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基础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2)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砂的 颗粒级配 是指各级粒级的砂 按比例搭配 的情况。 砂的 粗细程度 是指各粒级的砂搭配在一起 总的粗细 情况。 在选择和使用砂时,应尽量选择在空隙率小的条件下尽可能粗的砂, 即选择级配适宜、颗粒尽可能粗的砂 配制混凝土。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筛分试验: 方筛孔 筛余量, g 分计筛余百 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m1 n= 1~ 6 A1=a1 m2 A2=a1+a2 m3 A3=a1+a2+a3 600μm m4 A4=a1+a2+a3+a4 300μm m5 A5=a1+a2+a3+a4+a5 150μm m6 A6=a1+a2+a3+a4+a5+a6 %= 1 0 05 0 0nn ma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11654321005)(AAAAAAAMX 细度模数 评价细集料粗度 ( 即细集料的粗细程度 )。 细度模数越大 , 表示细集料越粗。 按我国现行标准 , 砂的粗度按 Mx可分为三级: Mx= ~ 为 粗 砂 Mx= ~ 为 中 砂 Mx= ~ 为细砂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方筛孔 累计筛余率,% 1区 2区 3区 600μm 300μm 150μm 0 10~ 0 35~ 5 65~ 35 85~ 71 95~ 80 100~ 90 0 10~ 0 25~ 0 50~ 10 70~ 41 92~ 70 100~ 90 0 10~ 0 15~ 0 25~ 0 40~ 16 85~ 55 100~ 90 配制混凝土时,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 2区的砂,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良好的和易性。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分为 连续级配 和 间断级配 两种。 粗骨料的粒径越大,其比表面积越小,达到一定流动性时包裹其表面的水泥砂浆数量减小,可节约水泥;或者在和易性一定、水泥用量一定时,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最大粒径须同时满足: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边长的 1/4;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 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板厚 1/2的粗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50mm;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3) 颗粒形态与表面特征 骨 料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得影响混凝土的 凝结硬化 ;不得降低混凝土的 耐久性 ;不加快 钢筋锈 蚀和预应力钢丝脆断。 混凝土拌合用水宜选择 洁净的饮用水。 拌合及养护用水 4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 外 加 剂 5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砼的强度 砼的耐久性 普通砼的技术性质 三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1 2 3 ( 1) 和易性 的概念 混凝土拌合物 易于施工操作 ,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质。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流动性 粘聚性 保水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尽可能达到三者统一,既满足砼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2) 和易性 的评价 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采用 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结合 的方法。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3) 坍落度 的选择 依据结构物的 断面尺寸 、钢筋配置的 疏密 、捣实的机械类型和施工方法等来选择。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项目 结构种类 坍落度( mm) 1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大体积结构 (挡土墙、基础等)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10~ 30 2 板、梁或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等 30~ 50 3 配筋密列的结构(薄壁、斗仓、筒仓、细柱 等 50~ 70 4 配筋特密的结构 70~ 90 一般对无筋大结构、钢筋配置稀疏易于施工的结构,尽可能选用较小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 反之,对断面尺寸较小、形状复杂或配筋特密的结构,则应选用较大的坍落度,可易于浇捣密实,以保证施工质量。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请观察图中混凝土楼面,其中有空洞(俗称蜂窝)。 该混凝土是采用人工振捣,其混凝土坍落度为 30 mm。 请分析混凝土不密实的原因。 该混凝土未采用振动器振捣,仅人工振捣,而混凝土的坍落度偏低,流动性较差,故易产生蜂窝,应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具体按规定进行。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4) 影响和 易性的 因素 ① 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 ② 砂率 ③ 骨料品种、级配和粗细 ④ 外加剂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① 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 水泥浆量 水泥浆稠度 在砼骨料、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填充在骨料之间的 水泥浆数量越多 ,水泥浆对骨料的润滑作用较充分,砼拌合物的 流动性增大。 水泥量不变,水灰比下降,水泥浆 变稠 , 流动性下降。 水泥的量不变,水灰比上升,粘聚性和保水性下降。 必须合理选择水灰比。 在试拌砼时, 不能用 单纯改变用 水量 的办法来调整砼拌合物的流动性,否则会降低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故要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利用 调整水泥浆量 的办法来调整砼拌合物的流动性。 