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园子煤矿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煤尘爆炸 ,扩大事故范围。 ( 3) 产生再生火源。 矿内 发生 火灾时 , 如在高温火烟流经的途中有新鲜风流掺入 , 将会在掺风地点引发燃烧 , 引燃煤壁 , 成再生火源。 ( 4) 烧毁设备,损失资源,造成煤量呆滞,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煤 4煤 83 为Ⅰ级容易自燃煤;煤 5煤 71 为Ⅰ~Ⅱ级易自燃~自燃煤。 详见表 126。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原煤燃点一般在 274℃~ 297℃,个别为303℃,燃点普遍较低,加上煤的变质程度低,含硫高,易氧化而自燃。 六 、放炮 ( 爆破 作业 )与火药爆炸 爆破 作业( 放炮 ) 是井下 开凿煤 岩 巷道或 煤层开 采 的主要 手段之一, 其 引发的事故及 危害 通称 放炮事故。 爆炸材料储运、爆破作业过程中不符合规程、标准,管理失当,可能造成火药爆炸事故。 因此,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 告 第二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放炮 和 火药爆炸 是煤矿安 全生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 放炮 和 火药爆炸 的 危害 爆炸物品在 从地面向井下 爆破材料库 的运输途中 、 装药和爆破过程中 ,一旦操作不当, 都有发生 火药 爆炸的可能 ;爆破作业后, 未爆炸或未完全爆炸的炸药 混入煤岩堆中后, 在 后续 装 、 卸过程中 ,可能因撞击、 挤 压而发生二次爆炸。 放炮 和火药爆炸(爆破危害)除因 冲击波、飞石、 炮烟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 还 可能因 爆炸火焰外泄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和顶板灾害事故。 (二) 放炮 和 火药爆炸 的主要原因 该矿井共 1 个 采煤工作面,为 综 采工艺, 5 个普掘工作面,其中普掘工作面 均采用 炮掘 工艺。 爆炸材料 运 输过程中( 从地面 至井下库房、从库房至 采掘 工作面)和爆破作业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放炮 和 火药爆炸事故。 放炮 和 火药爆炸事故的至因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安全意识差)、物的不安全状态(爆炸材料、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 1) 相关人员不穿棉布衣服, 穿化纤衣服 下井( 引起静电火花 ); ( 2) 野蛮装、卸、搬运爆炸物品; ( 3) 爆破器材与材料管理混乱,乱扔乱放; ( 4) 违章作业。 如在采掘工作面做装配引药;未按爆破作业图表和说明书、作业规程进行打眼、装药、封泥;爆破工未按 照规程要求连线、短母线放炮、未使用发爆器、采用固定母线或未用母线联线引爆;裸露放炮;违章处理残炮、瞎炮;装药过程中误操作;躲炮时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 告 第二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间和安全距离不够,信号与警戒不当; ( 5) 未执行 “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 6) 爆炸材料销毁方式与处理措施不当; ( 7) 超速运输甚至绞车断绳; 物的不安全状态 ( 1) 雷管和炸药贮存不当,贮存单元达到或超过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临界值; ( 2) 爆炸材料或爆破器材不合格。 未使用煤矿许用炸药、电雷管;使用的炸药安全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匹配;工作面混用不同品种炸药;掺混 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电雷管;未使用起爆器或起爆器不符合矿用标准。 ( 3) 雷管等爆炸材料接触静电、杂散电流或其它导电体。 3.爆破作业环境不良 ( 1) 库房位置不当;无独立通风系统;库房通道内无抗冲击波挡墙、抗冲击活门、抗冲击密闭门;库房内无防静电地板、潮湿等; ( 2) 爆炸材料库使用失爆和不合格的电器设备。 如未 使用防爆照明 灯具; ( 3) 爆破材料运输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点发生其它意外事故(支架倒塌、冒顶等); ( 4) 由于摩擦、撞击、滑动、震动、混放、挤压等原因或外部点火源、高温等因素引起爆炸; 因此 , 加强 爆炸材 料 押运员、库房管理员、爆破作业人员、 放炮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按作业规程操作,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使用合格矿用 爆炸材料、爆破器材 ,加强爆炸物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管理,积极做好放炮警戒 ,消灭电气失爆等 是预防爆破事故的有效措施。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 告 第二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三) 放炮 和 火药爆炸 的场所 炸药库 (发放点)、 运送 爆破材料过程中(罐笼中、途经的 巷道 )、爆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四章 矿井重大危险源等级 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 二、矿井重大危险源辨识 矿井 重大危险源识别 根据《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安监管协调字 [2020]56 号 ), 该矿井有 2 个条件 符合 重大危险源标准 ,即: ( 1)煤尘 井田内 L30 L501 两个钻孔中,采取了各煤层煤尘爆炸性试验样共计 22个样,经测试火焰长度最小值为 70mm,最大值大于 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 45~ 85%之间,爆炸性结论为各煤层均属爆炸性煤尘。 ( 2)煤层自燃倾向性 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煤 4煤 83 为Ⅰ级容易自燃煤;煤 5煤 71 为Ⅰ~Ⅱ级易自燃~自燃煤。 