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专题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扩张药及合并出血有关。 故需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在溶栓的 30 min内,每 5~ 10 min测一次血压。 溶栓后 3 h内, 15 min测一次,之后 1 h测 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可延长测量间隔时间。  患者溶栓后病情无缓解,持续胸痛、烦躁等,或缓解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未通,应密切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尽快行再灌注治疗,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六、护理措施 (三) .心脏电击除颤及除颤仪的使用  概念: 心脏电复律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 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除颤。  适应症: 一般原则是,凡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诱发和加重 心绞痛而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者均宜考虑电复律。 若为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击除颤(紧急电复律),而慢性快速心律失常则应在做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选择性电复律)。  操作方法: 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 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 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 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 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 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 当心脏手术或开胸心脏按摩而需作心脏直接电击除颤时,所需专用小型电极板,一块置于右心室面,另一块置于心尖部,心脏表面洒上生理盐水,电极板紧贴心室壁。 六、护理措施 (四) .CAG+PCI术护理  1.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 AMI起病急,病情严重,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并常伴有紧张恐惧。 护理人员应在抢救同时,给予患者耐心细致心理辅导,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操作轻柔熟练,增加患者信任感。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完善各项化验检查,术前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碘过敏试验,左上肢留置套管针,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等  :  造影、手术过程 :LM、 LAD近中段弥漫性长狭窄约 75%, LCX及 RCA正常,结合病史,造影结果和临床诊断相符,经家属同意予以PCI治疗,在 LAD近端植入一枚 36支架,并用 12高压球囊后扩支架,再次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 LAD无狭窄。  ① 管室时,了解有几条输液通路及所输药物名称,保持通畅 ,是否通畅。 以备急救时用。 六、护理措施 (四) .CAG+PCI术护理  ② 在冠脉介入手术中 , 守护在病人旁边,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神志、表情、呼吸变化。 观察患者的面色、及时询问患者有何不适。 及早发现休克早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术者。  ③ 心电监护和有创压力的监测,巡视及时,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告知术者,争取救治时间 .  ④ 在导管定位、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时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所致的机械刺激、导管嵌顿或造影剂刺激冠状动脉。 因此, PCI术中要严密监测患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充分认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患者的任何不适主诉,均要高度重视,绝不可认为患者是过度紧张造成的,应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上考虑,做到对症救治,否则易出现意外。 六、护理措施 (四) .CAG+PCI术护理  ⑤ 对于患者出现的异常变化,要保持镇静,做到紧张有序。  ⑥ 在术中有针对性地观察和监测病情,并有预见性地做好抢救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抢救用药 遵医嘱准确及时执行,同时注意用药效果,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 ⑦ 注意用药的速度与输液量。 避免因此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记录术中所用药物和材料。  ⑧ 在术中有针 对性地观察和监测病情,并有预见性地做好抢救准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术前预测、术中避免、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并发症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 六、护理措施 (四) .CAG+PCI术护理   ① .一般护理:术后入 CCU病房,平卧位休息,行心电血压监护,严密观察心律及心率变化。 多饮水,水避免过热以防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一般术后排尿 800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排尿困难者给以导尿。  ② .局部穿刺处护理:股动脉穿刺者右下肢制动,术后采取平卧位。 1h内每 15min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鞘管有无移动、弯曲、折断。 桡动脉穿刺者观察手部皮温皮色是否正常,有无肿胀及时减压。 如穿刺处有少量渗血,可更换辅料。 如渗血较多,可重新加压包扎沙袋压迫。  ③ .拔管的配合及护理 :术后 3~ 6h,测 APTT值 40~ 60s,可拔出动脉鞘管。 做好拔管准备及配合。 保留一路静脉通道,停用扩血管药物。 备好阿托品及多巴胺各一支,嘱患者勿紧张,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防止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出现。 拔管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kg砂袋压迫 6h(静脉压迫 2小时),行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 24小时,术侧下肢制动 12小时,股静脉者。 需卧床 12小时,严密观察术侧的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局部有无渗血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