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给排水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5 参数的校核 ...................................................................................................... 5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水力计算 ......................................................... 57 系统设计秒流量计算 .................................................................................. 5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水泵选择 ......................................................... 57 水泵结合器 ...................................................................................................... 58 水箱安装高度的校核 .................................................................................. 5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局部加压设备的设计计算 ............................. 58 第四章 完成成果 ............................................... 60 第五章 附录 ................................................... 61 参考文献 ...................................................... 62 致 谢 ......................................................... 63 第一章 绪论 本次设计是初次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一次尝试,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们熟悉并掌握了给排水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了对给排水工程设计计算、图表绘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我们严肃认真的科学 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高层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是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甲方及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和建筑给水排水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设计。 本着 “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质保量 ” 的原则,注重设计的高效、节能、环抱、智能化的要求来完成建筑室内给水、排水、热水、消防的设计。 合理的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的各项因素,如技术因素包括:供水排水的可靠性,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影响,节水节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等;经济因素包括 :基建投资,年经常费用,现值等;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对建筑立面和城市观瞻的影响,对结构和基础的影响,占地面积,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抗寒和防冻性,分期建设的灵活性,对使用带来的影响等,最后应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建筑给水排水的方案。 本设计由于该 建筑 结构比较复杂和庞大,导致给水、排水 、消防 等管 道的布置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 1 至 5 层以及设备层的上下结构变换很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加之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章 设计说明 生活给水系统 设计说明 系统选择 给水方式即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是根据高层建筑的 特点,在技术上保证管中水压值合理, 压力值应当使配水满足使用要求,投资省和维护简单等因素决定。 我国设计规范推荐,分区最大静压值为 4~。 对于一个工程的生活给水方面, 是否分区,分区后的连接方式等都要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应以 “ 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 为原则,选择合理的给水方案。 合理的供水方案,应综合工程涉及的各项因素如技术因素包括:供水可靠性,水质,对城市给水系统的影响 ,节水节能效果,操作管理,自动化程度等;经济因素包括:基建投资,年经常费用,现值等;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对建筑立面和城市观瞻的影响,对结构和基础的影响,占地面积,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抗寒和防冻性,分期建设的灵活性,对使用带来的影响等,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 常用的生活给水系统为:变频水泵和生活水池供水,恒速水泵、生活水箱、生活水池联合供水。 变频水泵供水的优点有:省去了屋顶的高位水箱的设置, 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等等,但其不适用于用水量较小的单体建筑,用水量的变化较大,不节能。 考虑到大厦 高区 客房和办公室 的用水量较小, 若采用变频泵供水,提高了工程的造价,今后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考虑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案, 由于现有的许多工程中使用的较成熟的技术也可以积极的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且工程完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也较方便,所以最终选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方案。