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7线涞源插箭岭至走马驿段改建工程黑龙湾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组织安排 为确保节假日期间不受影响,应积极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工作安排。 (1)提前进行材料、物资储备、机械设备进场,保证长假期间施工不缺料,对无法储存的物资,应提前与供应商联系,保证按时供应。 (2)积极做好员工工作,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确保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长假期间施工生产按计划 进行。 (3)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值班。 施工测量 测量准备 一、熟悉图纸,踏勘现场,测设施工控制网。 24 先浏览全套施工图纸,对道路名称、等级、起止点、高程个数、总长度、圆曲线等重点了解,再精读图纸,踏勘现场,根据交点坐标、设计半径验算曲线元素夹直线长及起止点里程桩号,依据纵断面图验算变坡点标高,判断坡度距离及变坡点设计标高是否矛盾;以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 )为基准,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控制网。 二、人员组织 施工测量组由 1 名测量工程 师, 2 名测量技术员和 1名工人组成,承担本工程全部测量工作。 三、测量仪器 采用电子全站仪 (GTS311)、 J2经纬仪、 DS3水准仪各一套,并配计算器一部,对讲机四部。 四、仪器检验与校正 施工前,应按测量规范要求,对各种仪器进行检校,并有相关检验合格证书。 测量方法 一、基准点线的复核 (1)导线点的复测及加密:采用全站仪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进行复测,若不能通视,则应重新加密增设点位,形成闭合导线。 本工程沿线布设一级导线,平均边长≤ 500m,其测设精度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方位角闭合差 ≤ n30 " (n 为测站数 ),相对闭合差≤ 1/2020。 (2)水准点的复测:采用 DS3水准仪、 5m长双面水准尺对业主提供的水25 准点进行复测,并增补水准点,按要求进行四等水准往返观测。 视线长度不得超过 100m,前后视较差不得超过 5m,前后视累计差不得超过 10m。 采用测站校核法观测时,一测站两次测得高差之差不得超过 5mm,往返较差不得超过 n6 (n 为测站数 )。 二、施工测设 本工程平面布设为直线、圆曲线等形式。 测设时必须认真负责,方能保 证测设质量。 路基中线的测定 中线测定采用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1)具体方法:采用坐标已知法,先计算出中线上欲放样点的坐标即已知位置元素,根据坐标关系,求出控制点 (导线点 )和欲放样点之间的方位角和平距关系。 (2)测量步骤:根据复核的导线点作为全线的控制网点,测设时将仪器置于导线点上,按中桩的坐标进行测设,把中桩位置逐个定出后,即测出该桩的地面中线。 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采用水准仪测高,钢尺量距,按轴线桩施测时,中线处必须加测高程并注明,以备测绘中线断面图。 临时施工控制桩 (护桩 )测设 施工中,中线上的桩要被挖掉或掩埋,为了施工中控制中线位置,需要在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用,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护桩作法如下: 26 平行线法:在路基外距中线等距地方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控制桩。 详平行线法控制桩测设示意图。 测量记录 (1)认真作好测量记录及绘制工作,做到内容真实、完善、书写清晰整洁,保证记录的“原始性”,测量成果及时交技术部门归档保存。 (2)测量标志是测量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做好标志的设置工作和保护工作,同时对布 置控制桩应经常校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开挖出粘土、砂砾石及块石碎块可利用的部分,可连挖连运至利用位置利用或存放。 不能利用的碴料,不得随意堆放,影响景观。 必须运至在业主指定的弃碴场存放。 土方明挖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机械开挖,配合自卸汽车弃土至指定位置,控制桩 平行线法控制桩测设示意图 路边线 路边线 路中轴线 27 机械不能施工部位,配合人工进行开挖。 (1)开挖前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内容包括开挖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安全要求等。 (2)按设计图纸要求,撒好灰线,标明开挖范围。 (3)在测量人员标明的开挖范围内,由 220 型挖掘机 挖土,人工配合清基。 (4)机械开挖应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 (5)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尽量保持开挖面平整,边坡按设计边坡随土层开挖形成,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机械开挖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保留一定的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使其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6)开挖过程中,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保持必要的地面排水坡度,设置临时坑槽,使用机械排除地面积水,并开挖排水沟排除雨水和地面积水,并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排除边坡上的渗水。 雨季采用相应技术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以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 (7)开挖料分耕植层和土层,在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 并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该部分渣料免受污染和侵蚀。 石方开挖 采用风钻钻孔,人工装药浅孔爆破,挖掘机挖运石渣,边坡和沟底岩面采用人工修整,清除树根、杂草和尖石。 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及时排除坡底积水。 根据工程的环境条件及施工特点,爆破施工主要是控制好个别飞石的28 飞散距离,同时控制和减少爆破震动的危害,尽量减少震动波对周边地质构造的影响。 因此,石方破碎拟采 取浅孔爆破法和减弱松动爆破类型。 钻爆作业机具的选择 (1)爆区选用电力起爆器,并配套使用 380V电压的电板。 (2)减震孔采用 深孔钻。 火工材料的选择 炸药类型为 2#岩石硝铵炸药,起爆药为瞬发雷管。 浅孔爆破参数的确定 (参见表 71) 表 71 浅孔松动爆破参数表 参数名称 孔深 孔 径 d 孔 距 a 排距b 最小抵抗线 W 爆破近似体积V 单方耗药量 q松 单孔装药量 Q 调整单孔装药量 Q 爆破作用函数fn 单位 m mm M M m3 Kg/m3 Kg/m3 Kg/孔 kg/孔 计算依据 A= V=Lab 标准规程 Q=q 松W3 Fn=Q/ q 松 W3 砂 岩 38~42 页 岩 38~42 表中药量计算是按 2#岩石硝铵炸药,药卷 (一节 )直径 32 毫米,每卷长 20 厘米,重 千克为依据。 爆破岩石为砂岩时,岩石松动爆破单方耗量 q 松 = (~ )kg/ m3,29 属于减弱松动类型。 爆破岩石为页岩时,该类岩石标准松动爆破作业单方耗药量 q 松 = (- )kg/ m3范围内,属于减弱松动爆破类型。 根据上表选定的爆破作业参数,对 f(n)值进行检验计算: Q=q 标 W3f(n) F(n)=Q/q 标 W3 式中 Q:单孔装药量 (kg); q 标 :标准抛掷爆破单方耗药量 (kg/m3);页岩取 ,砂岩取; W:炮孔最小抵抗线 (m); 经分别验算出 f(n)在 ~。 上表浅孔松动爆破参数表,可作为该工程施爆操作中的依据,若遇到下列情况可对表中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1)在爆破实施过程中,若遇到表中没有表示出 来的参数,可以采用插入法或中值法选定作为依据。 (2)情况特殊或无把握时可在现场请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计算和经验进行确定。 (3)按照浅孔爆破法的函数和要求,以及通常的做法和一般经验,炮孔深度一般不宜小于 1m和大于 2m,本工程将控制在 1~ 范围内,能够保证爆破质量。 (4)在爆破全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岩体、岩性、地形位置等情况的变化,由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钻爆工通过对爆破质量和效果作出评定后,可对参30 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表中药包重量原指一个临空面情况,当有两个及三个临空面时,应分别乘以系数 及。 起爆方式及电爆网络 起爆方式采用电力起爆。 电爆网络采用 30 发以上的起爆器,为确保起爆的效果及电爆网络联接的合理性,其电爆网络联接方式可对照选用。 一次起爆电雷管总数一般在 5~ 7枚,在仔细检测各雷管电阻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后,电爆网络可选用简单的串联方式。 