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复合排屑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公式对 带速 v 进行验算 smsmsmndv d /25/   式( ) 故此带速 适用于所需环境。 ( 3) 大带轮基准直径由小带轮直径与传动比相乘所确定,根据《机械设计》所提供的公式,即 mmdid dd 1 5 050312  式( ) 方案 减速 机型号 额定功率 ( KW) 输出扭矩 ( Nm) 使用系数 传动比 i 输出转速( r/min) 1 750 42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由两个带轮直径,可以初步确定带轮中心距,在初步选值得 基础上,得出带的计算长度,进而可计算准确的实际中心距。 ( 1) 根据《机械设计》式( 820), 初 步选 定 带轮 中心距 为 300mm: )d+2 ( d≤a0≤)d+0 .7 ( d d2d1d2d1 式( ) 即 400≤a0≤ 140 , 取 a0=300mm ( 2)计算长度 dL 由所 选中心距及基准直径共同决定。 22112002()2 ( )24( 15 0 50 )( 2 30 0 ( 50 15 0) )2 4 30 0922ddddcddddaLammmm        式( ) 在所计算得出的数据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所提供的表格对长度进行取整,取 1000mm。 (3)、 按《机械设计》式 823 计算实际 中心距 a。 0 9 2 2 1 0 0 0( 3 0 0 ) 2 6 122dcLLa m m m ma      式( ) (4)、确定中心距调整范围 amax=a+=(261+1000)mm=291mm 式( ) amin==(1000)mm=246mm 验算小带轮 上的 包角 α1 211 1 8 0 6 0 1 5 7 . 0 8 1 2 0dddda          式( ) 最后,确定所需 V 带根数 Z 由《机械设计》所提供表格中公式,所需用到数值有带长及小带轮包角的修正系数, V 带基本额定功率 p0 及其增量。 所用公式为: 00()caLPZ P P K K  式( ) 其中 : p0与 Δ p0分别为基本额定功率及其增量 , KL及 Kα分别为带长和小带轮所用的修正系数。 由《机械设计》 表 8133, p0=, Δ p0= ; KL及 Kα的值同样可通过查表确定,分别取 与。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将查表所得数据代入式( ),最后选择结果为: 2 根。 由以上所计算的数据,可以确定带轮在启动时的所需最小拉力 min)( 0F。 20 ( 1 ) 15ca aP qNvF vz K     式( ) 其中, q 是所用型号带的单位长度质量,此数值由《机械设计》所提供表格可查得,为 mkg/。 实际中,所用的初拉力要比这里计算所得数据要大。 带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所受的力,会对轴产生复合的 压力 pF , 需要对其计算 : 10 1 5 7 . 0 82 s in ( 2 2 1 5 s in ) 5 8 . 822p Z N NFF        式( ) 带轮的结构设计 首先对小带轮的结构进行设计 由于小带轮直径较小, 3 0 0 m m5 0 m m=d d1 ,因而整体结构上,采用实心轮式。 带轮结构上,所需用到的参数以经验公式的方式进行计算,所依据公式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所提供。 所用带轮 轮宽: 35 mm=10 2+15)12(=2f+1) e(Z=B  式( ) 根据所提供经验公式,式中所用参数取值如下表所示: 槽间距 : e 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 : f 轮 槽数 : z 15mm 10mm 2 带轮其他参数,同样由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其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轮毂宽: L 轮毂外直径: d1 带轮外径: d2 轮缘宽 准线下槽深 hf ( — 2) d dd+2h 8mm 10mm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由以上 表格中所得 数据, 设计 小带轮结构图如下: 大带轮设计 由于大带轮直径较大 dd2=150mm300mm,故 在整体结构上 可采用腹板式 ,以减轻带轮重量。 查 《机械设计》 图 812 中带轮结构参数经验公式: 带轮宽 : B 轮毂宽 : L 轮毂外直径 :d1 带轮外径 : da 轮缘宽 : δ 基准线下槽深: hf (Z1)e+2 ( — 2) d dd+2h 35mm 27mm 8mm 10mm 由以上数据,大带轮结构简图 及三维结构图 如下 : 图 2 小带轮结构图 图 3b 大 带轮 三维结构 图 图 3a大 带轮结构简图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0 链传动设计计算 传动方案上,采用链轮链条传动。 具体为带轮带动链轮轴转动,主动链轮随之转动,在不改变传动比的情况下,经惰轮转向,再回到主动轮,形成链条的循环运动。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链轮传动比为 1,运动 速度 3m/min,由这些,根据《机械设计》提供表格,选择主动链轮齿数为 17。 从动链轮齿数为主动链轮与传动比的乘积,由于传动比为 1,因而主动链轮齿数同样为 17。 在链轮传动过程中,需要改变链条的运动方向而保持传动比不变,也就是需要惰轮传动。 因而惰轮的大小在大于最小值的前提下应取得越小越好,这里,惰轮齿数取 15。 确定 链轮 计算功率 链轮工作时运行平稳,根据这个条件,查取《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得到,链轮工况系数 Ak ,由于采用单排链,故多排链排数系数 mk 为 1,再有需要传递的功率 p 为。 