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经济学导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展历史(事实) 规制经济学的发展历史(研究)  规制的特征(归纳) 规制的分析模式 一、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1877年,美国缅因州和伊利诺伊州对谷物运输和仓储建立了费率标准。  同年,由于铁路公司对不同消费者实行歧视性定价,联邦贸易委员颁布了联邦贸易法案,对铁路实行费率管制。  此后,在自然垄断产业,以公平公正为目的的资本回报率管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确立和实施。 同时,联邦政府的管制权力获得了发展,管制也从对公共事业部门自然垄断的管制,扩展到对竞争性产业反托拉斯的管制,如联邦贸易委员会对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IBM公司等的反托拉斯调查。  在许多案例中,采取公有制是为了更好的规制产业。 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公有制。  英国大规模的国有化: -电信( 1912 年) -英格兰银行( 1946 年) -铁路( 1948 年) -电力( 1948 年)  与私人部门相比,公有制能更好的规制价格和服务。 公有制 世界范围内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然而被管制产业运行的低效率逐渐引发了对已有管制的怀疑和批判。  20世纪 7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管制制度和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技术变革促使传统的自然垄断部门的产业链发生了重构,替代技术的出现使竞争在自然垄断产业链中的部分环节成为可能,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被打破,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扩大,以引入竞争为先导的管制改革迅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在英国等国有经济曾占相当比例和重要地位的国家,管制改革是从私有化开始的。  国家立法机构 首先为相关产业颁布放松管制的法案,为私有化和管制改革提供法律准备。  在私有化的浪潮中,管制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国家放松了对许多领域的进入限制,这既包括汽车、运输、金融等竞争性行业,也包括了传统的自然垄断领域,如电信、有线电视、电力、城市供水等公共事业部门。  规制立法的三次高峰: 1909- 1916 年, 1933- 1940年, 1973-1980年。  20 世纪 30年代: - ICC(州际商业委员会) 的规制范围扩展到卡车,驳船,石油管道和载客公共汽车运输。 - 1934 年成立了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规制广播行业) - 1935 年成立了联邦能源委员会( Federal Power Commission)(州之间的电力和天然气的规制条例) - 1934 年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 受到完全规制地行业其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1977 年占美国 GNP 的 17%。 规制发展  世界范围的规制放松浪潮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 美国放松对以下行业的规制:航空业,铁路,公路运输,载客公共汽车,长途电话,能源批发。  在欧洲,铁路,电信,电力,天然气,邮政服务和航空运输这些行业都服从于国家和欧盟广泛的立法变化。  在美国, 1988 年受到完全规制地行业其生产总值仅占 GNP 的%(1977 占 17%)。  1979 年到 1997年,英国 GNP 的 10%从公有企业转移到私有企业(通常是指竞争性的行业)。 规制放松 世界范围内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私有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被规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减少政府直接经营和干预。  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型产业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内在矛盾,也不能自动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 私有化和放松进入规制后,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普遍服务和互联互通等问题。  因此,很多国家的经济性规制改革经历了从放松规制到再规制的过程。 世界范围内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经济性规制的改革与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互动的发展。  各国政府的管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从“放松规制” (Deregulation)、“改革规制” (regulatory reform )到“管理规制” (regulatory management)三个发展阶段( OECD,1990,1995,1997)。 世界范围内规制改革实践的发展  放松规制 尽管在部分产业中获得成功,但却未能解决所有问题。 首先,在很多领域虽然放松了规制,但仍不可能从根本上取消规制,而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新的管制问题不断出现。 而放松规制策略只是对过去产生问题的回应,并没有着眼于未来;  其次,放松规制策略只关注管制所造成的后果,而没有解决如何进行规制等更系统的问题;  再次,放松规制策略也遇到了一些政治阻力。  这时,规制改革不仅仅是关注取消和减少规制,而是进一步侧重于提高规制的质量,这便是 改革规制阶段。 改革规制  改革规制的思路是,如果规制不可避免,则规制应该是更好的规制。 或称为“更灵敏的规制”。  改革规制的努力不是追求放松规制,而是寻求如何进行更有效率、更有弹性、更有成效的规制,同时探索更好的非规制手段。  改革规制的标志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