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防火防爆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0m3 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6 15 15 15 室外变电站 25 22 18 18 18 铁路 22 22 22 22 2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0 8 8 8 6 次干路、支路 8 6 6 6 5 架空通信线 国家一、二级 倍杆高 1倍杆高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 跨越 加油站 一般 不应跨越不应跨越不应跨越不应跨越 加油站 第 11 页 加油站 加油站 加油站 架空电力线路 倍杆高 1倍杆高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 加油站 注: 1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 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它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 3 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 30%。 4 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 少 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 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 30%,但均不得小于 5m。 5 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 1000KV?A 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 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 20%。 6 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 Ⅰ 级和 Ⅱ 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 Ⅲ 级和 Ⅳ 级公路按照城市干路、 支路确定。 加油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25m 以及小于或等于表 中的防火距离的 1. 5 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2. 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2 .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 中的防火距离的 ,且大于 25m 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例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4. 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 取。 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6m,取 8m。 2. 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 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 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 (含子站车 )卸车停车位处, 宜按平地设计。 3. 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个应采用沥青路面。 ,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构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 ,取 5m。 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 2m,取。 第 12 页 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取。 ,不应小于。 液化石油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m,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 如 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1m。 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表 ( m) 设施名称 汽、柴油罐 密闭 卸油点 加油机 站房 其它建、构筑物 燃煤独立锅炉房 燃油(气 )热水炉间 变配电间 道路 站区围墙 埋地油罐 通气管 管口 汽柴油罐 埋地油罐 4 5 8 5 3 通气管管口 - - 3 - 4 7 8 5 3 3 密闭卸油点 - - 5 10 15 8 6 - - 加油机 - 5 8 15 8 6 - - 站房 - 6 6 - - - 其它建、构筑物 - 6 5 - - - 燃煤独立锅炉房 5 燃油 (气 )热水炉间 5 - - 变配电间 - - - 第 13 页 道路 - - 站区围墙 - 注: 1 加油机与非实体围墙的防火 距离不应小于 5m 2 站房、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 其它建、构筑物系批根据需要独立设置的汽车洗车房、润滑油储存及加注间、小商品便利店等 所以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以及 和 表 可确定各建筑物尺寸,其中 : 地下油罐区 与站外道路路边距离为不小于 8m, 取 20m 埋地油罐之间相距不小于 , 取。 埋地油罐 与东风路 之间距 离取 30m。 地 下油罐区 与站房不小于 4m 取 27m。 地下油罐区 与站区围墙不小于 3m, 取与北围墙距 30m,与 南 围墙 距 38m。 配电室与地下油罐区不小于 5m, 取 该 距离为 30m。 加油机与站房不小于 5m, 取加油机距站房的 距离为 15m。 加油机与配电室不小于 6m, 取 该距离为 7m。 加油机与埋地油罐的距离不小于 15m,取 16m。 第 14 页 第 四 章 防爆电器设计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 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分为三类 8 级,由高到低分为 Q Q Q G GH H H3。 Q Q Q3为有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汽爆炸危险场所; G G2为有可燃粉尘和可燃纤维爆炸危险场所; H H H2为有火灾危险场所。 所以加油岛、油罐区、仓库为 Q1,其他地方为 H1 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选用电气设备时,不但要按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选型,而且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还要与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分组情况相适应。 爆炸性混合物按传爆间隙大小的危险程度不同,分为 4级,并据此制造适用于各种爆炸性混合物的隔爆型电气设备。 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按自燃点的高低分为a、 b、 c、 d、 e五组,并据此制造适用于不同自燃点的各种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 表 按传 爆间隙δ( mm)分①级的级别 按自燃点温度 t(℃)分组的组别 a (t> 450) b (300< t≤450 c (200< t≤300) d 135< t≤ 200 e 100< t≤ 135 1 (δ> 甲烷、氨 丁醇、醋酸 环己烷 2 (<δ≤ ) 乙烷、丙烷、丙酮、苯、苯乙烯、氯苯、丁烷、乙醇、丙烯、醋酸丁酯、醋酸戊脂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硫化氢、汽油 乙醛、乙醚 第 15 页 氯乙烯、甲醇、甲苯、一氧化碳、醋酸乙酯 3 (<δ≤ ) 城市煤气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丁二烯 异戊二烯 4 (δ≤ ) 水煤气、氢 乙炔 二硫化碳 注:①该间隙按长度为 25mm时的最大不传爆宽度( mm)表示 表 爆炸性混合物的组别 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表面及可能与爆炸性混合物直接接触的零部件 充由型的油面 极限温度 极限温升 极限温度 极限温升 a b c d e 360 240 160 110 80 320 200 120 70 40 100 100 100 100 80 60 60 60 60 40 注:极限温度指环 境温度为 40℃时的允许温升 防爆电气设计 表 低压变压器类防爆结构的造型 爆炸危险区域防爆结构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隔爆型d 正压型p 增安型e 隔爆型d 正压型p 增安型e 充油型o 变压器 (包括起动用 ) △ △ X ○ ○ ○ ○ 电抗线圈 (包估起 △ △ X ○ ○ ○ ○ 第 16 页 动用 ) 仪表用互感器 △ X ○ ○ ○ 表 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爆炸危险区域防爆结构电气设备 0区 1 区 2 区 本质安全型 ia 本质安全型 ia,ib 隔爆型 d 正压型 p 充油型o 增安型e 本质安全型 ia,ib 隔爆型d 正压型p 充油型o 增安型e 刀开关、断路器 ○ ○ 熔断器 △ ○ 控制开关及按钮 ○ ○ ○ ○ ○ ○ ○ 电抗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 △ △ ○ ○ 起动用金属电阻器 △ X ○ ○ ○ 电磁阀用电磁铁 ○ X ○ ○ 电磁摩擦制动器 △ X ○ △ 操作箱、柱 ○ ○ ○ ○ 控制盘 △ △ ○ ○ 配电盘 △ ○ 注:①电抗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采用增安型时,是指将隔爆结构的起动运转开关操作部件与增安型防爆结构的电抗线圈或单绕组变压器组成一体的结构。 ②电磁摩擦制动器采用隔爆型时,是指将制动片、滚筒等机械部分也装入隔爆壳体内者。 ③在 2区内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型时,是指除隔爆型外,也包括主要有火花部分为隔爆结构而其 外壳为增安型的混合结构。 表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第 17 页 爆炸危险区域防爆结构电气设备 1 区 2 区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隔爆型 d 增安型 e 固定式灯 ○ X ○ ○ 移动式灯 △ ○ 携带式电池灯 ○ X ○ 指示灯类 ○ ○ ○ 镇流器 ○ △ ○ ○ 加油站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罐区、加油岛、仓库应设隔爆型、防爆通风充气型。 辅助区可采用任意一级隔爆型、防爆通风充气型。 根据表 ,表 及表 可知,灯具、低压开关和控制器、低压变压器都以隔爆式为主。 第 18 页 第 五 章 汽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火灾事故是在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3 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才发生的。 爆炸与燃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爆炸是瞬间的燃烧 ,火灾和爆炸可随条件而转化。 因此分析火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