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管及其他横管 1,虹吸式系统接入同 一悬吊管的雨水斗应在同一标高层屋面上。 2,虹吸式系统大部分排水时间是在非满流状态下运行,悬吊管宜设 排空坡度。 3,悬吊管及其他横管跨越建筑的伸缩缝,应设置伸缩器或金属软管。 4,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悬吊管尽量对称于立管布置。 5,排除管宜就近引出室外。 3,立管 1,虹吸式系统的立管管径不受悬吊管管径限制。 2,立管应少转弯,不在管井中的雨水立管应靠墙、柱敷设。 3,高层建筑的立管底部应设托架。 4,管材与附件 1,虹吸式系统应采用承压管道、管配件(包括伸缩器)和接口,额定压力不小于建筑高度静水压 ,并能承受 个大气压力的真空负压。 2,虹吸式系统排出管的管材宜为承压的金属管、塑料管、钢塑复合管等。 高层建筑室内雨水管不得使用污废水系统排水管材。 第四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设计 1,虹吸式系统的雨水斗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雨水立管宜单独排出室外。 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时,一个以上的立管必须接入同一排出横管时,个立管宜设置出口与排出横管连接。 出口的设置条件见水力计算部分。 2,雨水系统若承接屋面冷却塔的排水,应间接接入,并宜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不可排至室外路面上。 3,室外管网雨、污分流时,雨水系统不得接纳 洗衣等生活污水。 4,高跨雨水流至低跨屋面,当高差在一层及以上时,宜采用管道引流。 5,雨水系统的管道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 6,承压雨水横管和立管(金属或塑料)当其直线长度较长时,应设伸缩器。 伸缩器的设置参考给水部分。 7,限制雨水管道敷设的空间和场所与生活排水管道部分相同。 8,寒冷地区的雨水口和天沟宜考虑点热丝融雪化冰措施,电热丝的具体设置可与供应商共同商定。 1,虹吸雨水系统水力计算 虹吸雨水系统计算 虹吸式雨水系统常用虹吸式雨水斗口径包括: DN50、 DN 6 DN7 DN1 DN 其 排水流量如下: 型号 公称直径 设计流量( L/S) SG50 Ф 50 6 SG63 Ф 63 10 SG75 Ф 75 12 SG90 Ф 90 22 SG110 Ф 110 28 SG160 Ф 160 66 2,管道计算公式 管道水头损失按 海成 威廉公式计算 悬吊管和立管管径确定。 悬吊管和立管的管径选择计算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悬吊管最小流速不宜小于 1m/s,立管最小流速不宜小于。 管道最大流速宜小于 6m/s 且不得大于 10m/s. 系统的总水头损失(从最远斗到排出口) 与出口处的速度水头之和( mH20) ,不得大于雨水管径、出口的几何高差 H。 系统中各个雨水斗到系统出口的水头损失之间的差值,不大于 10KPa,否则,应调整管径重算。 同时,各节点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 10KPa(DN75)或( DN100)。 系统中的最大负压绝对值应小于: 金属管: 80KPa; 塑料管:根据产品的力学性能而定,但不得大于 70KPa 如果管道水力计算中负压值超出以上规定,应调整管径(放大悬吊管径或缩小立管管径)重算。 系统高度(雨水斗顶面和系统出口几何高差) H 和立管管径的关系应满足: 立管管径 DN≥ 75, H≥ 3m。 DN≥ 90, H≥ 5m。 如不满足,可增加立管根数,减小管径。 3,系统出口及下游管道 系统出口处的下游管径应放大,流速应控制在。 管径按下表确定(计算坡度 I 取管道敷设坡度): 多斗悬吊管(铸铁管、钢管)的最大排水能力( L/S) 多斗悬吊管(塑料管)的最大排水能力( L/S) 当系统出口只有一个立管或着有多个立管但雨水斗在同一高度时,可设在 外墙处;当两个及以上的立管接入同一排出管且雨水斗设置高度不同时,则各立 管分别设出。 出口设在排出管连接点的上游,先放大管径再汇 合。 第五节:手工计算步骤 1,计算各斗汇水面的设计雨水量 Q。 水力坡度 Ф 75 Ф 100 Ф 150 Ф 200 Ф 250 ≥ 水力坡度 Ф 90 Ф 110 Ф 125 Ф 160 Ф 200 Ф 250 3 2040 ≥ 2,计算系统的总高度 H 和管长 L。 3,确定系统的计算(当量)管长 LA,可按 LA=(金属管)和 (塑料 管)估计。 4,估算单位管长的水头(阻力)损失 I, I=H/LA。 5,根据管道流量 Q 和水力坡度 I 在水力计算图(有压力单位 m)上查出管径及 新的 I,其流速应小于 1m/s。 6,检查系统高度 H 和立管管径的关系应满足要求。 7,精确计算管道计算长度(直线长 +配件当量长) LA。 8,计算系统的压力降 hf=iLA。 有多个计算管段时, 逐段累计。 9,检查 Hhf 应大于 1M。 10,计算系统的最大负压值,负压值发生在立管最高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