当一次起爆电雷管总数为 7~ 10 枚时,电爆网络可选用并串联方式,在以各小组并联雷管数相等,其电阻平衡在允许范围内时,然后各小组串联在主线上。 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1)电雷管在使用前应检查其电阻 (导电性 ),断电的不用。 (2)电爆网路应 采用胶皮绝缘和塑料绝缘的导线,不得使用裸露线。 接头应绞合牢固,并用胶布缠好。 接地绝缘应用小木块支垫离开地面。 (3)电力起爆前,应将每个电雷管的脚线连成短路,使用时方可解开,并严禁与电池放在一起或与电源线路相碰。 主线的末端亦应连成短路,并用胶布包裹,以防误触电源发生爆炸。 (4)起爆之前应对爆破网路进行一次检查,防止接头与地面、岩石接触,造成短路。 (5)电源与雷管应分开放置,放炮箱闸刀要上锁,并设专人管理,得到放炮命令后方准开箱放爆。 31 (6)起爆时,若发生拒爆,应立即将主线从电源解开,并将主线短路。 如使用 即发雷管时,应在短路后不少于 5min,方可进入现场,如使用延期雷管时,应在短路后不少于 15min,方可进入现场检查。 (7)遇有暴风雨或闪电打雷时,禁止装药、安装电雷管和连接线等操作,同时应迅速将雷管的脚线、电源线的两端分别绝缘。 地下洞室开挖 施工测量 为保证隧洞准确贯通,必须严格按《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进行施测,控制测量精度不低于:测角中误差 mB=177。 5mm,方位角闭合差 MF177。 n。 贯通控制误差:纵向 220mm,横向177。 100mm,坚向177。 50mm。 (1)控制网点复测 依据业主的成果对控制点、单向导线点进行复测,然后进行隧洞地面贯通测量。 (2)水准高程复测 拟用全站仪现有导线点高程为依据,采用 S3 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复测,并在进口、出口布设水准点,开挖掘进一定程度后,将水准点引入洞中。 (3)施工测量放线 洞内轴线控制每 50 米设一固定座标桩点,开挖放线、即放中腰线测量进行班班放线测量。 (4)施工员必须按测量的中腰线对开挖面进行划线布孔测量。 32 进、出口洞口开挖 隧洞洞口段开挖前,应先完成边坡明挖、支护处理;应仔细勘察 山坡岩石的稳定性,对危险部位进行处理,必要时对洞脸周边加密锚杆处理;在监理批复施工单位提交的导流隧洞施工技术方案后才允许进行洞脸岩体开挖。 开挖边坡:覆盖层 1: ,强风化 1: ,弱风化 1:。 隧洞出口段置于弱风化基岩中上部,基面较完整,地基承载力不低于650kPa。 洞脸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并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马道开挖和排水工程,施工期间应作好洞内通风、排水、防尘以及照明等措施,在进口设置必要的围堰避免洞身浸泡。 洞口在进行洞脸岩石和起始洞段开挖时,应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措施,防止爆破震动 造成洞顶山坡和洞口岩石发生震裂、松动和塌方。 (1)开挖前应清除障碍物、杂草等,测量开挖线。 (2)采用台阶分层开挖,自外向内,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层厚 2~ 3M。 采用覆带式单斗挖掘机 ()从上而下进行开挖,推土机将挖下的土石万推至弃渣场,人工修整设计边坡。 (3)钻孔参数:石方开挖采用台阶式分层钻爆,孔径 38mm~ 42mm,孔距,排距 孔深 2~ 3m钻孔角度 750,炸药单耗控制在 ,二号岩石炸药,火雷管,泥条堵孔,导火索人工点火起爆。 设计边坡孔采取密孔,浅孔作业, 少药量方法进行钻爆,设计坡保护层 10~ 20cm,最后人工修整边坡成型。 33 (4)钻孔质量:一般爆破孔孔距,排距,抵抗线的偏差 5%。 光爆孔 5%。 倾角与方向偏差:一般爆破孔为177。 %孔深 (+为超, 为欠 ),光爆孔为177。 5%孔深。 终孔高程偏差:一般爆破孔 0~ 20cm,预裂光爆177。 5cm。 爆后边坡壁面,建基面超欠挖应控制在 20cm 以内。 (5)边坡轮廓壁面孔痕应均匀分布,残留孔痕保存率,中限岩体为10%~ 15%。 爆破后岩石不平整度应不大于 15cm,壁面不得有明显的爆破裂隙。 (6)隧洞进口位于弱风化基岩中上部;开挖边坡 应稳定,无不利卸荷裂隙带或软弱夹层。 施工中若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相符时,施工方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经共同研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未详尽部分,按照《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相关条款执行。 洞身开挖 开挖方 法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如下: (1)隧洞开挖的主。国道207线涞源插箭岭至走马驿段改建工程黑龙湾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