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生产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所以生产的汽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到 80年代继日本之后打入美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汽车大国。 中国的汽车厂很少有达到经济规模的,因此成本居高不下。 案例 1:韩国的汽车 案例 2:马胜利的失利 1984年,马胜利竞争上岗,担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凭借出色的经营管理才干,将一个亏损企业变成赢利企业。 他在当时采取的很多改革举措为人称道。 作为有成就的企业家,名声迅速远扬,成为当时企业改革和企业经营中的明星级人物。 生产经营上的初步成功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使马胜利的胃口和目标越来越大,后来竟在一年之内先后承包全国 9个省市的 36个造纸企业( 27家为亏损)。 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提高,管理上的混乱越来越严重,以致到后来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 企业规模大了,但合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扩大。 企业的平均成本迅速上升。 最后,企业走向全面亏损,包括马胜利起家的石家庄造纸厂页不能幸免。 马胜利在 1994年最终退出经营管理的舞台。 第三节 要素的最优组合 等成本线 要素的最优组合 扩展线 一、投入与产出的选择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是指用最低的成本生产既定数量产品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是指用既定的生产成本生产最大数量产品的生产要素组合。 它不仅是由生产函数提供的 在技术上 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组合(这是一个区间范围),而且,是成本最低的 经济上 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组合(这是曲线上的一个点)。 等成本线 ( Isocost Lines) : 指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数量组合的轨迹。 也称厂商的预算限制线,表示厂商对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能超出这经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 二 、等成本线(与预算线相似的分析工具) C/w L K C/r .A .B C=wL+rK . . 等成本线的斜率 =w/r 即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 成本方程: K= - w/r L+ C/r - w/r 投资没用完 投资不够用 三、要素的最优组合 —— 生产者的均衡 这个问题研究的是长期中生产者如何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的组合,才能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条件: 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要素的价格都不变,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 切点。 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K L A B O Q1 Q2 Q3 E K1 L1 a b 生产者均衡点 均衡条件: MRTSLK = –dK/dL =MPL/MPK=w/r 或 MPL/w=MPK/r dK/dL w/r , 增 L 减 K, TP增 dK/dL w/r , 增 K 减 L, TP增 拉格朗日函数求解 Min Q =f(L,K) . wL+rK=C0 解:建立拉格郎日函数 L ( L, K, ) = f(L,K) - μ ( wL+rK - C0〕 分别对 L、 K和 μ 求偏导,有: 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有解。 0000LKf L KLwLf L KLrKL C wL rK ,K L Q A B A’ B’ E K1 L1 A’’ A’’ a b O 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均衡条件:MRTSLK = –dK/d L =MPL/MPK=w/r 拉格朗日函数求解 min wL+rK . f(L,K)=Q0 解:建立拉格郎日函数 L ( L, K, λ ) = wL+rK- λ〔 f(L,K) - Q0 〕 分别对 L、 K和 λ求偏导,有: 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有解。 0000LKf L KLwLf L KLrKL Q f L K ,,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要素组合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f(L, K),既定商品的价格为 P, 既定劳动与资本的价格 分别为: w与 r,π 表示利润。 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 L, K)= P f(L, K)- (wL+ rK) 要使利润最大则令其一阶导数为零 :分别对 L与 K求导可得: dπ/dL= P • dQ/dL- w= 0 或 P • MPL = w (1) dπ/dK= P • dQ/dK- r= 0 或 P • MPK= r (2) (1)247。 (2)可得 MPL/ MPK= w/r ( 3) MRTSLK = –dK/d L =MPL/MPK=w/r MPL/w =MPK/r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意味着: 1. 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2. 单位货币投入的边际产出相等。 第一: 要素的最优组合点在等成本线 AB与等产量线的切点上,该点 E就是生产的均衡点。 第二: 均衡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 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与资本投入量分别为 OL1和 OK1,这样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产量;为了生产既定的产量,厂商应选择 E点的要素组合,才能使成本最小。 总结说明 第三: 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 MRTSLK= w/r。 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第四: L与 K最优组合原则的经济意义: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或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因为 MRTSLK= MPL/MPK 所以又可以写成: MRTSLK= MPL/MPK= w/r 进一步可有: MPL/w= MPK/r 三、 扩展曲线 定义: 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结果新的等成本线与更高水平的等产量线相切,把各个均衡点连接起来,就是扩展线。 它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不同总成本支出相对应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轨迹。 它是厂商在长期扩张或收缩生产时必须遵循的路线。 K 0 L E2 E1 E3 扩展线 拓展线上所有的生产者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因为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两要素的价格比例是固定的。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是决定产品供给价格的主要因素。 厂商对要素组合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各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另一方面依赖于成本或各种投入的价格水平。 本节以成本函数的方法来研究生产者所面临的经济条件的约束 ——成本问题。 知识结构图 成本函数(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经济学中的成本和利润 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与正常利润 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总成本( LTC) STC、 SAC、 SAVC与 SMC概念、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厂商短期决策 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SMC呈 U型的原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SMC与 MPL、 SAVC与 APL之间的关系 长期成本函数 长期平均成本( LAC) 长期边际成本( LMC) 短期成本函数规律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你该如何选择。 