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汽油增氧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调节阀:选用精小型气动薄膜调节阀、电动阀等。 四、 主要设备的选择 1.原料粉碎工段 根据物料平衡计算,每日处理玉米原料为 340t/d,小时处理量为 ,进行主要设备选型: 1斗式提升机:提升能力为 30m3/h 2 台 2旋转振动筛:处理能力 Q=20t/h 2 台 一开一备 3比重去石机:处理能力为 Q=8~ 10t/h 3 台 两开一备 4粉碎机:处理能力为 Q=8t/h 3 台 两开一备 5调浆罐: V=20 m3 2 台 2. 液化、糖化、发酵工段 根据物料量及各设备停留时间,主要设备选择如下: 1液化罐:停留时间为 15~ 20min,选取 V=40m3 1 台 2后熟器:停留时间为 90~ 120min,选取单台容积为 V=20m3的设备 4 台 3糖化罐:停留时间为 40min,选取 V=40m3 2 台 4发酵罐:发酵周期为 50~ 72hr,采用单罐发酵工艺,外循环冷却,选取 V=400m3 12 发酵罐 10 台 3. 蒸馏工段 1粗馏塔:浮阀塔结构,塔体材质为不锈钢,选取塔径为φ 2400mm, 25 块塔板,1 台 2醛塔:浮 阀塔结构,塔体材质为不锈钢,选取塔径为φ 2200mm, 35 块塔板, 1台 3精馏塔:浮阀塔结构,塔材质为不锈钢,选取塔径为φ 2200mm, 84 块塔板, 1台 4. 汽油增氧剂工段 1吸附塔:填料塔,选取塔径为φ 2020mm, 2 台,塔体材质为不锈钢。 2尾气吸收塔:填料塔,塔径为φ 1200mm, 2 台 5. 液体二氧化碳工段 1二氧化碳压缩机:根据产品方案,每小时需要处理二氧化碳气体量为 ,即 ,选用型号为 4L16/17 二氧化碳压缩机 2 台,单台能力 Q=16m3/min, △ P=,一开一备。 2冷冻机组:采用螺杆式冷冻机组,其运行平稳,比一般冷冻机组节电 15%以上,选用 JZKA16 型冷冻机一台,制冷量 Q=86000Kcal/h。 冷水液化器采用高效板翘式换热器,其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3液体 CO2 贮罐:容积为 V=50m3贮罐一台。 6. DDG 蛋白饲料工段 1酒糟贮罐: V=100m3 2 台 2板框压滤机: F=20m2 4 台 3干燥机:选用转盘式干燥器,其特点是连续操作,处理量易调节,热效率高。 型号为 PCD10 4 台 7. 沼气工段 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设置 4 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停留时间约三天。 2脱硫塔:选取日处理能力为 4000m3的脱硫塔二台。 3贮气柜:有效容积 2020m3,浮顶式气柜一台。 第五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 一、 原料供应 1. 原料供应的品种及年耗量 表 5— 1 主要原料品种及年耗量 序号 名称 年耗量 t/a 来源 运输方式 质量标准 1 玉米 102020 当地 汽车运输 GB12309— 90 二级 2 液化酶 30 外购 汽车运输 3 糖化酶 210 外购 汽车运输 4 活性干酵母 15 外购 汽车运输 5 硫酸铵 49 外购 汽车运输 6 硫酸 78 外购 汽车运输 GB534— 89 合格品以上 7 吸收剂 300 外购 汽车运输 13 2. 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料为玉米, XXX 及毗邻的新泰、汶上均为我省玉米主要生产县,由当地粮食部门收购可满足生产所需。 其它助剂在当地市场均可购买到,且需求量较小,原材料供应有充分保证。 二、 辅助材料供应 辅助材料的规格及年耗量见表 5— 2 表 5— 2 辅助材料的规格及 年耗量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年耗量 来 源 运输方式 1 动力煤 27000 吨 当地 汽车运输 2 包装袋( 50kgPVC+PP) 48 万条 外购 汽车运输 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一、建厂条件 1. 厂址地理位置 年产 3 万吨汽油增氧剂项目拟建设于 XXX 磁窑开发区, XXX 位于鲁中偏西,泰安市南部。 2.地震裂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图( 1990)》,拟建厂地周围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区。 3. 气象条件 XXX 属暖温带湿润季节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 年均气温 度 ,1 月份平均气温 ,7月份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19度 , 极端最高气温 .年日照时数 小时 ,年无霜期 199 天 ,平均降水量 毫米 .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东南风和北风较多。 4. 交通运输 XXX 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西南大汶河南岸,南邻曲阜。 104 国道、京福高速和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级干道济微路,蒙馆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形成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5 .供水、排水情况 供水 本工程新鲜水生产及生活总需求量为 ,厂区内打井解决。 钻井深度为 400米,单井出水量 100m3/h,在厂区内打井 3 口,可满足本工程用水。 本工程供水系统设有新鲜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 . 