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龙凤古镇二期规划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3000 元 /㎡ 神 道 硬 化景观 4000(硬化景观) 1000 元 /㎡ 面积合计 建筑面积合计: 15280 ㎡ 硬化绿化面积合计: 38000㎡ 投资合计 约 7000 万元 19 道基本分 开 , 车 行道交叉 处 形成立交。 规划目标: 神奇的观音梵宫,弘大,静雅, 和谐欢乐,庄严慈悲。 在观音文化的感召下,让全世界有缘人,行善之人,相聚于观音梵宫互相交流慈善心得,汇集各地观音文化交流,升华观音思想,行善天下。 镇妙庄王府 规划 : 龙凤 古 镇整体规划的核心旅游区域。 分为 镇一期规划 (已建好 ); 2. 妙庄王府; ; 实景剧场; (小普陀寺); 7.古村落改造等。 妙庄王府: 二期规划以“ 观音回家 ” 为主旋律 形成 规划第二主节点。 以“家”为主题的妙庄王府充分发掘民间故事和古镇历史传承,以现代人创新的思路发展升华,修复妙庄王府。 依托气势恢宏的王府建筑,积极拓展旅游产业,带动龙凤古镇及遂宁市观音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提升遂宁市整体旅游产业的形象。 妙庄王府 建筑布局 20 妙庄王府复原图 妙庄王府分为王府和实景剧场两大组成部分: : 建筑布局以 正殿 、 东殿 、 西殿 、 东广场和 西广场组成,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南北两侧。 王府的中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西、中、东三个空间,中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大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广场,背向王府花园(实景剧场),利用地形的高差,结合西南地区羌族吊脚楼风格,解决交通空间和剧场封闭的关系,龙凤古镇盛大的旅游庆典在此举行。 以中殿为主体,拟当时王府各重要机构中均设在其中(暨观音文化博物馆),为当地的行政中心。 东西为“内殿”,以西殿为主体,东殿是紧连正宫的便殿。 东西大殿实际功能为“ 王府主题” 酒店,作为龙凤古镇的主要旅游接待中心。 建筑特点: 王府的规模宏大,占地约 3 万平米,宫城平面布置呈规则长方形,建筑物东西长 499m,南北长 149m。 其布局依坡地而建,建筑物外形结合汉代宫殿和西南羌族文化,层次分明,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形式灵活自由。 宫城之南,为王府花园(现实景剧场)。 21 (妙庄王府整体鸟瞰) (妙庄王府东视点) 22 (妙庄王府内视点) 23 (实景剧场) : 利用二期规划用地中部的约 平米的低洼地带建一个 大型实景演出剧场 ,平时为影视拍摄基 24 地,夜晚和节假日依托周边环境(妙庄王府,观音文化博 物馆,观音巨型金玉塑像等)和高地的背景,以观音传奇,观音回归故事为题材,利用水系为载体与湖中梵宫佛家文化相呼应的大型实景演出的舞台。 由国内专业知名人士编导,当地居民做为演员,演绎神奇的观音传说。 充分挖掘当地人才,提高收入,带活当地旅游经济。 剧场 内芳草遍地,溪流潺潺,时有云雾自谷内溢出,宛若现世桃源。 你眼睛能看到的地方,远方的群山,天上的烟云,脚下的 涪 江,都成了演出的一部分。 炊烟袅袅的人间世界依山而建, 10 余家原汁原味的土家木屋,黑瓦雕花小窗,木栏护屋,还有串串玉米、辣椒,连片形成具有 四川 特色的村寨。 所 有木屋均用特殊材料制成,晚上随着灯光也能任意变换色彩,异彩纷呈。 而远处的梯田、木桥、水车,也遥遥地与 宏伟的妙庄王府遥相呼应。 ( 童年的妙善从王府中快乐的出来,稚雅的笑声在人间仙境中回响,故事展开 …… ) 主舞台建于 西侧 山 坡 下端,整 个剧场北 侧 为宏伟的妙庄王府,南侧为人工造的奇幻的佛景 , 西侧 为主舞台的纵深背景 ,东侧为绿色梯田状观众看台,规模为 2020 人。 主表演台与 王府 、村寨 、 佛景 、溪流飞瀑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一个纵深数公里、横宽和高差均逾千米的超级大舞台。 本项目观众剧场及主舞台总占 地面积 3 万 平方米,其中全景 25 舞台 15000 平方米,采用玻璃钢设计,通过灯光效果可通体透亮,营造出奇幻场景。 整个表演区包括:中心舞台、左侧的人间世界,右侧的 神仙 世界、左前歌队歌台、后演区梯田与木桥实景共五个演区。 整个舞台自然天成,仿佛千百年来就一直这么矗立在神奇的龙凤古镇 ,讲述一个 神 奇的故事。 规划目标: 宏伟的妙庄王府,神奇的实景剧场将成为龙凤古镇的旅游产业的中心商业区域,带动相邻一期工程和古镇商业区的整体发展。 旅游产业延伸为“ 汉代古镇影视基地”,使前 期投入能快速回报。 26 (实景剧场看台 ) 27 (实景剧场外场 ) (实景剧场内场基调 ) 28 29 四川遂宁龙凤古镇二期规划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妙庄王府 项目名称 用地面积 ( 万 平米) 单体面积 (平米) 建筑规模 (层数) 容积率 备注 (预计 土建单价) 妙 庄 王 府 王 府 正殿 8800 2 5000 元 /㎡ 东大殿 17000 1 4000 元 /㎡ 西大殿 17000 1 4000 元 /㎡ 东广场 8000(硬化景观) 500 元 /㎡ 西广场 8000(硬化景观) 500 元 /㎡ 实 景 剧 场 剧场入口广场及大门,城墙 2020 2 2020 元 /㎡ 剧场看台 2020 1500 元 /㎡ 实景剧场区域水系景观 8000(景观) 未计入 剧场东南古城墙维护 500m 500 元 /m 面积合计 建筑面积合计: 46500 ㎡ 硬化面积合计: 16000 ㎡ 投资合计 约 18000 万元 30 (四川民居博物馆) 规划思路: 民居是四川最古老的建筑,四川民居是由远古的干栏式建筑演变而成。 成都十二桥发现的殷商时期的干栏式建筑,是四川民居的雏形,以后演变为汉代的干栏式建筑,再进一步演变为地龙墙、高勒脚、木地板、四周设通风口的民居(汉代画像砖),到了东汉即出现了庭园式民居(东汉庭院画像砖)。 整个民居分四个院落、前堂、后寝、厨房、望楼,功能分区明确,多为穿斗式、抬梁式结构,有撑拱、斗拱的作法,已体现 出四川传统民居的布局和风格。 四川现存民居,多为清代建造。 按功能型制的不同,民居或分为大型庄园、廊院式、连排式、农舍、乡土民居等,其中以江安县夕佳山官宅、阆中古城民居、崇州市杨玉春宅第(宫保府)、峨眉山徐宅等保存较好又具有代表性。 原生态的民俗文化 .传统民居是最好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原生态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