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垫片复合冲压模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冲压模具是执行冲压加工的工具,根据工序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级进模、单工序模和复合模。 考虑到用途和要求差异,它可以分为普通、简易、高效率、高寿命和高精度这几种冲模。 对于冲压模具的设计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冲压件的生产条件、技术要求、经济成本和生产批量等各 方面的因素。 冲压模的特点 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以及表面质量取决于模具,不受冲压工的技术水平的影响,所以冲压件在生产中的加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冲压加工也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件,这是其他工艺很难以实现的。 在一般的冲压装置上,冲压加工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并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大量的生产中采用冲压加工钣金件是最经济实惠的工艺方法,以冲裁为例吧,一般的冲裁模的寿命可以达到几百万次,硬质合金冲裁模的寿命则可以达到几千万至上亿次。 还有冲压生产的材料废弃率很低,通常情况下它的材料利用率可以达到 70%以上。 冲压工艺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因为冲压加工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它的生产率高、成本较为低廉,不单可以加工出复杂形状的工件而且质量也较为稳定,在很多行业中的应用都十分普遍。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 在全球形形色色的钢材品种里,用作冲压加工的带料和板料就占有 67%之多。 在模具行业的生产总值里,冲压模具就占有一半之多 [3]。 在航天航空的薄壳制件中,冲压件占 70%以上的比例 [2]。 所以,当前在轻工、机械、电子、国防等工业部门的产品零件中,它的成形方式已经转向优先选用塑性加工工艺,使得制件优质、低耗和成本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显 著的优势 [2]。 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 1)冲压生产及模具制造向专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 2)板材的成形设备向自动化、机械化、精密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1]。 ( 3) CAD/CAE/CAM 运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它代表着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发展方向 [2]。 ( 4)着重发展模具表面的各种强化超硬处理等方面技术,使模具的使用寿命得以提高。 本论文内容简介 本论文的设计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言,了解冲压和对冲压模的分析介绍;第二章节为工件的工艺分析,对工件作出准确的工艺分析和确定工艺方案;第三章节为工艺 计算,它包括排样设计和它的材料利用率分析计算,还有冲压力的计算、压力中心的计算和冲压设备的选择;第四章对工件各个尺寸的计算。 如落料模尺寸计算、冲孔模尺寸计算等;第五章节为对模具主要零件和它的结构进行准确的设计,画出零件图及装配图;第六章是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确保所有尺寸均符合安装要求;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3 第 2 章 工件的工艺分析 冲压工件的工艺分析 图 角垫片 图 角垫片 为所需生产的工件图,该工件的材料 采用 Q235 号钢,厚度定为 2(mm),尺寸精度是 IT9 级,用于大批量生产。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厚度、材料,在进行冲压工艺设计过程中,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孔径的太小是否合适,太小会导致凸模强度不够。 该工件有两道工序完成,是否应该分为两个工位完成,还是一个工位完成,哪种方法能更好的保证达到加工的要求,应该认真验算; 此工件大批量生产,应该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 该模具的落料凹模形状较复杂,应注意它的制造工艺和精度。 对于所冲小孔Φ 14( mm),查文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217) 得,可冲孔的最小孔径 d=,因而Φ 14( mm)孔符合工艺要求;分析零件的尺寸标注情况,符合要求。 所以适合冲裁。 确定工艺方案 根据工件的工艺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和冲孔两种,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以下三种方案: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4 (1)采用单工序模生产(先落料后冲孔); (2)采用级进模生产(冲孔 落料连续冲压); (3)采用复合模生产(冲孔 落料复合冲压); 考虑到工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工件自身的尺寸较小,方案( 1)的生产效率低下且操作安全系数低,不适用;方案( 2)虽然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但价格与工位成比例 上升,需要为它分别设计配套模具,过程较为复杂、成本高,所以这个冲裁方案不适合;方案( 3)中在同一工位里能同时完成两道共序,符合生产要求且操作简单,所以这个方案最好。 按照复合模工作零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两种:正装复合模凸凹模在上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在下模;倒装式复合模凸凹模在下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上模 [8]。 (这里选择的复合模生产为倒装式复合模 )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5 第 3 章 工艺计算 排样设计及其材料利用率的分析计算 排样设计 冲裁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排列方法称为 排样。 排样的作用有很多,合理的排样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它是核算材料定额、材料剪裁的依据,排样为模具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因为工件的形状比较复杂,且加工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能加工出最好的产品,这里采用的是单排排样方案如图 排样图所示: 图 排样图 查文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212) 可知,搭边尺寸 a 的取值,得a= 3(mm), a1= 2(mm)。 由图 11 角垫片 可 以 算 出 冲 裁 件 垂 直 于 送 料 方 向 的 尺 寸D= 153*153153*153  =( mm) 又因为 a=3( mm),所以根据条料宽度 B 的计算公式: B= 0)2a(D ΔΔ  =+2*3=(mm) 可得步距 H= 22 2)(5 22)(5 2  =(mm) 这样排样将只有一个工位,将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冲孔落料。 材料利用率计算分析 由文献《冲压模具技术手册》可知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6 η= nA/bh 100%[2] 式中 : n—— 在整块板上冲裁的零件数; A—— 一个零件的实际面积, A= 12916(mm178。 ); b—— 条料宽度 (mm); h—— 送料步距 (mm); 得:η= [12916/( ) 100%≈ % 冲裁力的计算 在冲裁过程中板料受到凸模施加的压力称为冲裁力;模具的设计和压力机的选用都以冲裁力为重要根据。 其计算公式为 : F=ltσ b[3] 式中 : F—— 冲裁力( N); l—— 冲裁工件周边长度( mm); t—— 冲裁工件材料厚度( mm); σ b —— 被冲工件材料的抗拉强度( MPa) 冲孔力的计算 由公式: F 冲 = ltσ b 根据制件材料类型选得: σ b—— 材料的抗拉强度, 460(MPa); 而: l= 2 14π= (mm); t=2(mm); 所以得: F 冲 = 2 460= (KN). 落料力的计算 由公式: F 落 = ltσ b 式中 t=2(mm); σ b =460( MPa); 而: l= 40 +2 42+2 91+2 133= ( mm); 所以得: F 落 = 2 460= ( KN) 江西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7 卸料力的计算 由公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