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要求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 下基本要求: ( 1) 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 2) 引入管至少两条,宜从建筑物不同侧的两条城市管道上接入,在室内 将管道连成环状或贯通状双向供水。 若条件不能满足,可采取设贮水池(箱)或增设第二水源等安全措施。 如本设计即是采用贮水池。 如果只能同侧接入,两根引入管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 10m。 水表节点设于引入管上。 ( 3) 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呈直线走向,力求管路简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 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量,节 省管材。 ( 4) 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如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管道腐蚀,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不允许穿大、小便槽,当立管位于小便槽端部 ≤ ,在小便槽端部应有建筑隔断措施。 ( 5) 给水管道一般暗装。 横干管敷设于技术层内或吊顶中或管沟内,立管设于给排水管道竖井里,支管可敷于吊顶、墙体、地板找平层、管窿内,这样美观、卫生。 ( 6) 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为避免管道渗漏,造成配电间电 气设备故障或短路,管道不能从配电间通过。 也不能布置在妨碍生产操作和交通运输处或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损坏的设备、产品和原料上。 不宜穿过橱窗、壁柜、吊柜等设施和机械设备上通过,以免影响各种设施的功能和设备的维修。 ( 7) 在技术层、吊顶层中给水管道、热水管道、排水管道及电缆等交叉时,一般是电缆在上面,其次是给水管、热水管、排水管。 在卫生间内,热水支管在给水支管上面。 给水管道穿越墙和楼板时,应预留孔洞。 穿水池、水箱处应预埋套管。 管道应采取防振隔音、防冻、防露等措施。 ( 8) 便于安装维修 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有一 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他管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见表。 需进人检修的管道井,其通道不宜小于。 方案确定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分两区,低区 1 层到 5 层,由市政资用水头供水。 高区 6 层到 18 层,由地下室的生活水泵和屋顶的生活水箱联合供水。 根据规范: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 ,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 上述分区的方法:低区: ,满足规范的要求;高区: 53m。 也满足要求。 低区,高区均采用下行上给式供水。 方案的确定主要考虑了 以下因素:大厦所处地段的常年可用水头为 26m,从一层的市政引入管管低到五层的最不利用水点总高度为 ,拟定为供水低区。 这样设计首先充分利用了市政给水管网压力,方便管理,节省电耗,另外还考虑了低区的建筑功能,经过计算市政资用水头满足低区最不利用水点的供水压力要求。 根据规范要求:给水分区的最不利用水点处的静水压力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 由于大厦六层最不利用水点到生活水箱最高水位为。 考虑到现有的成熟的技术、设备,经济的因素和大厦建筑结构、功能的情况,将大厦的六层到十八层设为生活给水系统 的高区。 在高区的底部几层设减压孔板见压。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规范要求又适合客房、办公用房的用水要求,还使整个生活给水系统简单,便于施工、运行、管理。 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和附件。 此外包括室外的地下贮水池,地下室的加压水泵,屋顶的生活水箱。 给水系统图示 热水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热水供应类型选择 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 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用管道输送到各配水点。 一般在建筑内设专用锅炉房或热交换间,由加热设备将水加热后,供一幢或几幢建筑使用。 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较密集的建筑。 其热源在条件允许时应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太阳能,若无上述可利用热源时,则应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或区域性锅炉房供热,选用以上热源建筑内可不设专用锅炉房,既可节省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2)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 一般靠近用水点设置小型加热设备供一个 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 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而分散的建筑。 其热源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热力系统完善程度和建筑物使用性质、使用热水点的数量、水量和水温等因素确定。 商务大厦热水用量大,对热水供应要求高, 客房要求 24 小时热水供应,并要求热水使用舒适方便,故 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 竖向分区 由于大厦只有 618 层用热水,且考虑到热水分区应与 冷水分区一致,以保证冷、热水水压的平衡。 故 618 层为一个分区。 冷水由屋顶水箱供给,由地下室加热间内的加热器 加热后供热 ,下行上给式供水。 热源的选择 大厦的热源由大厦的锅炉房内的蒸汽 锅炉供给,蒸汽表压为 200kPa。 水的加热方式 水的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基本方式。 直接加热也称一次换热,就是通过利用各种适宜的热能而制成的小型设备,或者将热媒与冷水直接混合的装置,直接将冷水加热。 间接加热也称二次换热,就是将热媒引入加热器的热媒盘管中,通过盘管的传热面将热媒的热量传给冷水,从而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热媒与冷水不直接接触,不污染加热水质,冷凝水可重复利用,设备运行噪声小。 