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颜料酞菁绿生产装置、 600 t/a 酞菁绿中间体酞菁铜生产装置。 2020 年 9 月完成 该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020年 12 月 *******环保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并予以批复( *环字 ****号)。 二期工程为 4000 吨 /年粒状靛蓝扩建项目,于 2020 年 4月向 ***经贸委提出立项申请,并得到 ***及 ***经贸委的批复( *经贸投资发 [2020]号、 ***技字[2020]42 号)。 该项目于 2020 年 8 月擅自开工, 2020 年 6 月投入使用,期间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项目。 ***环保局于 2020 年 6 月对该扩建项目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 (*环办发 ﹝ 2020﹞ 199 号 ), 责令其立即停止二期项目的建设,按照法定程序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并进行了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 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 委托 *******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该项目属于未批先建 项目 、补办环评手续, 评价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 依据实际情况 进行了现场调研、勘查、并依据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HJ/)的要求,编制完成了《 *******有限责任公司扩建 4000吨 /年 还原靛蓝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目的 ⑴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监测及评价,掌握厂区周围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功能要求, 核算现有 一期 污染源、 二期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 “三本帐” 等。 分析论证建设项目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达标情况,提出现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分析已建成 项目 (一期、二期) 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分析、提出合理的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 析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决策部门、设计部门及地方*******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编制依据 国家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12月 26日施行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20年 9月 1日起施行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2020年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20年 4月 1日起施行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3月 1日起施行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 促进法》, 2020年 1月 1日起施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年 9月 1日起施 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98)第 253 号 ⑽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20]1015 号 ⑾《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020 年修订 ) ⑿《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 [2020]36号文 ⒀《 *******环境保护条例》 ⒁ 《 *********开发区 总体规划( 20202020) 》 采用的技术导则及规范 ⑴《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HJ/~ — 93 和 HJ/— 1995) 国家环保总局。 ⑵《建设项目环境分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 2020) ⑶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20[28]号 ⑷《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环发 [2020]152 号 ⑸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办〔 2020〕 4号 项目文件 ⑴ *******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建年产 4000吨粒状靛蓝生产装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 *******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⑵ ***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 *******有限责任公司新增 4000吨 /年粒状靛蓝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批复》 ***技字 ( 2020)第 42号 ; ⑶ *******经济贸易委员会 《 关于 *******有限责任公司新增 4000吨 /年粒状靛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经贸投资发( 2020)第 254号 ; ⑷ *******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 4000吨粒状靛蓝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境污染因子和评价因子的确定 ⑴环境空气 环境现状评价因子: TSP、 SO NH Cl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烟( 粉 ) 尘、 SO NH3。 ⑵水环境 废水排放影 响分析因子: COD、 全盐量、 pH、 SS。 ⑶噪声 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厂界噪声连续等效 A声级。 评价工作等级 及范围 环境空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排放的大气特征污染物主要有 NH3,常规污染物有 SO烟尘等,主要来自混碱加热炉烟气、 造粒塔和 工艺废气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计算公式如下: Pi=(Qi/ Coi)10 9 式中 Pi— 评价等级辨别参数, m3/h Qi— 第 i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t/h Coi— 第 i类污 染物空气质量标准, mg/m3 经计算: PSO2=() 10 9=10 7(m3/h) P 烟尘 =() 10 9=10 6(m3/h) PNH3=() 10 9=10 6(m3/h) SO2 的等标排放量最大,按 SO2 的等标排放量为判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等级*******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确定为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 表 评 价 工 作 级 别 Pi( m3/h)地形 PSO2≥ 109 109PSO2≥ 108 Pi 108 复杂地形 一 二 三 平 原 二 三 三 根据环评导则的规定和拟建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以拟建项目厂址为中心点,以主导风向为主轴,北 3km、南 3km,西 4km、东 3km,面积为 42km2区域。 水环境 项 目废水主要是生产工艺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 生产工艺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全盐量 、 CODcr、 PH、氨氮 等。 生产 、 生活 废水最大量 为。 工艺生产废水经预 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达 标处理。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混碱加热炉灰渣和生活垃圾等。 灰渣排放量为2500t/a,运至制砖厂制砖;生活垃圾为 15t/a,定期送往园区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不外 排,产生的固废均进行妥善处置,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环境噪声 评价区 为 ***开发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及评价区声学环境的功能状况,厂界噪声增加值小,并且项目所 在区域无敏感点的特点,故本次区域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重点 分析 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厂界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 1m。 环境噪声评价范围:厂址周围无居民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中的规定,环境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规划厂区外 200m以内 区域。 生态环境 本项目在工业规划区 *,工程废气排放量小,废水预处理后进入园区 污水处理*******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厂,本项目废水、废气、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 工程占地及对生态环境影响范围有限,因此本次评价对生态环境仅做影响分析。 评价重点 本次 评价工 作的重点 , 以 现有 工程分析为基础, 分析 已建成 工程 (一期、二期) 污染物排放情况,核算污染物排放“三本帐”, 分析现有环 保措施的可行性,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环保治理措施及方案。 兼顾其他专题。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的调查,评价区 *无自然保护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表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编号 名称 距厂址距离 方位 环境功能及要求 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 2类区 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 2类区 保护目标图 详见图。 图 环境保护目标图 污染控制目标 ⑴ 环境空气 项目投产后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非常规大气污染物不会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大气环境功能不因项目的建设而降低。 ⑵ 水环境 地表水:项目在任何情况排水均不进入黄河以及酒店湾水源地,不对黄河以及酒店湾水源地的水体功能造成影响。 地下水:保护周围地下水不受污染。 ⑶ 声环境 噪声以厂界噪声达标为控制目标。 ⑷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⑸污染物排放总量 必须满足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⑴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该标准未规定的项目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标准值见表 —1。 表 —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mg/m3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备注 二级标准 SO2 1小 时平均 GB30951996 日平均 年平均 TSP 日平均 年平均 NO2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染料粉尘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肉眼不可见 GB162971996 Cl2 一次浓度 TJ3679 日平均 HCl 一次浓度 日平均 NH3 一次浓度 ⑵声环境 区域环境噪声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3类标准,标准值见表。 表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 昼 间 [dB(A)] 夜 间 [dB(A)] 3 65 55 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废气 *******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艺废气中混碱加热炉烟气执行《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 BG90781996)二级标准,其它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6),对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污染物 NH3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中的限值,标准见表。 表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源 污染物 名称 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 速率 (kg/h) 标准来源 1 混碱加 热炉 烟尘 200 BG90781996二级 SO2 850 2 染料粉尘 18 GB162971996二级 3 NH3 (周界外最高浓度 ) 20 H=30m GB 1455493 4 Cl2 65 H=25 BG90781996二级 5 HCl 100 H=25 ⑵废水 废水预处理后排入工业区生产生活污水管网, 依据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标准。 ⑶噪声 运营期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20) 3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90),标准值见表 、表。 表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昼 间 [dB(A)] 夜 间 [dB(A)] 3 65 55 表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dB( A)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据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⑷固体废物 *******4000 吨 /年还原靛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堆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0)。 2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总体 概况 公司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于 2020 年 9 月在 ***计划局立项。 2020 年 9月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2020 年 12 月 *******环保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并予以批复( *环字 **号)。 一期工程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