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脱产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及班组长等)不能尽职尽责,思想上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甚至违章造成的。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4 五、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措施 • 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 防止瓦斯积聚; • 防止引燃火源存在; • 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5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 ( 1)加强通风工作,保证采掘工作面有足够风量; • ( 2)及时处理积聚的瓦斯; • ( 3)防止出现引燃瓦斯; • ( 4)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 • ( 5)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6 第三讲 矿井防尘 • 一、矿尘的产生 • 矿尘是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又叫粉尘。 一般分为煤尘和岩尘两种。 •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打眼、爆破、落煤、装运、转载、提升的过程中都能产生大量的粉尘。 • 矿尘的主要尘源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岩装运、转载点,其他工作场所也产生大量的矿尘。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7 二、矿尘的分类 • 按矿尘粒径划分 • ①粗尘。 粒径大于 40μm,在空气中极易沉降。 • ②细尘。 粒径为 10~40μm,肉眼可看得见,在静止空气中做加速沉降。 • ③微尘。 粒径为 ~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肉眼可看得见,在静止空气中做等速沉降。 • ④超微尘。 粒径小于 ,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肉眼可看得见,在空气中做扩散运动。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8 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 ① 浮游矿尘。 悬浮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 ②沉积矿尘。 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简称落尘。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49 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 ① 全尘(总粉尘)。 各种粒径的矿之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 1mm以下的尘粒。 • ②呼吸性粉尘。 主要指粒径在 5μm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的上呼吸道进入肺内区,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体危害很大。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0 三、矿尘的危害 • 矿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 污染劳动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或爆炸。 • 煤尘能够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爆炸,对于瓦斯矿井,煤尘则有可能参与瓦斯同时爆炸。 •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发生。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1 四、矿山尘肺病 • 尘肺病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过量粉尘而引起的肺脏纤维性病变的一种慢性职业病 ,临床症状多为气喘、咳嗽、胸痛、生症呼吸困难、有心肺功能障碍等。 这是目前煤矿危害最大的职业病。 • 因吸入矿尘成份不同,煤矿尘肺病可分为三类: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2 • 硅肺病: 长期吸入含结晶型二氧化硅的岩尘可引起硅肺病。 病因主要是硅尘进入肺部后,硅尘中的二氧化硅使肺部抵抗粉尘的吞噬细胞受到破坏,引起肺脏纤维性硬化而失去正常功能。 • 煤肺病: 长期吸入煤尘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肺病。 它的病情比硅肺病缓和些,且得病年限较长。 特点是病变进展缓慢,发病率低,病情一般较轻。 煤肺病患者多为采煤工、煤巷掘进工等长期接触煤尘者。 • 煤硅肺病: 接触煤尘又接触硅尘的工人可得煤硅肺病。 它的病情和得病年限比单纯煤肺病严重得多,兼有煤肺和硅肺的特点。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3 五、煤尘爆炸及其预防措施 • 煤尘爆炸的条件 •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有以下 3个条件: • ( 1)具有一定浓度的能够爆炸的煤尘; • ( 2)高温热源; • ( 3)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 18%。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4 煤尘爆炸的危害 • 煤尘爆炸的危害同瓦斯爆炸相似。 煤尘爆炸后可产生高温、高压、形成冲击波和火焰,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等。 • ( 1)爆炸产生高温; • ( 2)爆炸产生高压; • ( 3)爆炸产生冲击波; • ( 4)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5 六、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 降尘措施。 设法减少生产中煤尘产生量和浮尘量,是防止煤尘爆炸的根本措施。 为达到此目的,应采取如下措施: • ( 1)煤层注水 • ( 2)喷雾洒水 • ( 3)水封爆破和水炮泥 • ( 4)湿式凿岩 • ( 5)控制风速 • ( 6)清扫积尘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6 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 • 引燃煤尘的火源有明火、放炮、电火花及机械摩擦火花 4种。 具体防止措施与防止瓦斯点燃的措施相同。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7 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 • 《 煤矿安全规程 》 规定, 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必须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其作用是隔绝煤尘爆炸传播,就是把已经发生的爆炸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让爆炸火焰继续蔓延,避免爆炸范围扩大。 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隔爆措施有:设置隔爆棚,主要包括岩粉棚、水棚和自动隔爆棚等(此措施也适用于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清扫积尘、撒布岩粉等。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8 第四讲 矿井防灭火 • 一、矿井火灾分类及危害 • 凡是发生在井下或地面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火灾均称矿井火灾。 •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 矿井火灾一旦发生,轻者影响安全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扩大灾害范围。 防治矿井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59 (一)矿井火灾分类 • 矿井火灾按起因不同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 外因火灾是指因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 • 内因火灾也称自然火灾,是煤破碎后与空气中氧接触,氧化生热,热量积聚导致煤层自燃引起火灾。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60 • 矿井外因火灾大多是由明火引起的。 如井下明火爆破、放炮违反规定,井下焊接或切割金属设备,携带易燃物品下井,以及井下吸烟、用电炉或灯泡取暖等产生明火,引起火灾;电缆、电线、电动机、煤电钻等电器设备损坏、漏电、短路或超负荷等引起火灾;皮带跑偏、摩擦引发火灾;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矿井明火火灾;地面井口附近火灾。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61 • 外因火灾无预兆可鉴,只要条件具备,瞬时就可发生且发展迅猛,同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往往使人措手不及。 外因火灾大多发生在风流畅通的地点。 具体来说,多数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或转载点、炸药库以及存放油类、木板、火药、机电设备的安全硐室或工作面内等地点。 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发展较快,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或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62 • 矿井内因火灾以称自然火灾,是煤破碎后与空气中氧接触,氧化生热,热量积聚导致煤层自燃引起火灾。 • 内因火灾发生、发展较为缓慢,初期阶段变化微小,很难被人们及时发现,同时也不容易找到准确的火源位置,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在时间上延续较长,可达几年或几十年之久。 矿井内因火灾常常发生在采空区,特别是遗留有许多破碎煤炭而尚未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 2020/10/5 “一通三防 ”培训 63 • 这种火灾的发生,往往伴有一个蕴育的过程,根据预兆能够早期发现,但火源确定非易事,而且难以扑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