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几何设计细则送审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然地形相协调,与水土保《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3 持设计综合考虑,有条件时优先进行复耕。 1 公路视线之内的取弃土场绿化应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物种进行立体绿化; 2 公路视线之外的取弃土场绿化设计可选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物 种进行绿化,重点防止水土流失。 公路绿化宜树木和花草相结合,种植与养护并重,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减少养护成本,注重水土保持实效。 绿化物种应根据气候、土壤、防治污染的要求等立地条件和功能要求进行选择,其要求如下: 1 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2 具有苗期生长快、根系发达、能迅速稳定边坡的能力; 3 易繁殖、移植和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 4 能与附近的植被和景观协调; 5 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景观效果; 6 尽量采用本土物种。 《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4 17 公路改扩建设计 公路改扩建 应 根据交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公路等级 , 改善原有公路沿线设施、提高原有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目的。 公路改扩建 应遵循 的 主要依据如下: 1 原有公路的交通量增长和公路的适应程度; 2 路网规划需要; 3 使用功能改变或服务水平要求提高的需要; 4 荷载标准或使用寿命的要求。 公路 改扩建工程应讲求经济效果,交通需求与改扩建的可行性 相结合, 技术与经济 相结合,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应在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和挖掘现有 公路的通行能力潜力的前提下,按预测交通量, 科学 选用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地掌握公路改扩建的时机,避免工程的盲目性。 公路改扩建的基本原则 如下: 1 树立 科学发展观,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科学管理,保证畅通。 具体 规定如下 : 1) 在满足设计年限内交通需求的同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2) 考虑设计期后公路发展的可操作性; 3) 适应沿线发展规划,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 4) 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技术实现节能、环保、高效; 5) 采用合理的方案实现全寿命周期的成本 最低化。 2 最大限度 地 利用原有工程 ; 1)尽可能利用原有工程,降低造价; 2)尽可能选用占地最少的改建方案, 节约用地 ; 3) 既要防止过分迁就原有公路忽视标准,又要避免片面追求高标准大量废弃原有公路。 3 科学选择方案 , 方案选择中 应 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最严格的土地政策 ; 2) 降低施工期交通组织难度,确保建设期公路的连续运行 ; 3) 因地制宜,采用成熟、合理的工程技术,控制工程风险 ; 《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5 4) 工程费用合理。 公路改扩建工程应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择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指标进行设计、建设, 技术指标的运用应结合改扩建工程的特点, 在 满足公路运行安全性要求和公路总体通行能力要求 的基础上可 灵活掌握。 原有公路的调查和评价 应 包括公路运行安全性评价、原有工程现状评价、交通量调查分析等内容。 一般公路改扩建应将交通安全方面的事故路段改造作为主要改造目标(局部改善), 以改建险路、危桥,根治路基病害,改善路基防护和排水系统为重点,在 主要的危险弯道和长陡下坡以及交叉点前后 视距 不良 路段路 ,通过 清除 路 侧障碍 , 开挖视距台,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预告牌和限速标志设施 等措施 消除不安全因素, 提高公路的行驶条件和服务水平; 在对现有公路进行充分检测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交通量预测,分析论证其升级改造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 在 对 旧 路的既有病害、事故多发路段和平、纵、横线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现行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设计。