排水 本工程生产、生活污水均经沼气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厂区雨水及清净生产水直接排放。 经厂外排洪沟排放。 6. 供电情况 本工程装置用电电源从郊区 10kV 供电电网上 T 接进厂,在厂区内设 10kV 变电所一座,并配 10kV630kVA 变压器两台,确保本工程生产用电。 7. 供热 本工程供热根据生产工艺用蒸汽负荷及采暖要求,设置三台出力 10t/h,压力等级为 的燃煤锅炉,以保证全厂生产生活正常供热。 8. 与城镇、地区规划的关系和生活福利设施条件 14 当地基础设施齐全,交通方便,文化,教育,医疗等机构齐全,能满足当地人民生活需要。 本工程建成投产后,具有中型企业规模,厂址距城镇区较近,故不设托幼、学校、医院、职工宿舍等生活福利设施,依托城镇现有的社会福利设施解决。 9. 厂址拟占地情况 本工程占地 15 亩( 1 公顷),厂址选在 XX 开发区。 本工程用地大部分为非耕地,土地使用采用租赁方式。 二、 厂址方案 本工程厂址的优点是厂址周围交通方便、建厂协作条件好,地质条件较好,工厂选址符合当地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项目投产后对当地污染小,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一、 总图运输 1. 总图布置 (一)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和功能划分 布置原则: 1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使平面布置合理紧凑,符合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各种要求。 2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及运输要求,做到流程顺畅、管线短捷,检修方便。 3结合地形、地貌、风向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并为实现物料运输及场地排水创造良好的条件。 功能划分: 根据本工程各生产装置及辅助设计等的特点及要求,结合场地的地形、厂址周围的现状等因素,为便于企业管理和更好组织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干扰,拟利用厂内道路的设置将厂区划分为下面几个功能区: 以现有公路将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厂区东南部布置有厂前区。 包括门房、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及浴室、分析化验室、机修等;设计中设置绿化园地与工艺生产装置隔开;东北部布置有液体化二氧化碳工段、沼气工段及污水处理工段 等。 西厂区依次布置有原料库、原料粉碎工段、液化、糖化、发酵工段、蒸馏工段、汽油增氧剂工段及 DDG 蛋白饲料工段;深井布置在西部中段,相邻有深井泵房、新鲜、消防水池及循环水系统;成品贮罐布置在厂区西南角,其四周设有防火堤。 锅炉房及变电所布置在西厂区北部。 东、西两厂均设置二个大门,使人流、货流分离,西厂区南部高设有地中衡一台。 各生产工段间以次要道路分开,既方便生产管理,又能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两个大门均面向主要交通公路,交通运输方便,对外联系方便。 各区域、生产装置以厂内的主要及次要道路分隔开,既方便于生产管理 ,又能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二)竖向布置及土方工程量 竖向布置原则: ( 1) 合理确定场地及建构筑物标高,以满足生产及运输要求。 ( 2) 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 ( 3) 合理组织地面排水,保证雨水通畅排出。 ( 4) 注意防洪排洪。 15 竖向布置: 建厂地地势较为平坦,本工程竖向布置方式采用街区式布置。 地面雨水系统至道路路面,经路边雨水口汇入雨水管道,集中收集排放。 工程土方工程量主要是各装置的基础土方量。 生产区内道路分 6m、 、。 (三)绿化 为了保护环境,美化厂区,应对厂区进行绿化,绿化的树 种和花草宜选用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并具有抗污染的植物。 对厂前区进行重点绿化和适当美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生产区和道路两旁,在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及各类管线的敷设和维修情况下,应进行充分绿化。 绿化用地面积不少于全厂空地面积的 25%。 2 . 工厂运输 全厂货物运输量和运输方式确定: 本工程生产原料和产品年运输吞吐量为 201782 吨,其中运入 129682 吨,运出 72100吨。 主要原材料玉米及辅助材料均由本地或本地区购买,宜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产品也宜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 运输量详见表 7— 1 工厂运输量总 表。 表 7— 1 工厂运输量总表 序 号 货物名称 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形态 包装方式 备注 铁路 t/a 公路 t/a 液 粉 块 散 袋 桶 一 运入 1 玉米 102020 √ 2 液化酶 30 √ √ 3 糖化酶 210 4 活性干酵母 15 √ √ 5 硫酸铵 49 √ √ 6 硫酸( 98%) 78 √ √ 7 吸收剂 300 √ √ 8 动力 煤 27000 √ √ 9 包装袋 48 万条 材质 PVC ( ln) +pp(ex) 小计 129682 二 运出 1 汽油增氧剂 30000 √ √ 2 液体二氧化碳 10000 √ √ 3 DDG 蛋白饲料 24000 √ √ 4 锅炉废渣 8100 √ √ 小计 72100 合计 201782 3. 工厂防护设施 厂区周围用用砖砌筑围墙,围墙 高 ,东西厂区各设两个大门,大门处设有门卫、值班等。 