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太平民族初级中学科技楼工程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巨创业,奋发图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支柱产业建设势头强劲,全乡以 烟叶、中药材、魔芋为主的支柱产业逐渐强盛,随着工业园区的落户,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现全 乡 人民群情高昂、忘我工作、勤劳致富 ,在党的 富 民政策的阳光照耀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一个崭新的、富有希望的太平正在崛起。 全乡农民群众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 题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是鹤峰县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 三 、鹤峰县教育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的几项主要指标均提前或超额 9 完成。 一个具有山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从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地方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 目前,全县 103 所中小学中,有 农村 寄宿制学校 56 所,其中, 普通高中二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所, 小学 37 所,初级中学 7 所,九年制学校 9 所(民办 1 所),约占全 县农村中小学总数的 %;在全县 33023 名中小学生中,有寄读学生 18492 人,占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 63%。 目前全县 小学入学率达 100%, 初中毛入学率达 %; 初等教育和 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 到国家“普九”验收标准。 经过调整,全县 校点布局已趋于合理, 中小学 教育的布局与规模能基本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县现有在职教职工 1946 人。 “十五”期间通过各类学历培训和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全县 小学 、 初中 、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 分别 达到了 % 、 %和 64%, 中小学 教师队伍的学历和整体素 质有了明显的上升。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十五”期间, 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 由 558 元增长 1705 元, 初中由 688 元增长到 2192 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支出的公用经费, 小学由 0 元增长到 242 元, 初中由 100 增长到 514 元;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按率足额征收,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 “十五”期间,我县抓住 “国家二期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工程” 和“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国家 10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机遇,在全县实施各种教育工程项目近 100 个,总投资 2090 万元;新建及改扩建校舍 28900 平方米,消除 D级危房 30366 平方米。 全县 中小学 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 、 鹤峰县 太平 乡民族初级中学基本情况 太平民族初级中学 位于 鹤峰县 “西大门“ —— 太平 乡 集镇 中心地带 , 325 省道横 贯其中,距县城仅 17 公里,是鹤峰县新型的工业园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校园布局合理,教师结构 优化,学生 生源稳定, 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服务范围为该乡 17 个行政村、 85 个村民小组及辖区范围内所有企业员工之适龄少年。 学校现有 11 个 教学 班, 学生 677 人,教职工 43人, 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制管理, 校园占地面积 1563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9638 平方米。 是一所 布局 合理, 颇具发展前途的 农村寄宿制学校。 该校 始建于 60 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直艰难前行,未曾新建科技楼,是目前县域农村中学中唯一没有科技楼的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