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丙烯酯pc脱碳填料塔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组 成) 40℃ 组分 CO2 CO H2 N2 总量 溶解度, Nm3/m3PC 10859 溶解量, Nm3/m3PC 溶解体积流量 Nm3/h 溶解气所占的百分数 % 出塔液相带出气量及其组成 40℃ 溶解量, Nm3/m3PC 体积流量 Nm3/h 溶解气所占的百分数 % 入塔气相及其组成 30℃ 体积流量 Nm3/h 11600 600 18880 8920 40000 溶解气所占的百分数 % 出塔气相的组成 35℃ 体积流量 Nm3/h 溶解气所占的百分数 % 入塔液相及其组成 30℃ 体积流量 Nm3/h 溶解气所占的百分数 % 100 三、 热量衡算 在物料衡算中曾假设出塔溶液的温度为 40℃,现通过热量衡算对出塔溶液的温度进行校核,看其是否在 40℃之内。 否则,应加大溶剂循环量以维持出塔溶液的温度不超过 40℃。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pVC 因未查到真实气体的定压比热容,故借助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公式近似计 11 算。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32 TdTcTbaC iiiipi ,其温度系数如下表: 系数 a B c d Cp1( 30℃) Cp2( 32℃) CO2 8 102 105 109 38 8 CO 3 102 106 109 18 H2 3 103 106 109 90 1 N2 0 102 106 109 18 8 表中 Cp的单位为( kcal/kmol℃) /( kJ/kmol℃) 进出塔气体的比热容 Ck J / k m o 2 2 7 1 1 ipipV yCC Cpv2=∑ Cpiyi = + + + = KJ/Kmol℃ pLC 溶解气体占溶液的质量分率可这样计算: 质量分率为 % 1 1 8 4 8 2 1 其量很少,因此可用纯 PC 的比热容代之。 本设计题目中 1 .3 9 0 .0 0 1 8 1 1 0plCt kJ/kg℃ 1 1 . 3 9 0 . 0 0 1 8 1 1 0 1 . 3 9 0 . 0 0 1 8 1 4 0 1 0 1 . 4 4 4 k J / k g CpL 12 Ck J / k 0 1 8 0 1 8 tC pL 文献查得 tC pL 0 0 0 9 8 6 4 9 kJ/kg℃ ,据此算得: pLC kJ/kg℃; pLC kJ/kg℃ 本设计采用后者。 的溶解热 sQ 1 2 9 9 H kJ/kmolCO2 文献查得 146542CO H kJ/kmolCO2(实验测定值) 本设计采用后者。 CO2在 PC 中的溶解量为 =故 Qs=14654 = 1LT 设出塔气体温度为 35℃,全塔热量衡算有: 带入的热量( QV1+QL2) + 溶解热量( Qs) = 带出的热量( QV2+QL1) Qv1=V1Cpv1(Tv1- T0)=40000 30/=1683750 kJ/h QL2=L2CpL2(TL2- T0)= 1193 30=Qv2=V2Cpv2(Tv2- T0)= 35/=QL1=L1CpL1(TL1- T0)= TL1=1724717 TL1kJ/h 式中: L1= 1193+( ) kg/h 1683750++=+1724717TL1 TL1=℃ : 13 出塔气相及其组成( 35℃) V2=CO2 CO H2 N2 Nm3/h % QV2= 入塔液相及其组成( 30℃) L2=CO2 CO H2 N2 227. Nm3/h % QL2= 入塔气相及其组成( 30℃) V1=40000Nm3/h CO2 CO H2 N2 26058 11600 600 18880 8920 Nm3/h % QV1=1093738kJ/h 出塔液相带出气量及其组成( 40℃) L1=CO2 CO H2 N2 6946 11433 Nm3/h % 脱 碳 塔 溶解气量及其组成( 40℃) L1=CO2 CO H2 N2 11345 Nm3/h % Qs=1683750kJ/h 14 四、设备的工艺与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uVD s4 Fuu ~ 塔底气液负荷大,依塔底气液负荷条件求取塔径 采用 Eckert 通用关联图法求取泛点气速 Fu ,并确定操作气速。 入塔混合气体的质量流量 : 39。 = = k g /hV ( 4 0 0 0 0 2 2 . 4 ) 2 0 . 3 6 8 3 6 3 7 1 . 4 2 9 注: 为入塔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为出塔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k g / k m o l3 6 2 7 1 mM Mm2 = 44 +28 +2 +28= 塔底吸收液的质量流量 : 39。 1828203. 785kg/ hL 入塔混合气的密度(未考虑压缩因子) 361 k g / 3 1 4/ RTpM mV 吸收液的密度 3kg/m1184L ( 40℃) 吸收液的粘度,依下式计算得到: o g TL L mPa s(平均温度 35℃时的值) 选 50gD mm塑料鲍尔环(米字筋),其湿填料因子 1m120 ,空隙率 ,比表面积 32 /ta , BainHougen 关联式常数 KA ,。 