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培训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L 成年女性( ~) 1012/L 110 ~150g/L 新生儿 ( ~) 1012/L 170 ~200g/L 正常参考值 目 录 RBC及 Hb增多 一般多次检测成年男性红细胞 1012/L,血红蛋白 170g/L 成年女性红细胞 1012/L, 血红蛋白 160g/L 单位容积血液中 RBC数及 Hb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临床意义 目 录 相对性增多 因血浆容量 ↓ 使 RBC容量 ↑ , 见于严重呕吐 、 腹泻 、 出汗 、 烧伤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尿崩症 、 甲亢危象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目 录 继发性 RBC增多 促红素代偿性增加,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严重的心肺疾患 促红素非代偿性增加, Epo↑ 与某些肿瘤或肾病有关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上腺皮质腺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因未明, RBC持续增多,可达710 10 12/L, HB可达 180240g/L,血容量、 WBC、血小板亦增加。 绝对性增多 (红细胞增多症 ) 目 录 RBC及 Hb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 RBC数 、 Hb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120g/L,成年女性 110g/L,即可认为有贫血 . 目 录 临床上根据 Hb↓ 程度将贫血分为 轻度 Hb低限 — 90g/L 中度 9060g/L 重度 6030g/L 极重度 30g/L 目 录 白细胞的参考范围 正常参考值范围 : ~ 10 109个 /L 白细胞功能 保护肌体免受外来侵略(感染 ) 目 录 临床意义 WBC> 10 109/L称 WBC增多; 低于 4 109/L称 WBC减少; WBC↑ or↓ , 主要受 N的影响 , WBC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目 录 、中性粒细胞增多 1) 生理性 N增多:饱餐 、 激动 、 剧烈运动 、 高温 、 严寒可使 N暂时性 ↑ 新生儿 、 月经期 、 妊娠 5个月以上可增高 ,生理性增多都是 — 过性的 , 不伴有白细胞质量变化 2) 病理性 N↑ : 原因很多 , 大致归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两大类: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 ,动员骨髓贮存池中的粒 C释放或边缘池粒 C进入血循环。 因此 , 增多的粒 C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 C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 C, 而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组织中原始或幼稚粒 C大量增生 , 释放至外周血中的主要是病理性粒 C。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是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它的生成受多种因素调控 目 录 反应性增多 : ① 急性感染或炎症: N↑ 最多见原因 , 尤其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或全身性感染 , 此外 ,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 真菌等 , 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 , 乙脑 、 狂犬病 ,立克次体如斑诊伤寒 , 螺旋体如钩体病 , 梅毒 、 寄生虫如肺吸虫。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 , 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②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 严重外伤 、 手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