物基础在埋深处传递到地基土。 条形基础则按照荷载通过基础梁传递到地基的方式施加。 边界条件确定 模型侧面和底面为位移边界,模型两侧的位移边界条件是约束水平移动 , 模型底部位移边界为固定边界,约束 其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 模型上边界为地表,为自由边界。 关于模型的荷载条件,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土体重力和水压力作用的水土耦合作用,在计算模型的两侧外边界水平方向的侧向土压力,采用静止土压力作为荷载边界。 材料模型以及变形模式 土体模型采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岩土体材料模型采用摩尔 库仑准则,变形模式采用大应变变形模式进行计算。 盾构隧道的管片:钢筋混凝土管片,采用弹性本构模型模拟,管片厚度400mm,单元模型采用壳体实体单元。 建筑物的基础采用弹性本构模型模拟, 隧道旁建筑物 的 筏板基础采用FLAC3D 弹性板壳 结构(此处为平板结构单元)单元进行模拟。 5 计算模型概述 计算模型: 本次数值分析 模型尺寸 为: 长为 170m,宽为 190m,高为 50m,数值模拟的三维网格模型如图 31。 计算模型大小足以考虑空间效应、开挖、结构加固、地层加固、边界效应等影响。 计算模型共计 177050 个单元, 185610 个网格点。 计算中的所有边界均为位移边界条件,其中模型上表面为自由边界,下表面方向为z 方向位移固定,左右边界为 X、 y 方向位移 铰支。 计算 模型分 两 个模型 开挖。 第一个模型, 第一步开挖 左侧隧道 ,第二步开挖右侧隧道;第二个模型,第一 步开挖右侧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