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输电线路施工组织措施及施工方案1(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20 年 12 月 10 日 总日历工期 60 天 、综合进度计划 铺方 1 回线路基础工 程 07 年 11 月 7 日完成。 组塔及架线施工 07 年 11月 19 日完成。 铺向线路基础工程 07年 11 月 15日完成。 组塔及架线施工 07年 11 月 27日完成。 铺七 1 回线路基础工程 07 年 11 月 10 日完成。 组塔及架线施工 07 年 11 月 28日完成。 、场地及进场道路计划: 中标后立即派出部分人员进驻现场,首先进行项目部、材料站及两个施工队的驻点联系;作好前期进场准备工作。 、公共关系计划: 、首先应先与监理单位取得联系,获得与本工程相关的管理信息,协调好与监理的接口问题。 、进场后 ,尽快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办好暂住人口登记。 、施工进度计划分析 、计划潜在的问题 、气候影响:时逢春天雨季之际,对工程施工进度较大影响。 、青苗赔偿:青苗赔偿历来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 、材料供应:材料供应不及时,易造成窝工,影响施工进度 、计划中的潜力及其开发的途径: 如果各分项工程中间验收与工程监理能够做到分批进行中间验收,可以缩短工期,节约工程各项投入。 其开发途径是乙方在进行完分项工程部分批量的施工后,马上向工程监理提出中间验收 要求,而不必等到分项工程工作量全部完成后再进行中间验收。 、计划控制方法与制度 、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后,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如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时,要随时进行调整。 、积极预测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并加以控制。 、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处理协调好工程投资与进度、地方关系与进度、施工与设计、施工与物资设备供应和其它有关工作的关系。 、建立现场调度会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现场代表制度。 第六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质量方 针目标 、质量方针:贯彻国家标准,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建设安全可靠的送变电工程,让业主放心满意。 、质量目标:以 GB/T19002 质量体系为标准,竣工投产的每个单项工程达合格 标准,争创优 良 工程。 ( 1)一次验收 合格率 : 100% 优良率: 85% ( 2)竣工移交 合格率: 100% 优良率: 85%,工程质量达到 合格级。 ( 3)工程技术资料、图纸、质量记录完整、真实、准确、满足工程档案归档要求。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各部门有关人员主要质量管理职责: 、 项目经理 ( 1)负责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 ( 2)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管理、检验工作;审批本工程的质量计划。 ( 3)对为质量保证能力而提供的生产过程的基本条件负责。 ( 4)对本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负领导责任。 、项目技术负责人: ( 1)对为保证工程质量而提供的设备、技术工艺、技术资料的质量负责。 ( 2)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审核本工程的质量计划,检查、督促质量计划和施工技术措施的实施。 ( 3)配合甲方、设计部门、监理单位组织的各项质量检查、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及其它各项工作。 、质安部: ( 1)负责本工程质量工作的策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价。 ( 2)负责推进和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工作。 ( 3)对移交工程的符合性和服务质量负责。 ( 4)负责编制适应本工程的质量计划、质量管理细则。 ( 5)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竟赛活动。 继续开展 QC 小组活动,杜绝质量通病。 ( 6)对特殊工艺、关键工序以及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现场监控。 、施工队:负责本施工队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自检、施工记录的填写。 配合公司项目部、监理、甲方的质量检查、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 、质量管理的措施 、按本工程质量体系的要求,工程项目经理对本工程质量负全责,为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 、质安部为本标段质量保障部门,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项目部各部门及施 工队为质量体系的执行部门,负责按体系要求完成质量计划安排的工作。 、全体施工人员为施工具体操作者,按施工说明的要求,完成施工过程操作,每道工序均要填写施工工序把关卡、记录卡、检查表,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并作出施工记录。 、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按送电施工安装过程控制程序的规定,设立质量管理点,并对管理点实施有效控制。 、工程管理实施 “ 六不准 ” 即:未经会审的图纸,不准作为施工依据;未经设计同意,不准更改施工图;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不准使用;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未经验收检查的工程不准移交;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准带电投运。 、分部工程实行 “ 三级验收签证制 ”。 、过程控制管理实行 “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控制 ” ,并且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基础隐蔽工程、导地线压接等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签证。 