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时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码,此时 P0 外部必须被拉高。 2)、 P1 口: P10~ P17 统称为 P1 口,可作为准双向 I/O 接口使用。 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 4LSTTL 门电流。 P1 口管脚写入“ 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 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3)、 P2 口: P20 ~ P27 口统称为 P2 口,一般可以作为准双向 I/O 接口使用,在接有片外存储器或扩展 I/O 接口且寻址范围超过 256 字节时, P2 口用作高 8 位地址总线。 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当 P2 口被写“ 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 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 16 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 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 1”时 ,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 P2 口输出其 7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 口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复位电路 计算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复位时使中央处理器 CPU 和内部其他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AT89C51 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 RST,高电平有效。 在时钟电路工作以后,当外部电路使得 RST 端出现两个机器周期( 24 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内部复位。 复位有两种方式:上电复位和按钮复位。 在此次的设计中,我采 用按键复位, 如图 43 所示: 图 43 只要 RST 保持高电平, AT89C51 单片机将循环复位。 复位期间,ALE、 PSEN 输出高电平。 RST 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后, PC 指针变为 0000H,使单片机从程序存储器地址为 0000H 的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当单片机执行程序出错或进入死循环时,可按复位按钮重新启动。 按键电路 独立式键盘是各按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 I/O 接口线,每根 I/O 接口线的按键是不会影响其他的 I/O 接口线。 在本次设计中, 8 按键为 K0、 K K2,他们分别与单片机 、 、 接口线相接。 通过按键控制显示器的显示。 图 44 所示: 图 44 LED 显示电路 在本次的设计中,采用的 8 位的数码管显示器。 数码管如果按照段数分可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也就是多了一个小数点的显示;如果按能够显示多少个“ 8”分类的话,也可以可分为 1 位、 2 位、 4 位等数码管。 如果按照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 码管。 共阳极的数码管是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后就形成公共阳极( COM)的数码管,共阳极数码管在应用时要将公共极( COM)接到 +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9 共阴极数码管是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 COM)的数码管,共阴极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 COM)接到地线 GND 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如图 45 所示: 图 45 主程序 先对显示单元和定时器 /计数器初始化,然后重复调用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按键处理模块,当有按键按下时,则转入相应的功能程序。 数码管显示 本设计有 8 个数码管,从右到左为妙、分、时。 在本系统中数码管显示采用软件译码动态显示。 在存储器中首先建立 一张显示 信息的字段码表,显示时,先从显示缓冲区 中取出显示的信息,然后通过查表程序在字段表中查出所显示的信息的断码,从 P0 端口输出,同时在 P2 端口进行数码管显示。 定时器 /计数器 T0 中断服务程序 10 T0 用于计时,选中方式一,重复定时,定时时间设为 ,定时时间到则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一个计数器对 计数,计 8 次则对秒单元加一。 秒单元加到 60 则对分单元加一,同时秒单元清 0;分单元加到 60 则对时单元加一,同时分单元清 0;时单元加到 24 则对时单元清 0,标志一天时间计满。 在对各单元计数的同时,把他们的值放到存储器单元的指定位置。 流程图如下: 11 按键处理程序 按键设置为:如果没有按键 ,则时钟正常走时。 当按下 K0 键时,时钟 复位,从零开始计数 ; 按 K1 键时,秒清零;按 K1 键时,分清零,再按时实现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