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文作业用了 157 小时,画图画用了 1513 小时。 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请大家列出算式) (二)导入新课 教师: 这个算式里出现了连加,大家会计算吗。 (不会)如果算式里出现了连减又该怎样计算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两个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吗。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 107 页例 3,思考下面的问题: 如果将 152 换成 153 ,请你 算出结果。 150 等于多少。 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想一想它与整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自探提示 6题。 强调: ( 1)凡是分子是 0 的分数都等于 O。 (2)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与整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不同是:前者可一次计算出结果,后者一般要从左到右依次 计算。 即时练习 ( 1)处理第 107 页的“做一做”。 ( 2)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计算复习中的第( 2)题。 三、质疑再探 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1)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简便算法吗。 四、运用拓展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 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分组计算练习二十一第 5题的六道题,比一比哪一小组计算的又快又对。 独立完成第 7题,全班交流。 小组内交流完成第 8 题。 (三)全课总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强调。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 另外,如果被减数是 “1 ”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 分子出现 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 O。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例 3 ( 1) 154 + 151 + 157 = 15714  =1512 =54 答: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 54。 ( 2) 1152 1512 = 15 12215  =151 答: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 151。 1153 1512 = 15 12315  =150 =0 凡是分子是 0 的分数都等于 O。 教学反思: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教材第 110 一 112 页的内容及第 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1 一 4 题。 教学内容 :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三疑三 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把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3 和 25 34 和 720 512 和 38 出示一组分数: 12 , 712 , 512 , 13 , 56 , 34 , 1112 ①请你选出两个分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生汇报所组成的算式师板书 712 + 512 12 + 13 56 34 56 13 1112 512 ②请你认真 观察这五组算式,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生汇报:一类是同分母分数加减,另一类是异分母分数加减。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已经会计算,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就是我们这一节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 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 自学课本 110— 111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相减。 为什么。 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怎么办。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验算。 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 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课件出示演示图及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看:看清题目 二通:通分 三算:计算 四约:化成最简分数 五化: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六验 : 验算 三、质疑再探 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 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判断 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相同。 ( ) ② 37 + 35 =1535 + 2135 = 3635 =1 135 ( ) 点击生活 学校运来一堆沙子。 砌墙用去 38 吨,修运动场用去 25 吨,还剩 110 吨。 一共用去多少吨。 这堆沙子原有多少吨。 (三)全课总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强调。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 例 4 ( 1) 41 +103 =205 +206 = 2065 =2020 答:废金属和纸张在生活垃圾中共占 2020。 ( 2) 103 > 203 103 203 =206 203 =203 答:食物残渣多,多 203。 教学反思: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教材第 114 一 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513 题。 教学目标 :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能熟练进行计 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旧知: 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 是什么。 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节我们将通过练习来进一步掌握其计 算方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三) 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异分母加减法有简便的方法吗。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 )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 请你独立计算第 6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请你 算一算 第 10 题 表中每一横 行各数的和, 想一想 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第 10 题中的“ 1”换成其它的数,这个规律还存在吗。 检查自探效果。 (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 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第 6 题中的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 1 的分数。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即时练习: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考考你的同桌。 三、质疑再探 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 预设: (1)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分数加减法中还有什么规律。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 完成教材第 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完成教材第 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完成教材第 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 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完成教材第 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 讲 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完成教材第 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完成教材第 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完成教材第 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 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三)全课总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强调。 通过本节课的 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 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 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 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 教学反思: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教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