商务大厦 的热水用量大,对建筑物内噪声要求严格,故采用间接加热。 加热器的放置 加热器可上置,也可下置。 本设计中,加热间在地下室, 层高。 可放置加热器。 故采用下置加热器。 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设备和器材 加热设备 ( 1) 小型锅炉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的小型锅炉有燃煤、燃油和燃气 3 种。 ( 2) 水加热器 水加热器是间接加热方式中的加热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间接加热设备主要是传统的容积式加热器。 近年来,新型加热设备不断涌现,快速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水加热器相继问世。 本设计 采用的是 导流型容积式加热器。 器材 ( 1)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当水加热器的出水温度需要控制时,可采用直接式温度调节器或间接式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 2)减压阀 当水加热器采用的热媒为蒸气时,若蒸气供应管网的压力远大于水加热器所规定的蒸气压力,应设减压阀把蒸气压力降到需要值,才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 3)疏水器 为保证蒸气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防止蒸气漏失,在蒸气的凝结水管段上应装设疏水器。 ( 4)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热水系统中管道因受热膨胀而伸长,为保证管网使用安全,在热水管网上应采取补偿管道伸 缩的措施,以避免管道因为承受了超过自身许可的内应力而导致弯曲或破裂。 ( 5)自动排气阀 为了排除上行下给式管网中热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以保证管内热水畅通,应在该管网的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 ( 6)膨胀管和膨胀罐 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膨胀管。 如果膨胀管安装不便,也可设置隔膜式压 力膨胀水箱(罐)代替。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除了满足给(冷)水管网布置敷设的要求外,还应该注意由于水温带来的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等问题。 ( 1)管道穿越楼板、墙壁时应设套管(钢管或镀锌铁 皮),套管应高出楼面5~ 10cm。 ( 2)较长的直线段上应设伸缩器。 立管与横管应作成乙字弯相连接。 ( 3)横管应有不小于 的坡度,便于排气和泄水。 ( 4)下列情况应设阀门:热水立管的始端、回水立管的末端、水龙头多于 5个小于 10 个的支管始端;锅炉、水加热器的进出口、自动温度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的两侧。办公楼给排水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 2 2 9F 2 2 2 10F 2 2 2 11F 2 2 2 12F 2 2 2 总计 24 24 24 卫星楼 名称 外网 网络 内网 网络 语音 备注 18 1F大堂 2 2 2 1F接待室 2 2 2 1F会议室 4 4 4 2F单间 2 2 2F单间 2 2 2F单间 2 2 2F单间 2 2 2F小套间 2 2 2F小套间 2 2 3F大套间 2 2 3F大套间 2 2 总计
员与商品之 间的多对多的订购关系转换为订单表。 会员与商品之间的多对多的评论关系转换为订单表。 表 41 会员表 列名 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是否主键 是否外键 说明 id int 4 否 是 否 编号,自增 name varchar 25 否 否 否 姓名 pwd varchar 50 否 否 否 密码 int 11 否 否 否 号 dongjie varchar 4 否 否 否 冻结状态
指标体系,调查方案的设计、测评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规范。 2020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了《客户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 190382020),对客户满意测评模型建立、抽样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方法选择、问卷设计、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等测评实 9 施过程涉及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明确,为客户满意测评建立了国家标准。 国内成熟的客户满意度模型
所用设备、材料必须做好核对、验收工作,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及时收集质保单、合格证。 ⑵管道安装前,必须清除管内污垢,安装中断的开口处(如卫生设备接口等),应临时封堵。 ⑶直管接口(丝接、焊接或法兰接口)连接时,如有弯曲必须进行调直处理,以保持管线直度,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范围。 ⑷ 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及屋顶均要采用刚性防水套管,穿过人防区域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调机房内的空气处理机组,在房间内不再进行补充冷却,而对输送到房间内的空气的加热可在空调机房内完成,也可在房间内完成。 一个全空气系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区服务,其具有以下优点:有专门的过滤段,有较强的空气除湿能力;送风量大,换气充分,空气污染小;在初秋过渡季节课实现全新风运行,节约运行能耗;空调机组置 于机房内,运转维修容易,能进行完全的空气过滤;产生的振动、噪声传播问题较少。 缺点:占用机房。
4=防水层: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kN/m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一道 kN/m 找平层: 25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 kN/m2 找坡层: 1:6 水泥焦渣找坡 14= kN/m2 保温层: 210 厚发泡聚苯板保温层 kN/m2 结构层 10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5 = kN/m2 抹灰层: 15 厚板底抹灰 20= kN/m kN/m2 1~3层楼面 瓷砖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