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种鸡饲养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10 25 3 周 16 510 25 通风换气: 1) 鸡舍要封闭好,防止昆虫及带病生物进入鸡舍,用排风扇通风。 2) 根据排风扇开启数量合理调整进风口大小,保证鸡舍负压符合标准。 3) 风扇开启数量应根据鸡龄,温度等确定,要经常观察鸡群冷、热、呼吸表现。 第 页 9 4) 正确使用 AC2020. 垫料管理: 1) 要选用质量最好的垫料。 2) 来源可靠、干净。 3) 进舍前垫料必须通过消毒。 4) 潮湿垫料要换掉; 5) 定期翻垫料,保持垫料平整。 6) 进鸡苗前,必须抽样化验是否有细菌及霉菌。 (三) 育成期管理( 5— 19 周) : 料槽 13CM/只; 料盘或料桶 12— 14 只 /个 普拉松 75 只 /个; 乳头 10 只 /个 : 育成期饲养控制非常重要,通过饲料控制确保体重增长符合标准,均匀度良好,以保证开产整齐。 第 4 周要求实际体重达成目标体重。 第 4 周体重如达不到目标体重可延长光 照时间至 12 小时,到第 5 周一定达到目标体重,饲料从 531N 换成 532N,并实行第一种限饲方案 4/3 限饲。 控制调整料量要根据鸡品种,及鸡标准体重进行,抽样称重方法必须准确,称具经常检查,确保称重准确。 限饲方法:由于育成期料量小,鸡只吃料快,这样会影响鸡群的均匀度,因此我们要采用限饲,限饲方法除第一种外还有: 5/2 限饲, 6/1 限饲,每日限饲。 采食料位长度不少于 13cm/只,布料时间不超过 7 分钟。 先开料线,后开照明。 料线一直运转直至料箱料运完。 第 页 10 料量 达到高峰料量的 85%,才可转为每日限饲,骨架在 15 周已发育定型,在 10 周时骨架已发育完成 90%,因此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我们应及时分群管理,最后一次分群不应超过 12 周。 3. 鸡群均匀度,选淘鉴别错误鸡只: 1) 均匀度是反映鸡群中鸡只之间发育差异的指标,均匀度高说明最高、最低体重差别小,开产时,性成熟,体成熟发育整齐,高峰产蛋率良好。 2) 如何检查鸡只均匀度,可从( 1)体重及鸡骨架发育状况;( 2)换羽整齐程度;( 3)抗体是否均匀;( 4)性成熟是否均匀(加光时观察鸡冠颜色变化),等 方面检查。 3) 均匀度计算方法:称重抽样 35%,抽样鸡只要全部称重,在平均体重上下各 10%的范围内的鸡数占所抽样总鸡数的百分比为该鸡群均匀度。 抽样称重的方法:抽样称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饲养者是否能合理准确确定饲料量。 .称具必须经过检查,准确度高,最小分度 20 克。 6 个。 ,抽样数量、抽样时间要固定。 3%5%以上,每次抽样数不得少于 100 只。 ,观察方法 及记录要准确。 、均匀度,以便确定料量。 12 周选淘鉴别错误的鸡只,到 23 周应把鉴别错误的鸡只完全淘汰。 限制光照同时限水。 : 光照与母鸡产蛋有很大影响,光照通过刺激脑垂体,产生 FSH, LH 两种激素,促进卵巢发育和卵泡生成。 增加光照的方法: 1) 光照长度 2) 光照强度 第 页 11 3) 鸡只加光的条件 在封闭鸡舍,光照控制要从 4 周开始直到 152 或 154 天期间要做好遮光。 遮黑饲养的目的 1) 做好遮黑使每只鸡受到的光刺激一致,保证发育整齐。 2) 保证开产时间达到标准要求。 3) 提高饲养效率,减少饲料使用量。 4) 减少鸡只活动,减少应激。 遮黑方法 : 1) 从 4(或 5)周开始缩短光照时间。 2) 光照时间为 8 小时 /天。 3) 光照强度控制在 5— 10lux.。 在控光过程中不要增加强度。 4) 鸡周龄到 152154 天时,根据检查增强光照为 13 小时,光照强度增加到 3040lux。 育成过程中不允许增加光照时间长度 ,产蛋期不允许缩短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 1) 在封闭鸡舍育成期光照强度 5— 10lux,测定位置为鸡头部。 2) 光照强 度要足够鸡只能看到水料。 3) 光照强度低可减少鸡只活动。 4) 育成期不能增加光照强度:产蛋期不能减小光照强度。 5) 在 152— 154 日龄,增加光照刺激生殖系统发育,光照强度在前期基础上增加 4— 5倍。 光照刺激能否成功,决定于鸡只体重是否达到标准,而且光照增加之后,饲料量增加也要多一些。 育成期适合用短波长光线,产蛋期适合用长波长光 光照均匀: 1) 避免鸡舍内有太亮或太暗的地方。 2) 光照均匀度对鸡体重生长及性成熟整齐度有影响。 : 交配能力: ( 1) 与公鸡的体型发育、腿长短有关。 ( 2) 与母鸡的开产体重有关。 第 页 12 6. 控制与公鸡体重 周龄 喂料方法 料型 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 体重 料量 克 / 100 只 1 自由采食 531N 23 3040 2 自由采食 531N 18 3040 3 自由采食 531N 16 3040 4 自由采食 531N 12 3040 5 自由采食 532N 8(12) 3040 6 控制 8 510 7 混群 ,体重达到标准的 120% 6. : ( 1) 6 周时( 42 天)进行选种,主要淘汰体重过小,不宜留作种用的公鸡。 ( 2) 及时淘汰一些鉴别错误、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 ( 3) 适宜留作种用公鸡的条件:体型发育良好, 胸肌丰满,腿长健壮,体重达到标准的 120%。 6. ( 1) 公鸡均匀度不好,发育不一致; ( 2) 饲料、水,分布不均匀; ( 3) 料位、水位不够; ( 4) 公母比例不适当; ( 5) 光照强度过大; ( 6) 舍内温度偏高; 6. ( 1) 公鸡单独饲养,能更好的控制公鸡体重,有利于提高均匀度。 ( 2) 混群时,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减少应激。 ( 3) 混群时应将公鸡均匀分布于舍内。 7 其他 育雏育成保温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鸡苗分布状态及表现 可能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 温度太低 — 提高温度 第 页 13 — 降低保温伞高度 — 缩小围栏 — 防止有贼风 可能原因 — 淘汰弱雏 — 鸡苗比较弱,打堆 — 孵化场卫生消毒没有做好 — 注意鸡舍卫生防疫要符合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