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教学课件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左上叶肺不张) 正位片显示左下肺密度均匀增高影,边缘不清,左侧膈面消失,胃泡位置上移 … . • 侧位显示左下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斜裂向心性移位,左肺门增大 … . (左下叶肺不张) 3 肺段不张 肺段支气管完全性阻塞造成的肺段缩小。 较少见 正位胸片上,单纯肺段不张一般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 左上叶舌下段不张 CT显示的左舌段不张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由于多数末梢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致。 表现为多数小斑片状影,周围有透明气肿带 附: 压迫性肺不张 由于大量气胸、胸腔积液等原因,压迫致使肺组织不能充气扩张形成的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是亚肺段的不张,由膈肌升高,运动减弱,压迫肺底部支气管,引起分泌物阻塞所致 圆形肺不张 是指胸腔积液压迫肺叶,造成部分性、压迫性肺不张,与正常肺之间形成裂隙,包绕肺不张,其内的胸膜增厚、粘连和收缩钳制了不张部分肺的张开,胸水消退后显示为球形密影,附近有广泛胸膜增厚,球形块影与胸膜接触面呈锐角,邻近肺血管常集拢,先达肺底部,再向上弯曲延伸至块影下部 第二节 肺部病变基本表现 一 肺实变 (渗出) 是指肺实质(肺泡)内的气体被急性炎症、肺水肿等产生的渗出物(液体、蛋白及细胞)或肺出血时的。胸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教学课件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 . 6 4 1 0 . 9 8 2 1 . 2 2 8 8 /L D m A D D B D Dx x m N m Ft =℃,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3 1 0 0 9 0 9 1 . 4 9 0 , 2 0 . 0 2 7 5 /1 8 . 2 5 2 0 . 0 6 2 0 . 0 6 AFAF m N m 1 0 0
胸 膜 病 变 一 胸腔积液 不同原因造成的胸膜腔内渗出物产生,称胸腔积液 (一) 游离性胸腔积液 可随体位改变而在胸膜腔内随处流动的积液。 依其量的多少分为: 1 少量胸腔积液 2 中等量胸腔积液 3 大量胸腔积液 (二) 局限性胸腔积液 ( Localized pleural effusion, LPE) 是指 由于 胸膜粘连 造成的局限于胸膜腔某部,不能随处流动的积液。
13 1 0 0 9 0 9 1 . 4 9 0 , 2 0 . 0 2 7 5 /1 8 . 2 5 2 0 . 0 6 2 0 . 0 6 AFAF m N m 1 0 0 9 0 9 1 . 4 9 0 , 2 0 . 4 1 5 1 /1 9 . 9 4 2 0 . 5 9 2 0 . 5 9 BFBF m N m mmNxx FBFFAFL F m /2 4 0
%左右 (约 23次 ),由鼻吸气时肚子尽量向外突出,帮助横膈下降使气体容易进入肺。 再由口吐气,肚子尽量内缩,利用腹部力量将横膈往上顶,向内上挤压肚子,同时连续三次咳嗽动作。 若只用喉头咳嗽的话,对痰液的清除是没有帮助的。 (3)吸气太快时,有时会太早诱发咳嗽可用「小吸 停 小吸 停」之方式反覆吸气,直至有足够肺活量等再做咳嗽动作。 这些动作必须反覆练习成习惯,可以将深部痰液咳出。 ㈣
弓下缘被含气透亮的左主支气管勾画,衬托出来,极似肺门部肿块 是肺门结构进入肺内的延续, 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 ,虽然 支气管壁 、淋巴管 和 间质内结缔组织等 也参与其构成,但正常时 不显示影像 • 影像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 干树枝状影 ; 其主要由肺血管(尤其是肺动脉分支)投影形成。 肺纹理的多少、粗细因人而异,有个体差异 肺 纹 理呈干树支状密影 肺纹理: 自肺门呈
合征的治疗 ( MCD和 MsPGN) 糖皮质激素 细胞毒药物 环磷酰胺 环孢素 A FK506 吗替麦考酚酯 来氟咪特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诊断 ) 儿童及青少年 中、老年 单纯性肾病综合 征 肾病综合征 伴肾炎综合征 (P)规范化治疗 有效 8~12周后 按规范撤药 激素 无效 抵抗 激素依赖 稳定 除外可逆因素 肾活检 定期复查 UP, BP, RF 肾活检、临床 病理确诊 M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