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鹏股份:重庆华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审核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本。 合并日之前所持被合并方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增投资成本,与长期股 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 投资成本。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区分个 别财务报表 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①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 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 收益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第 10 页 共 23 页 ②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 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 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 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 益。 3) 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其初始投资 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投 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 公允的除外 )。 (2)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 益法进行调整;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 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权益法核算。 (3)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按照合同约定,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 的,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 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的,认定为重大影响。 (4) 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 减值的,按 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第 22号 ——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的处理方法 1)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除 非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① 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之前处置对其部分投资的处理方 法 公司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但尚未丧失对该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 报表进行相关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结转与所处置的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处置所得价款与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 在合并 财务报表中,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第 11 页 共 23 页 (资本溢价 ),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② 处置部分股权丧失了对原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 处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结转与所处置的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处置所得价款 与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损益。 同时,对于剩余股权,按其 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 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 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 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如果存在相 关的商誉,还应扣除商誉 )。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 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2)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投资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 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与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的处理方法一致。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各项 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 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 为其他综合收益, 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 常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① 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 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②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③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 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④ 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 经济的。 13.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价和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 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 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并从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 提折旧。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类别 使用年限(年) 年折旧率( %) 第 12 页 共 23 页 房屋及建筑物 [注 ] 2050 通用设备 1012 运输工具 812 电子设备及其他 510 [注 ]:公司房屋及建筑物实际折旧年限为 30年。 (3) 固定资产的 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 相应的减值准备。 14. 在建工程 (1) 在建工程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则予以确认。 在建工程按建 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实际成本计量。 (2)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 整原暂估价值,但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3) 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5. 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1) 当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①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② 借款费用已 经发生; ③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 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 过 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 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3) 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 止资本化。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 费用 (包括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 第 13 页 共 23 页 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 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 金额。 16. 无形资产 (1) 无形资产包括特许经营权、财务软件、工程软件等,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按照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 现方式系统合理地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 用直线法摊销。 具体年限如下: 项 目 摊销年限 (年 ) 特许经营权 [注 ] 50 软件 5 [注 ]:特许经营权为公司经开区北部新区苗木生态园项目,该项目通过 BOT方式进行承包, 目前尚处在建设期,当达到运营条件时,公司将其从存货中转入到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3) 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高于 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 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4) 内部研究开发项 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 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 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 无形资产 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 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 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 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 能够可靠地计量。 16.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长期待摊的 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17. 预计负债 (1) 因对外提供担保、诉讼事项、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等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成为公司 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 量时,公司将该项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 第 14 页 共 23 页 (2) 公司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 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并在资产 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18. 收入 (1) 收入确认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