16 4. 运输车辆和设备的选择 本着节约投资的指导思想,充分依托 XXX 社会上运输力量,本工程原料和产品运输不自备车辆,由社会运输车辆解决。 本工程只考虑生产用车辆的配置。 主要有:叉车三台, 5t 轻型载汽车二台;工作车辆二台;其中一汽解放面包 CA6440 一台,桑塔纳一台。 二、 给水排水 1. 设计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及工艺专业提供的给排水条件。 2. 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厂区内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及厂区管网的设计。 3. 新鲜水、消防给水系统 本设计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流系统。 本工程所需新鲜水量为 ,全部由自建深井泵房供给。 拟在厂区西部打 400 米深井 3 眼,单眼深井出水量为 100m3/hr,并建有 1000m3生产、生活、消防水池一座,能满足本工程生产、生活水用量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版)要求,工厂同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室内外 消防用水量为 5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设置有生产、生活、消防水池一座,容积 1000m3;生产、生活、消防给水设计为低压系统,管网呈环状布置。 4. 循环水系统 ( 1)设计基础数据 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条件,各工段循环水总量正常值为 460m3/h,供水温度≤ 30℃ ,回水温度 37℃,温差Δ t=7℃,供水压力为 ,回水压力为 (部分为常压)。 ( 2)冷却塔及循环水泵站 根据工厂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用 HBLG500 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一座,其冷却水量 Q=500m3/h。 泵站平面尺寸 9 、高 6m,半地下式结构;加药间为 、高 ,地面式砖混结构。 泵站内设 IS125100200 水泵 3 台,二开一备,单台参数 Q=120~ 240m3/h, H=~,配电机 N=45kW,并设小型潜水泵一台。 ( 3)水质稳定处理 因缺乏该厂新鲜水水质分析资料及长年统计资料,现仅按常规设有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水处理药剂配方需经过筛选试验后确定。 5. 污水处理系统 本工程主要污染源为汽油增氧剂车间的酒。年产3万吨汽油增氧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 2倍,且不得小于 1 米。 山墙及横墙圈梁钢筋应弯入纵向圈梁,其弯入长度不小于 500mm 和钢筋直径的 35 倍。 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最小纵筋 4φ 10,最大箍筋间距 200mm。 砌体工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块材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原、辅材料用量估算如表。 表 原、辅材料用量估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1 PC聚碳酸酯塑料 吨 200 2 PA尼 龙塑料 吨 240 3 ABS塑料 吨 550 4 ABS/PC 吨 125 5 PVD靶材 块 609 *6 高固体份涂料 吨 7 其他原辅材料 若干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涂料为高固体分丙烯酸型树脂,膏状,用 5kg塑料桶包装;涂料中固体分含量可 90%(环评按
3。 54 对策制定 55 第十一部分 结论 57 投资环境分析总结 57 投资价值分析总结 58 “吾 幼 ”教育生活 会馆 项目商业计划书 商业机密 3 第一部分 摘 要 项目名称 “吾 幼 ”教育生活 会馆 项目 概况 团队 概况 “吾 幼 ”教育生活 会馆管理层计划安排 10 人。 其中总经理 ( CEO兼任) 1 人,副总经理 2 人, 教学 主任 1 人 ,人力资源部 经理 1 人
............................................. 40 电力供应及生产控制 ............................................................................................. 41 电力供应 ......................................
.................................................................................. 30 6 技术经济分析 ........................................................................................................
度大功率制氧机的研制。 本设计采用富氧率为3%。 (4)陶瓷杯复合炉衬技术:陶瓷杯复合炉衬为强化冶炼的大型高炉炉缸、炉底长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价值。 该技术采用国产与进口优质耐火材料配合使用,具有施工简便、总体投资省的优势。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使炉缸热量充沛,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炉况稳定顺行,降低燃料消耗,提高铁水温度和铁水质量,大幅度延长高炉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