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民工作基本完成, 26 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整治工作全面启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三、 大竹 城区现状概况 1. 建成区面积及人口 2020 年末, 大竹县 全县总人口为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城镇化水平 33%。 大竹 县 城区现状建 成 区 ㎞178。 ,人口 万人。 2. 供水现状 大竹 县 城区现有三座自来水厂,其中竹阳水厂和东柳水厂水源取自乌木水库,城西水厂水源取自龙潭水库,竹阳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东柳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城西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 总供水量 万吨 /日。 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为 160 升 /人• d,基本上能满足近期生活、市政设施和少量工业用水。 供水管网沿街铺设,呈树枝状,取水管径为 600mm,供水管管径有 400mm、 300mm、 250mm、 200mm、 150mm 等几种规格。 中心城区给水水源水量较为紧张,大竹没有大江大河,主要依靠乌木水库和龙潭水库供水,乌木水库有效库容 4300 万 m179。 ,龙潭水库有效库容 1700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万 m179。 ,供水能力有限。 城市供水管网未形成环状,城市水厂没有双电源供电,城市供水系统的可靠性较差。 . 污水 现状 及 存在的问题 一 、 污水 管网 部分 ( 1) 已建污水管网 排水 体制 大竹县 城 老城区主要为雨污合流制 , 新城区为雨污分流制。 ( 2) 已建管网 现状 大竹县城区管网主要分为老城区雨污合流制管网和新建城区雨污分流制管网 ,并已沿东柳河支流护城河建成一条 20km 截污干管直接接入黄家坝污水处理厂。 城区已建污水管网见下表 , 由表可见, 老城区管网多为 雨污 合流 未分开, 合流管线总长约 ,已分流污水管线长约。 已分流污水管是近年来新建管线,管径普遍较大,为 d800 及以上污水管,但多数未能接入污水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最终仍排入水体。 合流管线 是大竹县城经过多年建设累积形成,管线情况复杂,管径范围较大。 多数合流管为 d800~d1200 管道,但 部分 位于旧城区的合流管道 仅为 宽度 500~600mm 的矩形暗沟。 整个大竹县城区 污 水散排现象明显, 污水直接 排入东柳河及其支流护 城河。 工业废水除个别较大型企业有简 易污水处理设施外,一般情况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 严重污染。 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大竹县城区已建污水管网现状 序号 道路名称 起止点 管径( MM) 排水管线( M) 合流 /分流 备注 1 建设路 国税局至一品东湖 d400d800 2860 绝大部分管线合流少数管线分流 2 竹阳东路 建设路转盘至工艺服装厂 d800 2520 部分地区合流 3 六一路、东大街及延 伸段 法院至金利多广场 d800d1200 2680 合流 4 金利多广场道路 金利多广场至美 家居 d400d800 430 合流 5 北大街 城市宾馆至邮车站 d800d1200 910 合流 6 新华路 新华西楼至工行 d800d1200 380 合流 7 竹庞路 县车站卫校 d800 1960 合流 8 民政局道路 民政局至桂花村 d600 300 合流 9 竹城映象道路 竹城映象至一品东湖 d800 280 合流 10 东柳组团东区横三道路 东柳中学至黄家坝 d800 1060 合流 11 东柳组团东区横四道路 富源饲料公司至黄家坝 d800 1300 分流 (污水管) 12 迎宾路 d800 2940 合流 13 青年路 d800d1200 2050 合流 14 莲印路 d800 580 合流 15 一环路西段 d1200 400 合流 16 大众街 500*600 840 合流 17 一环路南段 300*400 600*800 570 合流 18 一环路东段 500*500 310 合流 19 观音阁街 d800d1200 2160 分流 (污水管) 20 竹阳北路 d800 600*1500 1560 合流 21 竹阳南路 600*1500 2620 合流 22 建设南路 d600d1200 1260 部分地区合流 23 东湖路 d800 2200 合流 24 竹海路 d800 6750 合流 25 体育大道 d800 3980 大部分地区分流(污水管) 26 文化路 d800d1200 3950 分流 (污水管) 27 云东大道 d800 4200 合流 28 产业路 d800 6980 分流 (污水管) 29 兴宁路 d800 5640 分流 (污水管) 30 新河路 d800 3030 分流 (污水管) 31 创业路 d800 2530 分流 (污水管) 32 中兴路 d800 3600 大部分地区分流(污水管) 33 新承路 600*600 800 合流 34 东柳组团东大街 d800 730 合流 35 其它管线 d600d1200 10240 大部分地区合流 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 1)现状大竹 县 城 区大多仍 采用雨污合流的传统排水方式,污水随处排放,严重污染穿城而过的护城河和东柳河。 新建管道虽 为雨污 分流 制 但由于管网尚未 贯通 ,不少管道未接入 污水干管 ,污水排放问题未得到解决。 ( 2)道路上包括给水、电力、燃气、电信在内的各种其它管线,长期以来各自为政,重复开挖,缺少管线综合规划,地下管网杂乱,排水不畅。 ( 3)整个老城区因管理较为混乱,施工后既无施工图保留,又无竣工图,现有管道管径、埋深均无人知晓,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 、 污水 处理厂 部分 大竹县 污水处理厂 已于 2020 年建成通水 ,其厂址位 于城北黄家坝,设计规模为 4 万 m179。 /d,一期已建成规模 2 万 m179。 /d,实际进水接近 万 m179。 /d。 主要接纳 来自 已建 护城河 20km 截污干管所收集的污水。 排放标准为一级 B标准,工艺为二级工艺(预处理 +CASS 工艺)。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大竹县 污水处理厂 现建成规模 2 万 m179。 /d,由于城区污水管网的改扩建,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污水流量增加,其 处理 规模已 接近 满负荷运行。 污水管网完善后,现有处理规模远远不够 ,需尽快扩大规模。 县城已在筹备扩大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近期将扩大到 4 万 m179。 /d 的设计规模。 一 、城市性质 成渝经济区 东北部重镇,达州市域南部 副 中心, 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 大竹应坚持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发展培育大产业集团。 努力强化机电、建材、能源、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发展现代工业为抓手,积极推进轻工制鞋、电子信息、苎麻饰材、特种电缆、节能环保设备、新型材料等工业的发展,按省级开发区目标要求,提速大竹工业园区建设, 拓展渠道,引入技术,吸引资金和人才,优化工业结构, 形成规模经济。 并 充分利用大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资源条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商业、贸易、信息 、文化产业,大力开拓旅游休闲等各类现代服务业的新领域,努力挖掘和增强特色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潜力和竞争力。 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美化城市景观,把大竹建设成美丽、富裕、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 、人口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目标,规划 2020 年人口规模达到 34 万人; 2030 年人口达到 50 万人。 三 、用 地规划 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人口规模预测, 大竹中心 城区的建设用地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规模为: 2020 年建设用地 规模为: ㎞178。 ; 2030 年建设用地规模为: ㎞178。 , 人均建设用地 ㎡ /人。 四 、 防洪 规划 大竹县城历史上洪水灾害泛滥频繁,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较大的洪水,淹没 2 318 国道线及众多工矿企业、房屋、农田,直接威胁中心城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86 年至 2020 年,年均出现暴雨 3 天至 4 天、洪涝 2 次至 3 次,主要集中于 5 月和 9 月。 加强河道堤坝建设,按标准加高加固城区现有防洪堤。 加强排洪设施的建设。 疏通城区内河河道,主要是东柳 河和护城河,加固堤岸,清除淤泥,以增大现有河道的过水断面,提高过水能力。 城区内排水泵站排涝能力提升至按 50 年一遇暴雨强度校核。 建立健全防洪、治涝管理体制。 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建立防洪、防涝指挥系统,开发防洪预警预报系统和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对超标洪水预先编制应急方案。 加强河道、堤围及其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拆除违章阻水建筑物。 五 .供水 规划 规划 城市总用水量分别为 2020 年 : 18 万 m179。 /d。 2030 年 : 26 万 m179。 /d。 大竹中心城区现有三座自来水厂,其中竹阳水厂和东柳水厂水源取自乌木水库,城西水厂水源取自龙潭 水库,竹阳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东柳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城西水厂供水能力为 万吨 /日。 竹阳水厂处于老城区,现状水源为乌木水库和龙潭水库 , 无扩建余地。 规划近期保留竹阳水厂,远期停用; 规划保留东柳水厂,水源为乌木水库,规模 万 m179。 /d,近期将该水厂规模扩大到 6 万 m179。 /d,远期将该水厂规模扩大到 8 万 m179。 /d,占地 ; 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规划保留城西水厂,规模 4 万 m179。 /d,以龙潭水库为水源,远期将该水厂规模扩大到 6 万 m179。 /d,占地 ; 规划新建城东水厂,以乌木水库和土地滩水库为水源,供水 能力为 4万 m179。 /日。 远期 扩容至 12 万 m179。 /日。 六 、排水体制 为保证规划区内的污水能够集中收集和妥善处理,保护大竹县城的水环境,规划确定在规划区内的新建区一律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分别建设雨水管道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 老城区近期实行合流排水系统,设置污水截流干管,将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 将来结合旧城改造,使原有的雨污合流管渠只作雨水管渠使用,重新铺设一套污水管道,把雨污合流系统逐步改造成雨污分流系统。 七 、 污水 规划 规划城市污水量以用水量的 80%计算,则大竹中心城区污水量近期约为 万 m179。 /d,远期约为 万 m179。 /d。 考虑到规划区部分边缘地带的污水难以收集 ,故规划城市污水处理率近期达 95%,远期达 100%,与之相应,所需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近期为 万 m179。 /d,远期为 万 m179。 /d。 大竹县 污水处理厂 已立项选址,其厂址位于城北黄家坝,设计规模为 4万 m179。 /d(一期规模 2 万 m179。 /d),规划 2020 年 将其规模扩大到 14 万 m179。 /d,控制用地面积。 规划 2030 年 新建城北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 8 万m179。 /d。 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布置 规划对排污进行分区,主要分成城西和城东两大排污片区。 城西的污水主干管沿竹阳大道布置,其余污水干管和支管按地势和规划道路布置,污水通过支管就近排入污水干管,将各支管中收集的污水汇集到污水干管中,送至黄家坝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东的污水干管沿竹凤大道布置,将收集的污水集中送至城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规划区内的生活污水 必须 通过生化池或其它简易处理设施进行初步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生产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各自行业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则应自行处理达《污水排入 城镇 下水道水 质标准》( CJ3432020)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生活 、生产 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20)标准后排入 东柳河。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城区雨污分流污水管网 建设 是贯彻国家关于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建设之需要。 在 2020 年 6 月,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向全国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十五’期间,所有设市 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到 2020 年, 5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 60%以上;到 2020 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达到 6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70%”。 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大竹县 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欠账较为严重, 因此为。城区雨污分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式:平流式。 ②水力停 留时间宜选 50s。 ③沉砂量可选 ~ / m3,贮砂时间为 2d,宜重力排砂。 ④贮砂斗不宜太深,应与排砂方法要求、总体高程布置相适应。 第三节 初次沉淀池 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5BOD,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5BOD负荷。 设计中采用辐流式初沉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 设计要点
0 . 5 0 . 7 1 5 1 . 7 5 6 . 2 4 5 m 3h 缓冲层高度 7) 沉淀池周边的高度 1 2 3 0. 3 3. 0 0. 5 3. 8h h h m 8) 径深比校核 2/ 32 .6 / 3 10 .9Dh (合格) 8 第四节 曝气池 本设计采用推流式曝气池 4. 1 工况参数 项目 参数 曝气时间 68h MLSS
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近年来,随着旅 游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民族文化因它在旅游市场上占据的优势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 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托克托县双河镇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这些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托克托县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
用于以氯化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保护埋设地下的电力电缆的套管,适用于此种 套管的 设计、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面积 圆 图层: 0 空间: 模型空间 句柄 = 1840 圆心 点, X= Y= Z= 半径 周长 面积 圆 图层: 0 空间: 模型空间 句柄 = 183f 圆心 点, X= Y= Z= 半径 周长 面积 圆 图层: 0 空间: 模型空间 句柄 = 183a 圆心 点, X= Y= Z= 半径 周长 面积 圆 图层: 0 空间: 模型空间 句柄 = 1839 圆心 点, X= Y= Z=
硬质制品200200~600600~1000100012平 面 镀锌铁丝和20 捆扎间距:硬质保温制品不应大于400mm,半硬质保温制品不应大于300mm,软质保温制品不应大于200mm。 每块保温制品上至少要捆扎两道。 保温层分层敷设时,应逐层捆扎。 对有振动的部位应适当加强捆扎。 铁丝铰接头必须放在轴向对缝处, 拧紧后的铁丝铰接头要随手掀入缝内。 膨胀缝施工要求 法兰连接处, 须留有拆卸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