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彳亍法培训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具体操作是 : F R2- (R U2 R D39。 ) (R39。 U2 R D) R239。 - R2 F39。 第四对编码 : FJ F 经 U’ seton 到 UFL 后是 C; 此时 J 到了 UBR( G) 的位置 , 须用 R’ seton到 UFR 位置 , seton 后的公式为 CL: U39。 (R39。 D2 R U)(R39。 D2 R) 具体操作是 : U39。 R39。 U39。 (R39。 D2 R U)(R39。 D2 R)R U 至此 , 角块已经复原已经完成 , 留下 DBL(O)和 UFR(J)跟最后棱块做奇偶校验。 [小循环问题 ] 在编码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小循环,也就是中途 DBL 归位,小循环出去的块必须根据 DBL 归位时的色向定,但有一点始终相同,那就是 DBL 块每次换出去的状态都是色向正确的。 小循环第一次把 DBL 换出去时翻正,如果有第二个小循环,则第二个小循环出去的块根据第一个小循环回来的块的色向定 ,实际上也就是把 DBL 换出去的状态翻正。 例如:中途 DBL 归位是向下的面是 P,小循环用角块 UFR,则用 K 把 DBL换出来,也就是编码用 K。 下面列出几个小循环的例子: 实例 1:小循环 本实例是出现小循环时的观察和编码,要留意的是小循环出去的色面的选择问题。 打乱程序: B39。 D39。 F2 R L2 D L F2 B U2 R2 D39。 U2 B39。 F2 L39。 F39。 B39。 R F39。 L2 B2 L2 F2 B39。 角块编码: J YK BM IB ES D 简单分析:观察从缓冲块( DBL 块位)的底面开始,因为 DBL 块已经归位(编码 O ),就得先把 DBL 块换出去,小循环第一次选 URF 块位(编码 J ),看 J 位是 Y, Y 位是 K,小循环第二次选 UFL 块位(编码 B ),再看 B 位是 M, M 位是 I, I 位是 B,小循环第三次选 ULB 块位(编码 E ),看 E 位是 S, S 位是 D, DBL 块正好归位。 实例 2: DBL 已归位 +奇偶性 本实例是出现 DBL 已归位而且出现奇偶性的观察和编码。 打乱步骤: U2 R2 F39。 U2 F2 R39。 F39。 U39。 R2 U39。 角块编码: JC- ELIX 简单分析:观察从缓冲块( DBL 块位)的底面开始,因为 DBL 块已经归位(编码 O ),就得先把 DBL 块换出去,小循环第一次选 URF 块位(编码 J ),看 J 位是 C, C 位是 E, E 位是 L,小循环第二次选 UBR 块位(编码 I ),再看 I 位是 X, DBL 块正好归位。 做完后 X 与 DBL 互换,留与棱块做奇偶性检验。 实例 3:小循环 +奇偶性 本实例是说明出现小循环而且出现奇偶性的观察和编码。 打乱步骤: D2 R U2 B2 R39。 B2 F2 R D2 角块编码: GTXAFN 或 GT- XD- WB 简单分析:观察从 DBL 按色面开始编码,依次是 GT- X, 这时观察到的是 O,表示 DBL 回位时色面正确,所以下一循环以正确的色面出去,可以用 A 或 D。 用GTXAFN 做完角块后 A 与 DBL 交换,留在和棱块一起用 PLL 做奇偶检验;用GTXDWB 做完角块后 D 与 DBL 交换,留在和棱块一起用 PLL 做奇偶检验; [棱块 ] 如果你已经清楚地了解了角块的编码和操作,棱块相对要简单些,以 DF 为缓冲块(个人认为改成 DB 做缓冲也是不错的)的棱块公式跟角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