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2 页 共 29 页 供水水源和水质 根据规范 ,供水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应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的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的要 求。 皮山县城城区供水水源均取自于雅普泉水厂,雅普泉水厂位于三峡工业园区西南侧,距三峡工业园区 约 16Km, 水厂 水源丰富,水质好,符合居民饮用水的标准。 水厂已铺设一条 DN300 的主管道进入工业园区内。 该水厂产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 应水量充沛,干旱年枯水期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 90%,其他地区不低于 95%。 当单一水源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等措施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结论:该供水水源符合上述要求 ,且符合水源水质标准要求,可作为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水源。 供水水质和水压 供水水质要求 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供水水压要求 根据市政道路给水现行规范要求 :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3 页 共 29 页 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 可采取设集中供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4 页 共 29 页 供水系统方案 本项目建设供水系统方案根据皮山县规划局的远景规划及现场实际勘察,本方案具有唯一性。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5 页 共 29 页 主要管材及井类数量 1) PE DN300 给水干管 1520 米 2) PE DN250 给水干管 27676 米 3) PE DN250 给水预埋管 1985 米 2 井类的数量 1) 阀门及排气阀井 11 个(φ 1200) 2) 闸阀井 135 个(φ 1400) 3) 排泥湿井 14 个(φ 800) 4) 消火栓井 241 个 (φ 1200) 5) 井盖数量 401 个(φ 700) 3 给水工程: 本项目给水管道相交处连接方式采用电 熔 连接,具体操作可参考规范《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CJJ1012020), ,, , 的规定;管道经过渠的 位置 采用管桥的连接方式,同时管道外侧应设置砼、铸铁、材料保护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管道外径 300mm 以上,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端部处空间用填料填塞。 管道与检查井相接的 PE 管段 连接 前应先用毛刷或棉纱清理干净。 在其管段外侧均匀涂刷胶粘剂(涂胶长度不得小于检查井井壁厚度),随即撒干燥的黄沙于胶粘剂上,固结成具有一定结合强度的中介层。 与检查井连接,先采用长 的短管,然后再与整根管连接 ,待井室砌筑至管井衔接部位时,用 C20 混凝土管下座浆和嵌实管周。 同时在井外壁沿管壁周围抹成三角形止水圈 即可。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6 页 共 29 页 土方量 本给水工程埋置管道所开挖土方量为 95522 立方米。 井类设置间距 给水井类 间距 设置 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 GB500132020)排气阀井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在管道隆起点位置,闸阀井设置在起终点和交点附近,排泥湿井在 每条管线 最低处设置,消火栓井 根据 现场情况和 规范要求 设置间距 约 为 120 米,所有井类均按照规范要求设计。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给水工程)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 17 页 共 29 页 皮 山县安徽( 三峡)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建设完成后,水源由雅普泉水厂供给,部分管道已连接水厂铺设至本工业园区内,只需连接已有管道即可,建议安排管理人员对给水管网进行维护与管理,最好将园区供水统一进行管理。 经营管理 管理应采用以下措施: 1 、建立各项管理部门; 2 、确立各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规章规程; 3 、对上岗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人员编制 皮山县安徽(三峡)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建成后,园区给水管网维护可由供水管网维护人员担任。 项目实施计划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工程项目顺利地按计划实施必须依赖组织的 管理,要有一个由精干力量并且完善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