注意: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② 砂 率 砂率是指 砂 用量与 砂、石总用量 的质量百分比 合理砂率 : 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砼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值,或指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及保水性,而水泥用量为最少时的砂率值。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小 结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流动性小于设计要求,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泥浆数量;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保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砂石用量。 ②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尽可能采用较粗的砂、石; ③采用合理的砂率,当粘聚性不足时适当增加砂率; ④掺用外加剂,如减水剂或引气剂。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 的 强 度 2 ( 1) 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 2) 影响强度的因素 按照标准的制作方法制成边长为 150mm的正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 20177。 2℃ ,相对湿度 95%以上)下,养护至 28d龄期,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AFfcu ( 1)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① 立方体抗压强度( fcu) ②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 立方体抗压强度只是一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并未涉及数理统计和保证率的概念。 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按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具有不低于 95%保证率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③ 强度等级 凝土的 “ 强度等级 ” 是根据 “ 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 ” 来确定的。 C30,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 ,fcu,k=30MPa。 ( 1)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 2) 影响强 度的因 素 ( 1)原材料因素 ( 2)生产工艺因素 ( 3)实验条件因素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 的 强 度 2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 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 采用低水灰比; 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颗粒适当骨料和合理的砂率; 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 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一定的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 掺入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 小 结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 的 强 度 2 ( 1) .混凝土的抗渗性 —— 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P P P P P12 ( 2) .混凝土的抗冻性 —— 指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 F 1 2 50、 100、150、 200、 300 ( 3) .抗侵蚀性 —— 指混凝土在含有侵蚀性介质环境中遭受到化学侵蚀、物理作用不破坏的能力 砼的耐久性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 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 2)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 3)选用质量良好的砂石骨料 ( 4)掺入减水剂 ( 5)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方法 ( 6)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的混凝土,掺用引气剂 砼的耐久性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砼的耐久性 3 167。 混凝土 工程材料 砌筑材料: 砌筑材料,使用于 结构 部位的建筑材料,同时又是 功能 材料,在土木工程中,该材料能起承重、分隔(遮风避雨、隔断光线)、保温隔热、隔音吸声作用。 传统的砌筑材料有砖和石材,目前的品种较多,可以分为 块材 和 板材 两大类,常用的有: 砌墙砖、砌块、墙用板材 等。 167。 块 体 材 料 砌 墙 砖 一 砌 块 二 砌筑用石材 三 由粘土、工业废料或其他地方资源为主要原料,以不同工艺制成,在建筑中用于砌筑承重或是非承重墙体的人造小型块材。 烧结砖 非烧结砖 砌 墙 砖 一 167。 块体材料 工程材料 1 2 ( 1) 烧结普 通砖 ( 2) 烧结空 心制品 烧 结 砖 1 167。 块体材料 工程材料 ( 1) 烧结普 通砖 ① 生产工艺 ② 主要技术性质 ③ 应用 凡通过 焙烧 而得的普通砖,称为 烧结普通砖。 粘土砖 ,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焙烧而成的。 烧 结 砖 1 167。 块体材料 工程材料 ① 生产工艺 欠火砖色浅、敲击声闷哑、吸水率大、强度低、耐久性差。 过火砖色深、敲击声音清脆、吸水率低、强度较高,但弯曲变形大。 欠火砖和过火砖均属 不合格 产品。 采土 配料调制 制胚 干燥 焙烧 成品 氧化气氛下可得红砖,还原气氛下可得青砖。 按焙烧时的火候,烧结砖分为 欠火砖、正火砖、过火砖。 167。 块体材料 工程材料 ② 主要技术性质 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 GB 51012020) 强度 等级 平均值 f≥ 变异系数δ≤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fk≥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 fmin≥ 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sf _kf f 1 . 8 s 2101ii Ff91s 根据抗压强度值 平均值 和强度 标准值 分为 MU MU2 MU MU1 MU10五个强度等级 ⅰ 强度等级 167。 块体材料 工程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