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赫克歇尔-欧林模型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多域 HO模型揭示了只要各国之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性足够大,即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素价格也不会均等化,因而各国会在不同的专业化区域生产。 这一结论有助于解释现实世界中各国贸易商品专业化的现象。 讨论和总结 本章要点 提供曲线  提供曲线( offer curve)又译作供应条件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 (出口 )、需求 (进口 )曲线合成的。  提供曲线表明了在一系列相对价格下,一个国家为了换得一定量的 Y( 或 x) 商品所愿意提供的 x( 或 Y) 商品的量。 这些进口和出口商品的量是由一国的需求量和供给条件 ( 即生产可能性 ) 所决定的。 因而提供曲线既可以看作供给曲线,又可以看作需求曲线。 作为供给曲线,它表明在不同贸易条件下,一国愿意提供的出口产品的量,如果出口品相对价格上升,该国就会增加出口品的供给;作为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这个国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如果进口产品相对价格下降,该国就会增加对这种产品的进口。 于是,国际贸易中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就结合在提供曲线中,因而可以用提供曲线来分析国际的均衡。 第 5章 不完全竞争贸易模型 本章内容 第 1节 简化模型 第 2节 克鲁格曼模型 第 3节 梅勒兹模型 第 4节 讨论和总结 第 1节 简化模型  模型框架 • 2个国家: A国和 B国(所有方面都相同 ) • 1种商品:汽车 • 2个品种:红车、蓝车(除颜色之外没有任何差别 ) • 1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 假设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生产要素禀赋也完全相同。 请问这两个国家之间会发生贸易吗。 简化模型 模型框架 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这两个国家之间不会发生贸易,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 传统贸易模型的一个关键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 也就是说,无论产量高低,每辆车的成本(也就是生产要素从每辆车所获得的报酬)是不变的。 这个假设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是必需的。 简化模型 规模报酬不变 汽车平均成本 1 500 O 1000 汽车产量 规模报酬不变  现代生产技术的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而不是规模报酬不变。 所谓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因而增加 1单位的资源投入所产生的增加的价值,也就是投入资源的边际报酬,是逐渐提高的。  规模报酬递增又称为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人员、原材料、机器等)可以进一步专业化来提高效率,这是规模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简化模型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递增 汽车平均成本 1 500 O 1000 汽车产量  假定汽车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属性  当 A国的 1000个工人中的一半生产红车,另一半生产蓝车时,产量是 500辆红车和 500辆蓝车  如果 A国的 1000个工人都去生产红车,产量是多少。 •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会是 1000辆 • 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产量肯定超过 1000辆。 假定当所有工人都生产红车时,产量等于 2020辆  由于蓝车和红车的生产成本一样,所以当所有工人都去生产蓝车时,产量也等于 2020辆 简化模型 供给方面 简化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 蓝车 2020 C O 红车 D M 500 500 生产可能性边界  右图中的 M点是封闭经济均衡点  根据我们的假定,每个国家有一半人喜欢红车,一半人喜欢蓝车,所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在 M点上。  在 M点每个国家生产 500辆红车和 500辆蓝车,每个人消费 1辆汽车。 红车和蓝车的比价为 1。 简化模型 封闭经济均衡 封闭经济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