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之国家预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 预算管理体制 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 的基本制度。 – (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 (二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二)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 – 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统收统支体制 – 于 19531978年 20多年时间内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 改革开放后,于 1980年开始改行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 中央和地方预算收入趋势分析 0102030405060708090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中央财政决算收入占国家决算收入比重(%)地方财政决算收入占国家决收入比重 (%)图 141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一级预算主体; ; ; 调节制度 (二)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集权与分权关系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责任归属 支出项目 中央 中央、地方 地方、中央 地方 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策 管制地区间贸易 个人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全国性交通 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 地区性交通、卫生、供水、下水道、垃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设施 表 141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