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式:平流式。 ②水力停 留时间宜选 50s。 ③沉砂量可选 ~ / m3,贮砂时间为 2d,宜重力排砂。 ④贮砂斗不宜太深,应与排砂方法要求、总体高程布置相适应。 第三节 初次沉淀池 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5BOD,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5BOD负荷。 设计中采用辐流式初沉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 设计要点 ①型式:平流式。 ②除原污水外,还有浓缩池、消化池及脱水机房上清液进入。 ③表面负荷可选 /( m2 h),沉淀时间 , SS 去除率 50%~ 60%。 ④排泥方法:机械刮泥。 ⑤沉淀地贮泥时间应与排泥方式适应,静压排泥时贮泥时间为 2d。 1 4 ⑥对进出水整流措施作说明。 第四节 曝气池 活性污泥的反应器是活性污泥系统核心设备,活性污泥系统的净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曝气池的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 设计采用推流式曝气池,鼓风曝气。 推流式曝气池设有廊道可提高气泡与混合液的接触时间,处理效果高 ,构造简单,管理方便。 设计要点 ①型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鼓风曝气。 ②曝气地进水配水点除起端外,沿流长方向距池起点 1/2~ 3/ 4 池长以内可增加 2~ 3个配水点。 ③曝气池污泥负荷宜选 0. 3kg BOD5/( kgMLSS d),再按计算法校核。 ④污泥回流比 R= 30%~ 80%,在计算污泥回流设施及二沉地贮泥量时,R取大值。 ⑤ SVI 值选 120~ 150ml/g,污泥浓度可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 3500 mg/ L。 ⑥曝气地深度应结合总 体高程、选用的曝气扩散器及鼓风机、地质条件确定。 多点进水时可稍长些,一般控制 L< 5~ 8B。 ⑦曝气地应布置并计算空气管,并确定所需供风的风量和风压。 第五节 二次沉淀池 沉淀或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 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中采用辐流式二沉池。 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 设计要点 ①型式: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 ②二沉地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 选用表面负荷时,注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的特点, q应小于初沉 地。 ③计算中心进水管,应考虑回流污泥,且 R取大值。 中心进水管水流速度可选 0. 2~ 0. 5m/ s,配水窗水流流速可选 ~ / s。 ④贮泥所需容积按《排水工程》(下)相关公式计算。 ⑤说明进出水配水设施。 1 5 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第一节 设计要点 ①平面布置原则参考第五章第四节内容,课程设计时重点考虑厂区功能区划、处理构筑物布置、构筑物之间及构筑物与管渠之间的关系。 ②厂区平面布置时,除处理工艺管道之外,还应有空气管,自来水管与超越管,管道之间及其与构筑物 ,道路之间应有适当间距。 ③污水厂厂区主要车行道宽 6~ 8m,次要车行道 3~ 4m,一般人行道 1~ 3m,道路两旁应留出绿化带及适当间距。 ④污泥处理按污泥来源及性质确定,本课程设计选用浓缩一机械脱水工艺处理,但不做设计。 污泥处理部分场地面积预留,可相当于污水处理部分占地面积的 20%~ 30%。 ⑤污水厂厂区适当规划设计机房(水泵、风机、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变配电用房)。 办公(行政、技术、中控用房)、机修及仓库等辅助建筑。 ⑥厂区总面积控制在( 280 X 380 ) m2 以内,比例 1: 1000。 图面参考《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J 10687,重点表达构(建)筑物外形及其连接管渠。 第二节 污水厂高程布置 ① 符合 高程布置原则。 ②构筑物水头损失参考附表。 ③水头损失计算及高程布置参见《排水工程》(下)。 ④污水进人格栅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 2. 7m,二沉地出水井出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 0. 30m。 ⑤污水泵、污泥泵应分别计算静扬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估算)和自由水头确定标程。 ⑥高程布置图横向和纵向比例一般不相等,横向比例可选 1: 1000 左右,纵向 1: 500 左右。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第五章 设计计算 第一节 格栅 进水中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 1 6 拟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运转效果好,该设备由动力装置,机架,清洗机构及电控箱组成,动力装置采用悬挂式涡轮减速机,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适用于生活污水预处理。 设计说明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 ~ ,槽内流速。 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此外,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 80%,以留有余地。 格栅栅条间隙拟定为。 设计流量 Qd=65000m3/d≈ 2708m3/h= Kz取 b. 最大日流量 Qmax=Kz Qd= 2708m3/h= 设计参数 栅条 净间隙为 b= 栅前流速ν 1=过栅流速 : 格栅倾角δ =75176。 单位栅渣量:ω 1= /103m3污水 设计计算 ( 1)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21BQ 计算得: 1  1  所以栅前槽宽约。 栅前水深 h≈ ( 2) 格栅计算 说明: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m3/s; α — 格栅倾角,度(176。 ); 1 7 h— 栅前水深, m; ν — 污水的过栅流速, m/s。 栅条间隙数( n)为 ehvQn sinm ax = )( 75s 条  栅槽有效宽度( B ) 设计采用 248。 10 圆钢为栅条,即 S=。 7602 )176()1n(SB  =(m) 选用 GH1400 型链条式回转格栅除污机 ,水槽宽度 米,栅槽深度 米,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02 hKh   sin2 20 gh  h0— 计算水头损失; g— 重力加速度; 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 3; ξ — 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圆形断面,  bs )m( i 2342  所以:栅后槽总高度 H H=h+h1+h2=++=(m) ( h1— 栅前渠超高,一般取) 栅槽总长度 L a n*2 a n*2 BBL 111  12  11 hhH  = += 1 8 a n a 121   L1— 进水渠长, m; L2—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B1— 进水渠宽,; α 1— 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取 20176。 栅槽的深度为 米,长度为 米,宽度 B 为 米, B1为 米 ( 3) 栅渣量计算 对于栅条间距 b= 的中格栅,对于城市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 W1=,每日栅渣量为 86400WQW z 1m a x   =拦截污物量大于 ,宜采用机械清渣。 第二节 污水提升泵站 污水提升泵站 为后续的工艺提供水流动力 ,满足污水排放所需高程需要和水头损失的要求,设计流量为 2708m3/h,提升高度 ,设置五台泵 300QW720622型潜污泵,四备一用。 第三节 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750L/s 设计流速: v=水力停留时间: t=50s 设计计算 ( 1)沉砂池长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