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导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 消费者 /要素所有者 商品 要素收入 消费支出 要素 商品 收入 要素 要素报酬 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 满足最大 利润最大 图 1 消费者 / 要素所有者 作为消费者的决策 作为要素所有者的决策 完全理性 完全信息 一定收入水平下的消费组合 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下要素供務量 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 决定因素:资源禀赋(收入)、偏好和价格 图 2 厂商 商品供应 要素需求 完全理性 完全信息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要素需求组合(种类和数量) 目标 ﬚利润最大化 决定因素:需求(产品价格)和成本(要素价格) 图 3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通过自己的货币选票来选择他们需要的产品,而厂商根据产品能够获得的货币选票数量决定自己的产出。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货币选票来选择;如何生产,则由厂商的生产成本情况决定;产品的分配,则由货币的占有情况决定。 因此,在商品交换关系 —— 市场中,交易的价格既决定于消费者的选择,也决定于厂商的成本,要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 在某种商品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两股力量的作用和平衡结果决定了交易的价格和交易量。 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需求的一般原理 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一、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价格变化和需求量的直观关系:二者成反比例变化。 需求表 与 需求曲线 反映了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的不同,对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上有不同的保留价格。 对于一种正常商品,较大的消费量往往对应较低的保留价格。 因此,个别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具有向下倾斜的特点(图中,蓝色为高收入者,绿色为低收入者的需求曲线)。 P1 P2 Q1 Q2 价格 需求量 O 加总的需求曲线 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为所有消费者对该种商品需求的加总(红色为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如果假定某商品市场中有无数消费者,且商品的数量无限可分,则可以得到连续的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P Q O 市场需求曲线  需求曲线与时间 需求曲线表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时间的变化足以使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需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将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的需求曲线 ﬌只反映了该时期内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平均对应关系。 商品的需求曲线的“适用期”取决于商品的性质,即在该时间段内,其他因素是否足以产生较大影响。 市场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在商品交易中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为向下倾斜的曲线。 需求定理: 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上升。 P Q O 市场需求曲线 P O D1 Q D2 D3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除了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表现了消费者愿意消费各种商品的程度。 具有相同收入的个人,面对共同的商品价格,愿意消费的商品组合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消费偏好。 这种偏好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年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为的引导等等。 消费偏好的变化将导致相同价格下的不同需求量,即需求曲线的移动。 如左图所示,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可能从D1的位置和形状变为 D2的位置和形状,或相反。 在价格水平 P下,需求量发生变化。 需求量 O 价格 P Q1 Q2 D2 D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的另一因素。 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收入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恩格尔曲线。 如左图所示。 正常商品的需求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低档商品则相反。 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 收入水平 需求量 其他商品的价格 与一种商品相关的其他商品,包括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 互补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