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的改扩建 应 将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公路工程改扩建设计应结合沿线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特点,根据确定的公路地形类别和设计速度,在对 旧 路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 旧 路利用或局部新建的方案,依据现有公路工程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公路改扩建总体设计 应考虑如下 要点 : 1 充分吸收国内外公路 改 扩建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减少工程造价 ; 2 工程总体方案的选择应满足预测交通量的要求,本着规模适当、功能明确、节省投资的原则确定 ; 3 工程总体方案的选择应 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拆迁数量 ; 有利于优化交通组织,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 ;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程 ,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 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 有 利于项目的 可持续发展 ; 4 因地制宜,采用成熟 、 合理的工程技术,控制工程风险。 一般公路改扩建方案应 针对公路病害的处理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优化改造《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6 等 对全路段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在对路基、路面、桥梁、平 面 交 叉 口等项目进行综合检测和安全性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按照 经济 、 合理 的要求比选和论证。 山区旧路小半径弯道的改扩建工程量一般较大,应进行高路堤和高架桥、深路堑和隧道等多方案比选。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根据 其 所在路网的规划要求,由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时,应在对公路 现状全面 调查 、 安全事故分析和公路平、纵、横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路的改造方案 ; 方案论证 应 根据预测的交通量情况提出改扩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针对新的建设标准分析 旧 路的利用和取舍情况,平面、纵面不满足标准的可根据上下行汽车的行驶状况,采用新建分线或在 旧 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 对个别不满足标准 的路段 应在安全性评价和工程造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改造或 旧路 利用的方案。 高速公路的改 扩建工程 方案 可采用 通过新建一条平行的公路(扩容)来提高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 或 在现有公路走廊带内通过增加现有 公路的车道数(扩建)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采用扩容或扩建 方案应 根据公路网的规划密度、现有公路及规划公路的情况、建设的条件和工程经济等综合因素比较确定。 公 路 扩建应按局部新建和加宽两种方式进行研究比较,通过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实施条件、交通组织、工程经济、交通安全等比较确定。 公路横断面 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和路基宽度 应 按现行规范值采用。 对两侧分离设置的同向分离 式 路基,应按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设置左侧路肩。 高速公路整体拼接扩建,应按规定设置右侧路肩。 一般公路 因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不足而改扩建时,应结合自然特征和道路地质条件 进行 路基 、路面 的 整体设计,路面宽度不足时宜采用单侧加宽; 山区公路路基加宽除单侧加宽外,还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两侧加宽的形式。 对于两侧拼接加宽路段, 应 结合桥梁、路基、路面的利用情况进行路面横坡核查拟合。 当原有道路路面横坡与扩建设计路面横坡差值≤177。 %时,宜按实际的路拱坡度进行设计,但在中等及以上强度降雨地区,加宽部分可适当加大横坡值, 促进 路面水的迅速排出。 