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钳工货车复习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 ( )。 (A)自锁性较好 (B)操作快速简便 (C)扩力倍率大 (D)在振动工况下夹紧力稳定 B 10杠杆夹紧机构 ( )。 (A)必须和其他机构组合使用 (B)可以单 独使用 (C)不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D)扩力倍率大 A 10气动夹具的作用气缸有活塞缸和弹性薄膜气缸两种类型,前者比后者 ( )。 (A)结构简单 (B)活塞行程短 (C)活塞与缸壁磨耗小 (D)使用寿命短 D 1液压夹具的自动化可能通过 ( )。 (A)减压阀来实现 (B)换向阀来实现 (C)节流阀来实现 (D)液压泵来实现 B 11劳动定额制定的水平应是 ( )。 (A)每个操作工人都能达到的水平 (B)最先进操作 工人能达到的水平 (C)大多数操作工人经努力能达到的水平 (D)操作工人半数能达到的水平 C 11对于中小批量生产的组装小组,核定月度劳动定员的计算方法等于 ( )。 (A)月度计划产品总产量 /月度人均能完成产量 (B)月度计划产品总劳动工时 /月度人均在岗工时 (C)月度产品装配工序的总工时 /每台装配节奏工时 (D)月度计划产品总劳动工时 /生产工人月时基数 D 11提高工时利用率也就是 ( )。 (A)提高生产效率 (B)提高出勤率 (C)变非生产工时和浪费工时为有效的生产工时 (D)提 高有效生产工时的生产效率 C 11班组实行产品工时统计的基本方法是 ( )。 (A)按月度生产计划填写小组实动工时月报表 (B)按当日生产计划填写小组实动工时日报表 (C)按产品工作编号将小组每个工人的实动工时填写在日报表上 (D)按产品工作编号将小组总计的实动工时填写在月报表上 C 11生产班组计划 ( )。 (A)由班组长主持,全组工人共同讨论制定 (B)由班组负责制定 (C)就是车间下达到班组的作业计划 (D)不包括班组制定的各项消耗定额计划 A 11班组计划应 ( )。 (A)由班 组长负责掌握和落实 (B)落实到每个工人 (C)固定不变 (D)每月检查 2 次 B 11班组开展经济核算,应 ( )开展一次经济活动分析。 (A)每旬 (B)每月 (C)每季 (D)每年 B 11班组各项经济核算指标由 ( )。 (A)班组各工管员分别负责掌握和监督实施 (B)班组长统一负责掌握和实施 (C)专人协助班组长负责贯彻实施 (D)班组全体工人共同掌握并落实 A 11生产班组的生产技术准备的首要工作是 ( )。 (A)作好小组范围内的工艺计划 (B)向车间提出工装制作计划 (C)组织召开生产准备小组会 (D)按车间下达生产计划编制小组的月、旬、日作业计划 D 1质量管理工作的四大支柱是 ( )。 (A)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B)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及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C)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D)质量教育, PDCA 工作方法、标准化及 QC 小组活动 C 12班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是 ( )。 (A)严格执行工艺规 程 (B)强化检验和监督 (C)开展质量活动 (D)提高操作技能 A 12质量改进工作成功的关键是 ( )。 (A)质量调查 (B)改进操作技术 (C)强化质量检查与监督 (D)正确地使用有关的质量管理工具和制定质量改进的决策 D 12质量改进的具体措施 ( )。 (A)应是针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 (B)包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C)应是为防止 潜在的 不合格品或质量问题而制定的预防措施 (D)应以纠正措施为主 B 12班组实施质量管理应体现的基本思想是 ( )。 (A)以预防为主,为下工序服务 (B)质量第一 (C)质量管理是班组管理的核心 (D)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A 12班组实施质量管理的任务是 ( )。 (A)控制工序,确保产品质量 (B)质量缺陷预防、质量保持、质量改进及质量评定 (C)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制造质量 (D)从投料到成品交验进行有效控制 B 12《铁路货车段修规程》的解释权、修改权归( )。 (A)铁道部 (B)铁路局 (C)铁路分局 (D)铁路工厂 A 12配件实行寿命管理,配件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时,应按( )处理。 (A)按厂修时间 (B)报废 (C)按制造时间 (D)按装车时间 B 12普碳钢钩体、钩尾框使用时间满( )报废。 (A)10 年 (B)15 年 (C)20 年 (D)25 年 C 12配件实行寿命管理,无轴箱滚动轴承经大修后,对 1999 年 3 月以后制造的SKF197726 型轴承使用时间按( )规定报废。 (A)5 年 (B) 年 (C)5 年(或 50 万 km) (D)7 年(或 70 万 km) D 1 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MT- MT- ST 型缓冲器使用时间按( )报废。 (A)15 年 (B)18 年 (C)20 年 (D)25 年 B 13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MT- MT- ST 型缓冲器使用时间以( )为准。 (A)装车时间 (B)制造时间 (C)箱体标记 (D)段修时间 C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钩体、钩舌、钩尾框和转 转 8G、控制型转向架的摇枕、侧架无裂损、铸造缺陷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1 个段修期 (B)1 个厂修期 (C)5 年 (D)9 年 C 13配 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转 8G、转 K转 K4 型转向架的摇枕、侧架无裂损、铸造缺陷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1 个段修期 (B)1 个厂修期 (C)5 年 (D)9 年 D 13控制型转向架,装用在 C6 C63A 车型时,应装用( )。 (A)提速轮对 (B)减重轮对 (C)提速且减重轮对 (D)RD2 型轮对 D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 ST、 MT MT3 型缓冲器无裂损、铸造缺陷不超限、不失效,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6 年 (C)9 年 (D)10 年 B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 L- A、 L- B、 L- C 型制动梁无裂损、铸造缺陷不超限不失效,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6 年 (C)9 年 (D)10 年 B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交叉杆、支撑座、弹性旁承橡胶体、交叉杆轴向橡胶垫无裂损、铸造缺陷不超限、不失效,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C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转 K2 型分离式斜楔、整体式斜楔、侧架立柱磨耗板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C 13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不失效,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C 1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心盘磨耗盘(衬垫)、奥贝球铁衬套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C 14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编织制动软管总成不脱层、无裂损、漏泄不超过规定,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C 14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贝氏体斜楔、旁承磨耗板、卡入式滑槽磨耗板、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A 14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摇枕弹簧、减振弹簧、轴箱弹簧、旁承弹簧、橡胶扭簧无裂损、不失效,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A 14上作用车钩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 ),不符时移动钩提杆座调整。 (A)20~ 40 mm (B)20~ 50 mm (C)30~ 40 mm (D)30~ 50 mm D 14配件制造质量保证内容规定:安装心盘磨耗盘(衬垫)的上、下心盘,车辆时速在 120 km/ h 以下的无裂损、磨耗不超限,质量保证期限应为( ) (A)3 年 (B)5 年 (C)6 年 (D)9 年 D 14轴颈卸荷槽、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发生断轴时,无轴箱滚动轴承轮对第次组装不超过( ),由轮对组装单位负责;但轴承如经退卸,由退卸的单位负责。 (A)3 年 (B)5 年 (C)6 年 (D)8 年 B 14中梁、侧梁、枕 梁、敞车上侧梁腹板、侧柱截换时须斜接,接口与梁、柱纵向中心夹角不大于( )。 (A)30176。 (B)45176。 (C)60176。 (D)90176。 B 14中梁、枕梁下盖板截换时须斜接,接口与梁、柱纵向中心线夹角不大于( )。 (A)30176。 (B)45176。 (C)60176。 (D)90176。 C 14中梁下翼板横裂纹,上翼板横裂纹长度大于单侧翼板宽的( )时补角形补强板。 (A) (B) (C) (D) D 150、中梁腹板横裂纹端部至上、下翼板的距离不大于 50 mm(长大货物车不 大于 l00mm),或裂纹长度大于腹板高的()时,补角形补强板。 (A) (B) (C) (D) A 15中梁腹板横裂纹端部至上、下翼板的距离大于( )时补平形补强板。 (A)20 mm (B)30 mm (C)50 mm (D)60 mm C 15各梁纵裂纹时焊修,铆结构的中梁不能焊修时( )。 (A)补角形补强板 (B)补平形补强板 (C)截换 (D)报废 A 15枕梁、横梁与中梁(包括牵引梁)、侧梁连接处焊缝开裂时须割除原焊波重焊,焊波高于基准面( )。 (A)1mm (B)2 mm (C)3 mm (D)4 mm B 15中梁(包括牵引梁)翼板与枕梁上、下盖板连接处(指枕梁盖板覆盖处)横裂纹未延及腹板时,焊修后在两翼板间、中梁的两侧对称水平焊装厚度为( )的三角形补强板。 (A)8~ 10 mm (B)10~ 12mm (C)10~ 15 mm (D)15~ 20 mm B 15中梁(包括牵引梁)翼板与枕梁上、下盖板连接处(指枕梁盖板覆盖处)横裂纹未延及腹板时,焊修后在两翼板间、中梁的两侧对称水平焊装厚度为 10~12mm 的三角形补强板,其直角边长度 不小于( )。 (A)100 mm (B)120mm (C)150 mm (D)200mm C 15上心盘座隔板裂纹时焊修,上心盘座两隔板焊缝开裂或裂纹延及中梁时,腹板横裂纹长度小于( )时焊修。 (A)20mm (B)30 mm (C)40 mm (D)50 mm B 15上心盘座两隔板焊缝开裂时,须清除原焊缝,补焊成( )的焊角。 (A)5mm 错 5 mm (B)8 mm 错 8 mm (C)10mm 错 10 mm (D)15 mm 错 15mm B 15中梁燕尾型盖板尾部裂纹时( )。 (A)焊装平形补强板 (B)两侧对称焊装平形补强板 (C)焊装角形补强板 (D)两侧对称焊装角形补强板 B 15中梁下翼板、腹板腐蚀深度大于( )时,堆焊或补平形补强板。 (A) (B) (C) (D) D 160、侧梁、端梁、枕梁、横梁下翼板、腹板、斜撑梁腐蚀深度大于( )时,堆焊、挖补、截换或更换。 (A) (B) (C) (D) D 1。车辆钳工货车复习题库(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