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培训教材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轧钢板和带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检 验规范(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等) 17 工艺 评定( 工艺卡、 样本、图片等) 检验的分类 : 按 检验数量 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 流程 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 按 判别方法 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按 产品检验后产品是否可供使用 来分:破坏性检验、 非破坏性检验 五 、质量策划 质量体系标准中,对质量策划的定义是: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硬件和软件) 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 编制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的一部分 . 可以看出 : 1 、标准明确了“质量策划”的范畴。 18 例 如:对合同要求复杂的产品,为满足合同的质量要求,需根据现有的设计、制造能力,提出生产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包括引进设备和技术、工艺攻关、设备改造、人员培训等),为此开展的一系列筹划和组织活动,都属于“质量策划”的范畴。 2 、质量策划强调的是一系列活动,而“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的结果。 六 、 检验 计划 1 、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1)全数检验适用于: 检验是非破坏性的; 检验数量和项目较少; 检验费用少; 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项目 生产中尚不够稳定的比较重要的特性项目; 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 19 昂贵的、高精度或重 型的产品; 能够应用自动化检验方法的产品。 2)抽样检验适用于: 检验是破坏性的; 被检对象是连续批(或流程性材料) 产品数量多; 检验项目多; 希望检验费用少。 1) 抽样检验是利用样本进行的检验 ,所抽取的样本只占批中的一小部分 ,样本的质量特性结果只能相对地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 ,不能把样本的不合格率与整批产品的不合格率等同起来。 2) 但是 ,我们所讲的抽样检验 ,是建立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的、可靠地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可行的、多快好省的办法。 3) 抽样检验并不排斥全数检验,应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分析,目的都是为 20 了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 1) 进货检验、最终检验及出货检验可 参照 GB28282020或其它抽样标准 . 2) 对过程检验 ,由质量策划人员根据产品的稳定情况及过程能力等因素确定抽样数量及频次 .。 1) 人工挑选取样法 — 由于有人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不能正确反映整批产品的实际分布状态; 2) 随机抽样 — 使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产品 都以同等概率出现在样本中。 随机抽样也可以在生产流程中进行。 1)简单随机抽样 常用的简单工具: – 随机数表法(乱数表法) 21 – 掷骰法(适用于生产现场) 2)周期系统抽样 当对总体实行上述单纯随机抽样有困难时(如连续作业时抽样或产品为连续体时抽样),可采用一定间隔进行抽取的抽样方法。 3)分批抽样 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子批的检验批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的批中抽取样本。 • 当不同班组、 不同人员、 不同设备、不同环境生产同一种产品时,由于条件的差别,产品质量可能有较大差异。 这时,可采用分批按比例随机抽样。 • 七 、进货检验 1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 产品状态的标识。 22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 检验方法 : 验证 产品 质 量证明 书。 检验和试验。 在供方处的验证。 委外检验和试验 . 八 、过程检验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 过程检验的分类 : 23 首 /末 件检验。 (包括:每批次、每班次、换人员、换工装) 作业员自检。 检验员巡检。 转序检验 . 三“不” 原则 : 不接受不合格 产 品。 不生产不合格 产 品。 不流转不合格 产 品 . 九 、最终检验 1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产品检验单、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24 异常信息反馈 . – – 十 、出 厂 检验 1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产品检验单、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对不合格品进行登记、隔离并采取措施。 对采取措施的结果进行验证。 异常信息反馈 . 2 、主要内容 : 产品。 标识。 包装 . 十一 、不合格品的控制 不 合格品的定义 未满足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的产品 . 25 不合格品的控制要求 标识 记录 评审 隔离 处置 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的方法 返工。 返修。 让步接受。 降级或改做它用。 拒收或报废 . 十 二 、质量分析 主要任务 : 纠正和预防措施。 持续改进。 测量系统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 产品功能展开。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可靠性分析 . 纠正和预防措施。 26 不合格描述。 不合格原因分析。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对采取措施的验证 . 持续改进 1) 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目标。 2) 持续改进的主要内容有 : 质量。 价格。 服务。 供货信誉。 3) 持续改进的项目可以是 : 减少返工 /返修和报废。 简化流程 /优化加工制作方法。 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缩短工装 /模具的更换时间。 延长设备 /模具的使用寿命。 27 降低能源消耗。 优化生产节拍。 减少物料搬运时间。 4.不合格的分类 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 A、 B、 C 三类。 A 类: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 类: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的质量特性严 重不符合规定; C 类: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十三 、质量 管理 职责 首先咱们共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