你是一位应届毕业生,临近毕业,你面临着三种选择: 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你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每年学费 8000元、住宿费 1000元、学习资料费 600元、基本生活费 3000元。 三年共计 37800元。 选择在外企就业,月收入 1500元,每月生活费 300元。 三年可获得净收入 45000元。 选择边工作边学习,月收入 800元,利用业余时间进入成人教育学院学习。 每年的生活费用如下:学费 3000元、学习资料费 300元、基本生活费 3000元。 三年来收入 28800元,费用是 18900元,净收入 9900元。 一、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 显成本和隐成本 经济成本 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 ( Opportunity Cost) :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解析: 机会成本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概念,它能够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用于最佳用途,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果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它所放弃的在其他替代用途上可能获取的最大收益,就是这一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 前提:( 1)生产要素是稀缺的; ( 2)生产要素具有多种用途。 机会成本案例 汤姆是一个爱哭的孩子。 有一次,妈妈带他到医院看牙齿。 轮到汤姆时,后面还有四个病人。 医生对汤姆说: “ 这颗牙齿没办法补了,必须拔掉 ”。 拔牙时,汤姆尖声哭叫,把那四个病人都吓跑了。 付款时,妈妈取出 10元钱,医生说: “ 钱不够,你应当付 50元 ”。 妈妈很惊奇,问: “ 拔一颗牙不是需要 10元钱吗。 ” ,医生说: “ 对,但你必须付拔五颗牙的钱,因为你孩子的大声哭叫赶走了我的四个病人 ”。 分析: 医生因给汤姆拔牙而失去了四个病人。 因此医生的实际收入是 10元,而机会成本是 40元。 机会成本大于实际收入,说明医生先给汤姆拔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明智的选择是先给其他四个病人拔牙,再给汤姆拔牙。 显成本 (Explicit Cost) :( 外在成本 ) 是企业实实在在支付的成本。 厂商为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而支付的货币所构成的成本 ——会计成本或账面成本 , 包括原材料 、 劳动 、 各种费用 ( 利息 、 租金 、 保险费 、 交通费等 )。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 , 显成本所包括的支出必须等于这些生产要素所有者将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是最高收入。 隐成本 (Implict Cost) :( 内在成本 ) 是没有支付行为的成本 , 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 ( 生产要素归企业主自有的要素 ) 而支付的费用 , 如企业使用自有资本的折旧 , 自产原材料的费用 , 自有资金的利息 , 企业主自我雇佣的费用等。 原因: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 , 这部分自用的生产要素如果出售或出租 , 亦可实现其市场价值。 会计师重视 显性 成本; 经济学家重视隐性成本。 思考: 如果企业拥有自己的大楼,因而无须支付办公室房租,这是否意味着办公室成本为零呢。 一个自己经营其零售店的店主,她并不给自己支付工资,但是仍会产生机会成本,她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经济成本 =显成本 +隐成本 由于厂商在经营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资源,而每一项资源都有机会成本,因此,厂商经营的总成本就是实际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 因此,从经济成本角度看, 厂商的显成本与隐成本之和应该正好等于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 注意:经济成本不仅是货币支出,还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去考虑。 经济成本是厂商经营的生产成本或总成本。 沉没成本 (Sunk Cost): 已经发生的无法收回的费用。 沉没成本是历史成本,通常也是显成本。 是有形的(如投入的金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时间、精力、情感)。 沉没成本一般不。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生产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展现汽车品牌文化,演绎汽车时尚魅力,汇聚各界爱车人士,相聚滨海国展中心。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文化的热度亦愈演愈烈,借车展之际感受汽车文化不失为一种有品位的业余生活。 本届车展将通过好戏连台的汽车主题文化活动,给广大车友车迷带来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 31 本次将有许多环保、节能车型的参展,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完美的体现出来,福特将带来全球第一款完全混合动力 SUV车型 ——
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 (dynamic analysis): 考察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程。 加进了时间因素,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分析时间过程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体系的运动和发展,也称此方法为“时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例如:均衡分析中的“蛛网理论”。 更适合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变迁。 例如
毁灭陈旧红血球的功能。 19 复习思考题 试述鱼类动脉循环的主要途径。 Next chapter Quit 23 第八章 尿殖系统 The uro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泌尿器官 第二节 泌尿机能及渗透压的调节 第三节 生殖器官 第四节 雌、雄区别与性逆转 24 第一节 泌尿器官( excretory an) 组成:肾脏 ( kidney)、 输尿管。 肾脏:鱼类主要的排泄器官
x178。 –dx179。 • Q=TP—— 产出量, x—— 可变要素投入量 x=f 1(Q)—— 反生产函数 设 a=0, b=3, c=2, d=; TP=3x+2x178。 –179。 , AP=3+2x–178。 , MP=3+4x–178。 设 TFC=1000, Px=300, 则: TVC=300x=300f 1(Q) TC=TFC+TVC=1000+300x =
识形态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效率 判断各种经济问题解决的效果的标准,也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目标。 五、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法 (Marginal Analysis) 定义: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如 当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发生微小的波动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动。 解析: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
时钟为准。 4.因故不能给点,必须作废并注明不能给点原因。 5.一张表格填记不下时,可另起一张续填。 第十三条 填记 《 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 》的规定 1. 施工维修作业开始前 40分钟, 由施工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的专职联络员(施工负责人)在 《 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 》 上逐项登记、签认,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应对施工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登记签认的内容进行审核、签认。 2.施工单位作业完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