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省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数。 他认为知识溢出还导致集聚区内部产品的类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宁钟的 产业 集 聚 研究也属于这类研究,他认为企业集群存在进入、退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以及需求的动态变化。 他把空间经济因素引入技术追赶模型,分析了技术追赶、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分析。 ( 4)盖文启和朱华晟 的 产业集聚系统化研 究 盖文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他系统地构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 他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解释了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发展。 他还讨论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柔性专业化企业的聚集问题,并指出这些因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经济、增强创新功能,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盖文启和朱华晟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他们在对过去的三种主要区域经济发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7 展理论 ( 梯度理论,增长级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的不足进行评述后,提出 了新型区域发展理论 :认为产业集聚理论在吸取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地平衡性与否,而是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尤其突出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他们认为产业集聚理论是继梯度推移、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的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台湾学者注重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解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很多,从整体来看,我国运用产业集聚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也存在诸 多问题 :① 缺少对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的经济机制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形成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可以培育产业集聚区,并且在短期内也可以形成集聚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缺乏市场的充分流动,激励效应和创新源泉均不足,集群缺少活力 ; ② 对产业集聚区的生命周期缺少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如何判定产业集聚区的形成阶段,如何改造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集聚区等方面鲜有涉足 ;③ 缺少对产业集聚区的定量研究,总体来看是理论多而实践少,且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够。 如何把产业集聚理论运用于区域政 策的制定,特别是解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与改革开放相结合,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 在以上部分, 系统化地回顾了产业集聚理论, 在以上 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下面 章节 提出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在现状部分进行了 部分 定量研究 ;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 文章的最后一章,针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当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8 3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一直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 了 初步 成效,一些产业集聚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 :漯河 食品加工产业 集聚区,许昌发制品产业集聚区,长垣起重设备产业集聚区等。 2020 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超常规的增长,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标准化厂房、供水、供电、道路和消防等 设施加快建设,发展速度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 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增强了综合承载能力,支持了产业集聚区的 快速平稳 发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20 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日益 完善。 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亿元,占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的 %。 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比 2020 年 新增 平方公里;标准厂房面积达到 7857 万平方米,比 2020 年 新增 5994 万平方米,其中多层标准厂房面积 3208 万平方米,比 2020 年 新增 2659 万平方米,占标准厂房面积的 %;三级以上道路 11175 公里,比 2020 年 新增 7626 公里;自来水供水管网 10321 公里,比2020 年 新增 6084 公里。 供电设施和输变电线路建设有效推进,供电保障能力增 强。 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2020 年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效增加,集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 筑巢引凤 ” 能 力增强,为产业集聚区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表 1 2020 年 — 2020 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 情况对比 指标 单位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标准厂房面积 万平方米 1863 2674 5230 7857 三级以上道路 公里 3549 6187 8714 11175 自来水供水管网 公里 4237 6573 8606 10321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9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2020 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稳步提高的态势,集聚区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个百分点, 与 十年前的 2020 年相比, 更是 增长了 11 倍之多。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个百分点。 其中,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 %,对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拉动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现价同比增长 %,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 %;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 吨标准煤,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降低 吨和 吨标准煤。 表 2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 近十年 规模以上工业 增 长趋势 图 0202040006000800010000120201400016000180002020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0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发展后劲增强 2020 年,全省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保持强力推进,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 %,占比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 个、 个和 个百分点 ,与 2020 年相比, 增长了两倍多。 其中,工业投资 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 %。 大型项目向产业集聚区聚集,产业集聚能力提 高。 全省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 9196个,占全省在建项目的 %。 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 3243 个,占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的 %;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 1947 个,占全省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的%。 大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增强了产业集聚区优势产业的集聚能力,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 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亿元,占全省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的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 %,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个和 个百分点,新开工大型项目对产业集聚区贡献继续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彰显。 表 3 2020— 2020 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趋势 图 0100020203000400050006000700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 资料 来源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制造业投资向产业集聚区聚集,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全省产业集聚区制造业完成投资 亿元,占全省制造业投资的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 %,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个和 个百分点 ,与 2020 年相比,增长了近三倍。 分行业看,高成长性和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集聚区的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制造业 30 个行业中,有 9 个行业的投资完成额超过两百亿元。 其中,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完成额超过四百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在产业集聚区的投资占其全省投资的比重均达 85%以上。 制造业投资,尤其制造业中的高成长性产业投资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增强了集聚区的发展实力,促进河南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业人员增长较快,社会效益 日益显著 2020 年, 全省产业集聚区 入 驻 “ 三上 ” 企业 单位 8408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648 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 万人, 比上年 增长 %,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个百分点 ,与十年前 的 2020 年 相比 增长了三十多倍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率为 %,比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个和 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居民 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 4 河南省 产业集聚区 近十年 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 增长趋势图 05010015020025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从业人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产业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彰显 2020 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成为河南经济最具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2 活力的增长点,集聚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支撑带动作用突出,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18 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速均高于本市规模以上工业,其中郑州市、商丘市和濮阳市均高出本市规模以上工业 20 个百分点以上;有 11 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本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 40%。 有 6 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其中郑州市、洛阳市突破两千亿元; 180 个产业集聚区中,有 5 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两倍以上,有 12 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300 亿元,其中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超过 500 亿元。 加强主导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2020 年,全省各 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