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大大厦钢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B A A L H=墙厚 H=墙厚 a a a a a a a a a h 端头防锈处理 (点防锈漆) 与墙竖筋同规格 Φ 12 钢筋 墙体立面示意图 A— A 剖面图 50 4000 竖向钢筋间距 水平钢筋间距 B B A A 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大 连 公 司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 12 页 共 25 页 c、墙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筋接头应错开。 一般先立几根竖向定位筋,与下层伸入的钢筋连接,然后绑上定位横筋,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水平和竖向定位筋应在加工场地派专人负责加工,严 格控制尺寸,尽量利用边角料加工,定位筋是固定纵、横墙筋位置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效工具 ,但是 ,如果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钢筋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控制效果就不能保证。 为了消除这些人为因素,可制作定位筋的加工平台。 通过定位筋的加工平台定位其横撑长度、横撑两端的长度和横撑的间距,并且在定位筋一批加工完毕后,进行预检,保证定位筋符合标准要求。 d、 钢筋有 180 度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绑扎丝朝向砼内。 e、下层墙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水平定位钢筋定位准确,以利上层墙的钢筋搭接。 当上下层墙截面有变 化时,其下层墙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 f、墙内的水电线盒必须固定牢靠,采用增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将水电线盒焊接定位。 g、采用塑料卡作为保护层,根据不同钢筋直径与厂家直接定做,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把塑料卡卡墙长度不足 4m 时竖向定位架放置 暗柱 竖向定位筋 〈 4000 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大 连 公 司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 13 页 共 25 页 在竖筋上,间距 1000 mm。 梁筋 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及 1/2 侧模 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 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固定弯起筋及主筋 穿次梁弯起筋及主筋并绑好箍筋 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 绑架立 筋 再绑主筋 放置保护层垫快 合另 1/2 侧模。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a、梁的纵向主筋 ≥ 22 mm 采用电弧单面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接头,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置不能在箍筋范围内,应在跨中区(跨中 1/3处)、受压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 35d区段内(且不小于 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 25%,受压区不得超过 50%。 b、 在完成梁底模板及 1/2 侧模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 c、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 ㎜的同梁宽同长钢筋 (端头应作防锈处理 )。 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d、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 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大 连 公 司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 14 页 共 25 页 须支撑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 主梁与次梁的上部钢筋相遇 处。 e、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30 ㎜,以利灌注砼之用。 f、采用塑料垫快作为保护层,当梁筋绑好后,立即放置塑料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每根钢筋间距 1000 mm。 板筋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 在模板上划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先放主筋后分布筋 下层筋绑扎 上层筋绑扎 放置马凳筋及垫块。 a、绑扎钢筋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或粉笔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置。 b、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 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交质检员复查,再清理场面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c、 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下层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绑牢, 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 1800弯钩。 d、板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时,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叉扎牢,不得漏扣。 邻绑扎点的铅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右左扣绑扎)。 下层 1800弯钩的 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大 连 公 司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 15 页 共 25 页 钢筋弯钩向上;上层钢筋 900弯钩朝下布置。 为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间距离,上下层筋之间用凳筋架立,凳筋根据板 厚及保护层厚度厂家预制专用,马凳筋 @1000 1000,如下图。 凳筋高度=板厚- 2倍钢筋保护层- 2 倍钢筋直径。 e、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f、板按 1m 的间距放置垫块,梁底及两侧每 1m 均在各面垫上两块塑料垫块。 6)、楼梯筋 工艺流程:预埋平台板筋 楼梯梁筋绑扎 焊接绑扎平台板筋 绑扎踏步筋 放置垫块 a、由于墙板采用大钢模板,楼梯钢筋不能甩出,所以在墙体合模前,在楼梯梁位置设置预留洞口,在墙体中预埋平台板钢筋,预留筋 长度为钢筋直径 10d。 预留筋必须紧贴墙模,待墙模拆除后立即凿出钢筋,焊接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砼。 b、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好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先绑扎楼梯200 200 200 预制板马凳筋 中 国 建 筑 第 八 工 程 局 大 连 公 司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 16 页 共 25 页 梁筋,后绑扎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绑扎板筋时,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不得甩扣。 c、平台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塑料垫块。 d、主筋接头数量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现浇 GBF 砼空心板的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