公路平面 平面线形设计 应 结合改扩建项目的功能定位、 旧 路的技术指标、交通安全性、工程经济、沿线的地形、地物、环保以及各种控制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论证、多方案分析比选。 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同时与纵断面、横断面相互配合。 一般公路可《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7 通过局部改线, 因地制宜地改善陡坡、急弯等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公路病害 或标准过低的路段。 高速公路的扩建宜根据左、右幅中央分隔带边缘实测点位的平面坐标资料进行拟合。 一般应基本保持原路设计的平面线形不变,尽量减小拼接设计难度和工程规模。 在拟合分析中 应 利用左、右幅硬路肩外缘的测点资料进行校核,绘制拟合误差分布图,计算误差平均值 和标准偏差值,同时结合原路设计、施工、运营情况进行拟合误差的原因分析。 拟合设计原则 如下: 1 基本保持原路设计的平面线形; 2 以明式构造物和隧道等为主要控制要素进行拟合设计 ; 3 平面拟合设计由直线、圆曲线、回旋曲线三要素组成 ; 4 对于长度较大的圆曲线,设计中宜采用“两圆或多圆复曲线拟合法”拟合圆曲线,减小拟合误差 ; 5 圆曲线拟合时,拟合半径与原路设计半径之间的误差 3%时,可采用原路的圆曲线半径值计算其他指标 ; 6 高速公路的拟合误差(拟合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对于明式构造物等主要控制要素宜控制在 10cm 以内,一般路基路段宜控制在 10~ 20cm 以内。 误差平均值宜≤177。 5cm,标准偏差值宜≤177。 3cm。 一般公路的拟合误差可适当放宽,对于明式构造物等主要控制要素宜控制在 25cm以内,一般路基路段宜控制在 20~ 50cm以内。 误差平均值宜≤177。 20cm,标准偏差值宜≤177。 10cm。 公路改 扩建 平面线形设计 应考虑 如下 要点 : 1 根据拟合设计结果,结合 旧 路平面线形符合性评价结论,提出平面线形改造(新线)的可行、经济、合理的 方案 ,利用运行速度对视距指标进行调整,平面线形技术指标应与选用的标准相适应。 对于 旧 路标 准较高,能满足扩建技术标准的段落,应尽量提高 旧 路的利用率。 2 对于 一般公路 影响路线行车安全的线形不良路段(包括平、纵面以及平纵线形组合等),应严格控制,彻底改善。 同时应根据路线评价结论,对平面线形设计指标进行相应调整。 3 高速公路 、 一级公路 的改扩建,一般应尽量采用拼接加宽方式(单侧加宽、两侧加宽等),但对于重丘区和山岭区等复杂地形地区,可灵活采用桥梁、隧道、分离式路基、半山桥(半幅桥)、挡土墙等多种设计方案。 对于平原微丘区的局部分离新建路段,其平面线形应尽量靠近原有工程,减少占地。 4 公路改扩建 平面指 标 宜 灵活 运用,不片面追求高标准,对局部分离的新线,其平面线形应按现行规范设计,保证新线与 旧 路线形标准的连续性。 并应按主线分岔和合流进行设计,并遵循车道数平衡的原则。 超高设计时应 按 原有明式构造物的横坡进行控制,减小原横坡与扩建后的横坡之间的差值,保证构造物的安全。 圆曲线超高应根据原 有 公路的路面横坡拟合,结合《公路几何设计细则》 238 实际路段代表车型的运行速度重新设计圆曲线的超高横坡值。 应尽量避免或减小合成纵坡≤ %的路段长度。 对以大型车为主(重型车比重达道 60%以上)的路段,最大超高值不 宜 超过 6%。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各车道的停车视距应按 现行 规范设计。 主线同向分离路段的分流鼻之前应保证判断出口所需的识别视距,识别视距应按互通式立体交叉规定值取用 (如 表 所示 )。 条件限制时,应大于 倍的主线停车视距。 表 识别视距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识 别 视 距 (m) 350~460 290~380 230~300 170~240 注:当驾驶者需接受的信息较多时,采用较大(接近高限)值。 公路纵断面 公路改扩建的路基设 计标高宜按 现行标准、规范的 规定执行。 对 旧 路改建工程的纵面线形设计 应进行深入研究、综合比较,结合 旧 路路面结构的 利用 方式 采用 不同的纵面设计方案。 一般公路通过降坡或调整坡度克服极限纵坡或纵坡频繁起伏现象时,应考虑利用原有工程结构及其加宽或加长的可能性。 、 一级公路 纵面拟合设计宜按左、右幅分别进行拟合设计。 根据左、右幅中央分隔带边缘实测点位的纵面高程资料进行拟合,同时利用左、右幅硬路肩外缘的测点资料进行校核,绘制拟合误差分布图,计算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值,同时结合原路设计、施工、运营情况进行 拟合误差的原因分析。 一般公路利用既有公路纵面设计时,应在纵面拟合的基础上预留新建路面厚度的空间,尽可能减少旧路的开挖。 纵面拟合设计 应遵循的 原则 如下: 1 纵面拟合应进行分段拟合设计。 旧 路纵面满足技术标准时,重新设计的纵面线形应 尽量与原有线形保持一致 ; 2 纵面拟合设计应以现有明式构造物和隧道等为控制点,确保构造物的安全 ; 3 除受净空以及构造物限制的路段外,一般路段应遵循“宁填勿挖”的 旧 路改造原则 ; 4 采用 拟合设计 时,其 精度 应合理 控制 , 明式构造物的拟合误差宜控制在 3~ 3 cm,并应满足构造物的结构安全需要。 误差平均值宜≤177。 5cm,标准偏差值宜≤177。 3cm。 纵面线形设计 应遵循 如下 要点 : 1 原有公路纵面拟合设计的优化调整 应 结合原路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