、做好质量管理、设计修改、原材料的材质证明等资料的编制、审批、审核、管理工作;做好工序质量的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执行班组、项目部、公司三级检查制度,检查的记录应真实,不搞回忆录。 、每一部分工 程施工完成后,经中间检查和监理部门检查确认质量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部分工程施工。 、所有工程原材料必须按质量管理规定进行检验和标识。 、所有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施工工艺,必须有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并经质量管理部门认定。 、所有施工过程,必须确保按施工组织措施计划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安装,及时形成施工记录并有效控制。 、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必须由招标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按程序进行质量回访,搞好投产移交后的服务。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本工程质量薄弱环节 、基础施工方面:预制基础浇制采用机械搅拌及振捣,浇制后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养护;运输及装卸应等到设计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岩石基础施工不符合规范。 、架线方面:防止导线磨损,导地线压接管质量控制,跳线质量及工艺控制。 、所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薄弱环节 质量保证措施 岩石基础施工 岩石基础根据具体地形进行局部的开挖或小剂量的爆破或人工开挖,以确保岩石基础基坑的设计尺寸及整体性。 当设计有要求时,基坑开挖接近完毕时请设计工带到现场观看,看现场情况 是否与设计一致。 导地线 压接 压接工作由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者进行,现场压接施工开始前,先进行压接拉力试验。 压接工现场操作,现场检查,现场记录。 、质量监督、检查大纲。 、总则 ( 1)为了确保送电线路工程质量及工程投产后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大纲。 ( 2)本大纲适用于公司质检部门对公司承建的新建、改建 220kV 架空送电线路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 3)公司质检部门对公司承建的送电线路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应是随机取样和阶段性监督、检查相结合,同时要对关键部位和重点项目进行重点 监督、检查。 、检查的标准和依据 ( 01)《 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C/TS9021999)》; ( 02)《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390)》; ( 03)《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480)》;( 0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91)》; ( 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 ( 06)《架空送电线路导。220kv输电线路施工组织措施及施工方案1(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 [2020]38 号,( );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 务院第 253 号令,( );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 (12)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20〕 39 号; (1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40 号令,( ); (14)
O 在 GIS 内发展形成,其过电 压的幅值取决于隔离开关触头首次击穿时隔离开关动静触头间的等效电感和电容值及击穿后系统的等效电感和电容值。 高频振荡是 VFTO 最重要的部分,是损坏电气设备绝缘的重要因素,并且决定着 GIS 的绝缘水平。 更高频率的特高频振荡是由于 VFTO 在 GIS 内部相邻部件间不断折射、反射和叠加形成的,通常电压幅值较低,所以对电气设备的影像基本不用考虑。 VFTO
直流电源变换器中。 它主要的优点是外界元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它的内部电路包括如下性能:一是可调整的充放电振荡器,可精确的控制占空比;二是采用电流型控制,并可在 500KHz 高频状 态下工作;三是误差放大器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四是带锁定的 PWM 控制电路,可进行逐个脉冲的电流控制;五是具有内部可调整参考电压,具有欠压保护锁定功能;六是采用图腾柱输出电路,提供大电流输出,输出电流可达到
流通过之后,应检查其瓷质绝缘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和接头熔化现象,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是否喷过油,油色是否透明有无碳黑悬浮物。 电压互感器的特殊巡视检查项目 ( 1) 发生事故时应检查电压互感器有无异味,引线接头是否有发热烧伤痕迹,瓷瓶是否有损伤或裂纹现象。 ( 2) 雷雨天气,瓷瓶是否有放电闪络现象 ( 3) 下雪或冰冻天气,户外电压互感器接头是否积雪熔化,瓷瓶是否有冻裂现象。 ( 4)
58 kVA 式中 为负荷同时率; 为考虑线损的系数; Pm 为最大负荷。 全部重要负荷容量为 Si=∑ iP /cosφ = 1iP /cosφ 1+ 2iP /cosφ 2 =28600/+4915/ =35887kVA 式中 iP 为重要负荷;功率因数 cosφ原始材料已给出。 若要选择的变压器符合要求必须满足 70%负荷容量大于全部重要负荷容量,即 Se> Si 应根据 Se
( 1)、反应池容积 a、厌氧池设计计算,取平均停流时间 V厌= 15000/24 = m3 取厌氧池体积 1750m3 进行计算。 b、各段水利停流时间和容积比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 1: 1: 3 即 V好= 3 1750= 5250 m3 ( 2)、校核氮磷负荷 4 2 5 03 3 0 0 5 0 0 0.. ==好氧段总氮负荷 好VX TNQkgTN/() 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