根据以上数据,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1 1Ad pkP = K Wkkzm  式( ) 选择链条节距 由上式可知链条计算功率,再结合链条转动速度,查表,选择链条型号为08A 型,此链条节距为。 根据所得的链轮齿数及链轮节距, 计算链轮 结构参数 0 1 01 2 . 7 7014 s i n ( 1 8 0 ) s i n ( 1 8 0 / 1 7 )pdd z   mm 式( ) 0 223 01 2 . 7 6 3 . 5s i n ( 1 8 0 ) s i n ( 1 8 0 / 1 5 )pdd z   mm 对链轮中心距初步计算 5111 1 0 8 .9 62x x d m m  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 73260 2 7 .8360x x d m m   68 1 ( 8 0 0 0 2 ) 3 8 6 3 . 2 42x x m m                对所计算数据圆整, 取: 8618 00 20 63 .2 4x m m x m m   代入公式计算: 221 3 8 1 31 ()4a x d d   2211 8 0 0 (7 0 6 3 . 5 ) 1 8 0 04 mm    2 2 2 23 4 6 4 311( ) 2 0 6 3 . 2 4 (7 0 6 3 . 5 ) 2 8 6 3 . 2 444a x d d m m       由计算结果可知,主动轮与惰轮中心距为 180mm,惰轮与从动轮中心距为。 根据 链条长度 及链条节距,计算所需的链节数: 链节数: 8000 62 212 .7LL p p   式( ) 对计算结果进行圆整,取 630 节。 实际安装链条时,链轮节距应有一定的可调节量,而实际链轮中心距为计算中心距与可调值得差值。 链轮中心距可调节大小查取《机械设计手册》获得。 1339。 1 8 0 0 0 . 0 0 4 1 8 0 0 1 7 9 2 . 8a m m    3439。 2 0 6 3 . 2 5 0 . 0 0 4 2 0 6 3 . 2 5 2 0 5 5a m m    链速 11 17 14 m / m /60 1000 60000pzV s s    式( ) 链条运动速度较低,可传递较大转矩。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2 链轮结构设计 主动链轮结构设计 根据链轮使用条件,由《机械设计》可知 : 链轮 材料用 40Cr, 调质处理,硬度 4050HRC。 链轮结构和尺寸 链轮结构简图 如下: 链轮结构参数尺寸由《机械设计》所提供表格中公式计算而得 轮毂厚度: h 轮毂长度: L 轮毂直径:hd 齿宽: 1fb ddK k  hdk 2 b 齿侧倒角: ab 齿侧半径: xr fmb 齿全宽: p 1)1( ft bpm  链轮 基本参数 图 4 主动 链轮结构简图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分度圆直径: 1d 齿顶圆直径: da 齿根圆直径 :df 分度圆弦齿高: ha 4d dpd  1dd ) 2 ( dpZ  最大齿根距高: Lx 齿轮凸缘直径: dg 滚子外径 : d1 190cos dZd  o t 2  hZp 链轮公差 参考《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表 51。 确定 齿表面粗糙度:mRa  由 齿根圆数值 : mm , 查得齿根圆公差值 0  mm。 链轮孔和根 外径相对于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 链轮端面相对于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链轮孔与轴为基孔制配合,公差等级 8 级 齿顶圆直径为 11 级公差 齿宽 为 14 级公差。 由于公差等级较大,一般加工都可保证,故公差值无需标出。 惰轮设计 惰轮材料和工艺 根据链轮使用条件,由《机械设计》可知 : 链轮 材料用 40Cr, 调质处理,硬度 4050HRC。 惰轮结构和尺寸 由前面设计可知, d mm , P=, 2 3 15ZZ,根据 《机械设计》 图 96 中 ()a 链轮结构, 三维结构图 如下: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所用参数计算公式及结果如下 轮毂厚度: h 轮毂长度: L 轮毂直径:hd 齿宽: 1fb ddK k  hdk 2 b 齿侧倒角: ab 齿侧半径: xr fmb 齿全宽: p 1)1( ft bpm  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分度圆直径: 1d 齿顶圆直径: da 齿根圆直径 : df 分度圆弦齿高: ha 4d dpd  1dd ) 2 ( dpZ  最大齿根距高: Lx 齿轮凸缘直径: dg 滚子外径 : d1 190cos dZd  o t 2  hZp 图 5 惰轮 三维结构图 苏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5 47mm 链轮公差 参考《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表 51。 确定 齿表面粗糙度:mRa  由 齿根圆数值 : mmdf  , 查得齿根圆公差值 0  mm。 链轮孔和根 外径相对于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 : 链轮端面相对于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链轮孔与轴为基孔制配合,公差等级 8 级 齿顶圆直径为 11 级公差 齿宽 为 14 级公差。 由于公差等级较大,一般加工都可保证,故公差值无需标出。 刮板链设计 由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