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中南铁路zntj-4标段精调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认、标识 扣件调整 轨道状态复核 4 ( 4) 工器具 及材料 配备:各工区按需求 配足 以 下物品,电子道尺 、 30米 弦线 、 运料 平板车、 小钢板尺、 起道机、电动扳手、撬棍、手锤、钢 刷、小扁铲等,同时要备足不同型号的更换扣件(轨下 微调 垫板 、 绝缘轨距块等 )。 ( 5) 组织机构建立及施工队伍组建:项目部安排 1名领导专门 负责轨道精调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各工区开展好此项工作,统一指挥、调配各种资源 、安全检查及行车工 作 ,充分发挥人员、设备的作用。 各 区段技术 负责人,专门负责精调工作,重点负责数据的核实。 安排专人负责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管理。 精调作业队 由 数据采集组、 内业分析组和现场调整组 构成, 数据采集组 每台小车配 2~3名测量人员,每班测量 1000~1200米; 内业分析组每工区配技术员 1名专门负责原始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案制定; 现场 调整组配 工班长 、技术 员 、 安全 员各 1名, 防护员 2名 及 线路工 12~15名 左右 ,技术 人 员主要负责现场调整 量 标识 , 检查复核 调整量突变点位置 ,坚持重 检 慎调,宁少勿多。 ( 6)现场里程及轨枕编号标识: 根据 铁 三 院 晋中南瓦洪施轨(变) 长轨精调相关文件及会议纪要 的要求,现场提前做好 轨枕编号 标识。 ( 1) 清理线路卫生。 对粘附在钢轨、扣件、轨枕上的尘土、污垢、油污等彻底 清除,包括钢轨 工作边及轨顶面的铁锈等。 清除的方法用扫帚、 手锤、钢刷、小扁铲、 高压风管 (或 森林灭火器 ) 等。 ( 2) 测量前安排专人对 需要测量地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消除扣件扣压力不足 (表现为扣件与绝缘轨距块三点 不密贴)、 扣配件安装正确、齐全 等情况。 检查方法: 用扭力扳手和 塞尺逐个检查 , 对于 不满足要求的要逐个整改到位。 ( 3) 对钢 轨 焊接接头平顺度的检查 , 接头平顺 度达到要求。 ( 1) 用绝对测量小车 逐一对 轨道进行 测量。 重点控制好测量环境、 认真核对 CPⅢ坐标和轨道设计线形要素输入的正确性,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 5 ( 2) 对现场测量过程中 数据 突变 点位, 重新测量,两次测量数据一致时记录里程及波动范围, 并通知 内业分析组整体核实及现场调整组再次复 核 ,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 3) 两站之间 测量时, 必须 与上次测量至少搭接 10根轨枕,避免 设站 误差出现 局部不平顺 现象。 ( 4) 每次测量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出数据 以便分析和调整。 数据 分析 内业分析组根据外业提供的轨道静态参数,通过分析确定最优的调整方案 ,其基本原则如下: ( 1)优( 1)先保证轨道的平顺性,根据各限差要求,相邻承轨台差值≤ ,30米弦长Δ h≤ 2mm, 300弦长Δ h≤ 10mm; ( 2)在保证轨道平顺的前提下,控制最少的扣件调整量; ( 3)在换站搭接处的调整量要适当减小; ( 4)在数据出现较大波动的地方,应剔除异常值,适当减小调整量; ( 5)在分析调整过程中,要有“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根据整个测段的数据进行大体上的调整方向,然后再分 各个区间调整。 具体标准见下表: 项目 作业标准 轨距( mm) 177。 2 轨距变化率 1/1000 水平( mm) 2 扭曲(三角坑) 2mm/3m 高低( mm) 5m/30m 轨向( mm) 150m/300m 2 10m弦线 10 5m/30m 1 正矢 150m/300m 2 10m弦线 10 20m弦线 1 6 ( 2) 根据相对小车测量数据重点分析大的病害,根据绝对测量小车数据利用相关软件,以“确保轨道 相对 平顺性和几何状态”为原则,进行分析调整,确定 最优 调整方案。 数据分析要采取软件与人工干预的方法,切忌偏向软件或人工分析,先整体后局部,先顺直波形,再细部调整,做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 3) 对轨道线型测量数据的 分析 和调整量计算是同步完成的,将轨道线型测量数据倒入专用计算程序,实时反映出轨道线型的偏差情况。 当轨道线型数值超标时,通过程序计算出的各股 钢轨的 调整量,该调整量计算是调整中不断优化的过程,当所有数据都在合格范围内,即可完成调整量计算。 最后,可通过计算程序输出调整量清单。 轨道调整 首先确 定作业基准轨,先对基准轨进行调整,后对非基准轨进行调整 现场调整对 轨道几何参数及调整量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