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鼠的人工养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中自由出入。 • 北方冬季在室外盖的圈舍, 必须具备防寒设备, 圈舍四周全部用草盖住,以防冻死。 夏季也要搞好防暑工作。 麝鼠的管理 5 • (2)笼舍 • 在缺少饲养场地的条件下,可以用笼舍。 笼舍一般用铁丝网或竹子编成。 笼子后边带小室,前面,放水盆,可把笼子摆双层或多层饲养。 但要经常检查,注意防止麝鼠逃跑。 • (3)群养舍 • 格式一样,但比笼舍大些,为饲养同窝仔幼鼠。 造一个较大的水池 ,窝室可分有间隔。 运动场和水池共用,窝室各自开门。 一般为幼鼠分窝后饲养的笼舍。 第二年春天再分开配对饲养。 • (4)池塘饲养舍 • 在低洼地,适当选择较大的池塘,池塘周围做洞窝,同时还可在池塘中养鱼,麝鼠的粪便做鱼饵。 也可选择一自然池塘在池塘里放笼舍,笼舍的一部分泡在水中。 南方此法可常年饲养,北方冬季则需将笼子收回。 麝鼠的管理 6 • 5.饲养管理要点 •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饲养人员职责、防疫制度、财务制度、饲养管理规程等。 • (2)防止逃跑,防止咬架。 • (3)除冬季外必须备水,以供饮用、游泳。 水要清洁、充足。 • (4)麝鼠畏强光,怕炎热。 圈舍上要有避光设备。 夏季要防暑。 • (5)冬季要防止寒风侵袭;放尽池水以防水池冻裂;填足干草以御寒。 • (6)喂食要定时、定量。 每日早晚喂一次。 • (7)饲料要保持清洁、新鲜。 • (8)仔鼠分窝后,要及时进行驯化。 • (9)要经常投喂小木棍,供其嗑啃磨牙,要随时钳断过长的门齿。 • (10)垫草应常年供应,特别是产仔期、越冬期更应充足。 • (11)饲养场要保持安静。 四、疾病防治 • 疾病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则措手不及,给饲养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现就常见疾病略作介绍。 • 1.巴氏杆菌病 • [症状 ]麝鼠患此病时发病突然,精神沉郁,步态不稳,鼻镜干燥,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下痢,迅速消瘦,经 l~ 2天后即痉挛死亡。 • [防治 ]饲料质量不好,卫生条件差,天气骤变或经长途运输,都易引起此病。 • 发现本病要及时隔离,并进行严格消毒。 • 治疗方法是注射或服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 接种疫苗 (水貂巴氏杆菌弱毒二型苗 )效果更好。 疾病防治 2 • 2.急性胃肠炎 • [症状 ]多有出血性胃肠炎,病发突然,患鼠精神萎靡,步态摇晃,体温升高。 卧在窝室拒食,粪便为黄绿色的带血或白色黏稠胶冻样,有口渴样感,最后无力、惊厥、痉挛死亡。 • [防治 ]此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合理引起,喂变质、发霉、污染不洁的饲料,则会引起本病。 防治方法是改善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饲料新鲜,搞好卫生,注意消毒,及时隔离病鼠。 病初可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疾病防治 3 • 3.长牙病 • 有的麝鼠不会磨牙,而门牙长得过快,门牙突出口腔外,日久会因无法吃饲料而饿死,应经常检查,发现后用钳子把过长的部分剪掉,这时多给软食。 • 为了防止门牙过长,准备硬东西放人笼内,让麝鼠经常磨牙。 • 4.异物中毒病 • 饲料中由于人不注意而搀人毒性异物,麝鼠采食后可发生中毒。 中毒原因很多,有盐中毒、毒草中毒、石棉网中毒、农药中毒。 • 发现中毒时,及时灌肠,使肠道或胃内异物排出,然后用对中毒物有中和作用的药物来解毒。 五、麝鼠产品的利用和加工 • 1.麝鼠皮的剥取方法 • 麝鼠处死之后,应在尸体尚有余温时剥皮。 剥皮方法多采用圆筒式剥皮法,具体方法见狐的有关内容。 • 2.麝鼠副产品的收取与利用 • (1)麝鼠肉 一年四季均可屠宰取肉。 一只成龄麝鼠的净肉达 500克左右。 鲜肉不论煮、炒、炸,味道都很鲜美,还可用来制罐头、腊肉、香肠等出售。 • (2)麝鼠脂肪 11月份到翌年 3月份屠宰取皮的麝鼠,每只能取 50~ 80克皮下脂肪,炼制后可食用,也可工业用 (制皂、制革等 )。 • (3)麝鼠香的收取和利用 香腺囊约 4~ 5克重,在 4~ 9月的发情殖期分泌出麝鼠香。 具有芳香性物质和成分,可作为香料的代用品。 同时在医药方面有所利用。 影像资料 复习思考题 • 影像资料: • ( 1)笼养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