15 ( 1) 选用 Eckert 通用关联图法求解 Fu 关联图的横坐标:( v/ l) ’ /V’ =()查 Eckert 通用关联图得纵坐标值为 ,即: 1202084/1000 FLLVF ugu m/Fu ( 2)选用 BainHougen 关联式求解 Fu 8/14/1328/14/1321184235081184lg FLVLLVtFuVLKAagu 14m/ m/FFuu取 11 m / ~ u 根据设计 u=2 求取塔径 Vs=40000 ()()=D=(4 )= 本次设计取 D=3200mm 3 核算操作气速 u=4Vs/ D2=4 178。 =则操作气体速 度取 u= 16 4 核算径比 D/d=3200/50=6410― 15(满足鲍尔环的径比要求) 5 校核喷淋密度 采用聚丙烯填料表面 L 喷, min=( MWR) at = =() (通常对于直径不超过 75mm 的散装填料,最小润湿速率可取为 179。 /( m h)。 对于直径大于 75mm 的散装填料,可取为 179。 /( m h) ) L 喷 = )/(5 1 9 1 9 3 7 8 8 2 8 2 0 3 232 hmm (满足要求) 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塔截面积Ω == 178。 = ㎡ 因其他气体的溶解度很小,故将其他气体看作是惰气并视作为恒定不变,那么,惰气的摩尔流率 mV m 4 0 0 0 0 ( 1 0 .2 9 ) / ( 2 2 .4 3 6 0 0 ) 0 .0 4 3 8V 又溶剂的蒸汽压很低,忽略蒸发与夹带损失,并视作为恒定。碳酸丙烯酯pc脱碳填料塔的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解:设美术组有男生 x人,女生就有 80%x人。 x+80%x=36 =36 X=20 80%x=20 80%=16 答:美术组有男生 20 人,有女生 16 人。 师:结果是否正确,一般我们要进行检验。 怎样检验。 请在书上第 11页例题空白处 写下来。 师:我们可以先用算出的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结果是否等于 36,再用女生人数除以男生人数,看结果是否等于 80%
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一缕水的气息扑 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上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 —— ”画出两个体现“我们”对水非常渴求的句子。 3.“母亲轻轻一笑”,这时,母亲会想些什么。
、做细、做精。 改变“一人一标准”、“标准随人变”的现象。 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制定《种蛋质量标准》和《雏鸡质量标准》。 对内可作为生产的目标和依据,对外可作为品牌形象和质量的宣示。 三、方法步骤 制定各项《标准》、《制度》,、《规程》和《管理办法》。 组织各级主管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在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吸取国内外的新技术、新经验, 结合种鸡场实际
3) 列方程解答 三、 总结 四、 作业 : 第 1 1 16题。 17 备课 用纸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课 题 整理和复习( 1) 第几 课时 10 执教者 教学预案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 第 15 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 1~6 教学目的 :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体会数学学习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与整理 问 : 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B 第 4 组第 3 个 (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 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 (同时板书) 中队长坐在哪里。 (板书) 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 第 7 行 ○ ○ ○ ○ ○ ○ ○ ○ 第
图 1 图 2 图 3 以此类推,原三角形内部有 n 个不同点时,原三角形可被分成 个三角形 . 三 . 计算与求值 (1 21题各 4 分, 22 题各 5 分,共 18 分 ) 19.计算: 2(―2)+ (―3) . 20.计算: ―3 2( - 13 )+(- 2)3247。 2. 21.计算: 3a+2b- 2(a- b) . 22.先化简,再求值: 4(3 m2n- m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