详见表 126。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原煤燃点一般 在 274℃~ 297℃,个别为303℃,燃点普遍较低,加上煤的变质程度低,含硫高,易氧化而自燃。 矿井 重大危险源识别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煤尘爆炸、煤层自然发火期 ≤6 个月 、 3 号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 已构成矿井重大危险源,应按重大危险源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控、管理,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第 二 节 煤尘 爆炸 危险性分析 一、煤尘爆炸条件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四章 矿井重大危险源等级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煤尘在井下呈悬浮状态 ,并达到一定的浓度 爆炸下限浓度 : 45g/m3 爆炸上限浓度 : 1500g/m3— 2020g/m3 爆炸最强烈的浓度 : 300g/m3— 400g/m3 存在爆炸热源 ,温度一般为 610℃ — 1050℃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大于 17%。 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17%时,煤尘就不能爆炸。 氧气浓度 不 仅决定煤尘能否爆炸,而且对引爆温度也有影响。 二、煤尘 爆炸 危险性分析 煤尘爆炸 根据对开采的 3 下 煤层所作的煤尘鉴定分析具有爆炸性,其煤尘爆炸指数为强爆危险。 煤尘产生量剧增是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采煤、掘进、运输等各项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尘产生量相对增加。 统计表明,井下煤尘主要来自采掘工作面, 这 既是尘肺病发病率较高的作业场所,也是发生煤尘爆炸事故较多的地方。 刘园子煤矿 目前有 1 个 综 采面, 5 个普掘 面 , 采煤工作面割 煤、 掘 进 工作面放炮时, 会产生大量 粉尘。 一旦井下空气中的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下限 30~ 50g/m3,上限 1000~ 2020g/m3,其中浓度为 300~ 500g/m3范围内 ,爆炸力最强。 煤尘 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 2500C)和爆炸冲击波(最高达 2MPa),并生成大量的 CO 和其它有毒气体使人中毒死亡。 爆炸冲击波可造成人员创伤、死亡,造成设备毁坏、顶板冒落、通风系统紊乱,可能引起其他地点连续爆炸。 煤尘能使人长期在作业场所接触易患尘肺病,一旦患上这种职业病很难治愈;煤尘能使作业场所的能见度降低,增加工伤事故的可能。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四章 矿井重大危险源等级 刘园子煤矿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煤尘爆炸事故; (1)防尘系统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设施不齐全。 采掘面和其它巷道风速过大,未采取湿式打眼。 采、掘工作面无喷雾洒水装置,扒装不洒水;采掘机组内外喷雾效果差,水压低、水量不足;转载点无喷雾降尘装置,使浮游煤尘达到了爆炸浓度。 (2)放炮未充填炮泥或封泥长度不够数,放炮不实行自动喷雾,未使用煤矿安全炸药或煤矿许用的延期电毫秒雷管。 (3)堆积煤尘不能清除出井,结果被放炮冲击波吹起后引起爆炸,使煤尘爆炸威力增大。 (4)通风系统不合理,尤其是串联通风抗灾能力差、无隔爆设施,致使煤尘爆炸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 (5)电气火花、明火引爆煤尘。 违章放炮、电器设备失爆,漏电保护、接地保护、过流保护失效;静电火花,机械摩擦火花,冲击产生火花。 尤其是放炮产生的火焰和电气火花,占煤尘爆炸引火源居多。 (6)职工缺乏个人防护装备,没有配备自救器或 不 随身携带。 直接受煤尘爆炸冲击波伤害的人员来不及使用自救器。 长期在含煤尘空气环境中工作, 肺 部积存煤 尘,将引起煤肺病,危害矿工的身体健康,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 另外加速机械的磨损,减少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场 所 的能见度使工伤事故增多。 第 三 节 煤层 自燃 危险性分析 一、煤炭 自燃 具备条件 煤层本身具有自燃倾向性,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 刘园子煤矿 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第四章 矿井重大危险源等级 碎状态,堆积达到一定的厚度 (一般 大于 ); 具有较好的蓄热条件; 有适量的通风供氧。 通风是维持较高氧浓度的必要条件,是保证氧化反应自动加速的前提 (氧浓度大于 15%时,煤炭氧化会加快进行 ); 以上三个条件共存的时间大于煤的自燃发火期。 上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前三个条件是煤炭自燃的必要条件,最后一个条件是充分条件。 二、煤炭自燃危险性分析 一个矿井或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还与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开拓、开采和通风条件有关。 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据 L30 L501 两个钻孔 22 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煤 4煤 83 为Ⅰ级容易自燃煤;煤 5煤 71 为Ⅰ~Ⅱ级易自燃~自燃煤。 矿井发生火灾主要是内因火灾,轻则封闭火区,减少矿井可采储量;重则造成人员 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 综合分析发火的主要原因: 煤层较厚,推 进 速度慢。 当工作面推进度低于采空区遗煤氧化升温带宽度时,使氧化升温带内煤炭氧化蓄热,煤体存留时间超过自然发火期而出现自燃。 采空区管理不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