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直机毕业设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求的前提下,力求辊数减少。 此外,辊子过多时,不仅明显加重前面提到的缺点,而且矫直精度提高的并不显著,经济效果很低,故辊子不宜过多。 对于薄板矫直机,由于钢板 bh 比值很大,原始弯曲曲率较大以及瓢曲和浪形缺陷严重又往往是冷矫材料,强化系数也较大,则矫直困难,但是又往往受强度条件限制,辊距不得不加大。 因此,就需要增多辊数,以便保证矫直质量,故薄板矫直机的辊子较多。 对于厚板矫直机,则相 反,辊子较少。 一般选取辊数可参见表。 表 辊数与钢板的关系 钢板厚度 hmm ~ ~  辊数 n 29~17 17~11 9~7 根据给定的工艺参数,选取辊数 17n。 ( 2)辊身长度的确定 矫直辊辊身长度要比钢板的最大宽度大一定的数值,并按下式计算 m ax(1. 1 ~ 1. 16 )LB 由工艺参数选取系数 ,得出 m a x( 1. 1 ~ 1. 16 ) 1. 12 15 50 17 36L B m m m m    结合表 选取 1730L mm  1730L mm 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6 表 中国现用拉弯矫直机概况 生产线 提供者 带材尺寸/ Bmm mm  拉伸 率 00/ 拉力 /N 拉力辊/DLmm mm  弯曲辊/DLmm mm 速度1/ minm  卷重/t 包钢2030冷轧酸洗线 SMS(德国 ) ~6900~1900 4 440 10 13002100 762100 360 45 宝钢2030冷轧退火线 新日铁(日本) ~2900~1500 1 12020800 401800 宝钢2030冷轧镀锌线 Wean United (美国 ) ~3900~1850 ~3 51~762135 45 宝钢2030冷轧重卷线 SMS ~~1850 ~ ~ 13002020 602020 15~45 包钢1700冷轧酸洗 SMS BWG ~6600~1570 ~2 44510~2510 13001800 240 30~45 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7 表 (续) 生产线 提供者 带材尺寸/ Bmm mm  拉伸 率 00/ 拉力/N 拉力辊/DLmm mm  弯曲辊/DLmm mm 速度1/ minm  卷重/t 武钢1700 冷轧热镀锌线 DEMAG (德国) ~600~1570 ~2 42510 12501730 注 :。 DEMAG德马克。 Wenan维恩。 wD 值小于计算值者为正常 LD 值大于计算值者为正常 L 值在 B 值与计算 L 值之间均为可用 .稍大于计算之者也可以 . 张力辊结构参数的计算 张力辊直径的确定 拉弯矫直机的张力辊所承受的拉力比拉伸矫直机拉力辊的拉 力小 1倍以上,故其直径可以适当减小。 从弯曲矫直辊的拉弯变 形分析中可以看到,若按最厚带材不产生塑性弯曲:而且拉力更要 减小,如减到屈服拉力的三分之一。 则最小辊径为 3L sED  式中  为带材最大厚度, s 为其最小屈服极限。 根据工艺参数得出张力辊辊径: 3 2 1 0 1 0 0 0 969260LD m m 取为 1000LD mm 张力辊辊数,辊身长度的确定 ( 1)张力辊辊数的确定 张力辊的数量取决于拉力放大的倍数,拉力由展卷出口拉力增大到矫直所需之拉力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8 逐步由张力辊通过带材对辊子包角所产生的摩擦力而增加的,包角越大,拉力增加得越多。 ’而每一辊子的包角的  角只能增大到一定限度,一般 220。 因此拉力放大系数()e 中的  角给定时,辊数 n 便可求出: n  在多辊系的张力辊组中,  角代表个辊包角的总和。 根据工艺参数由 [3]中定包角2。 所以得出张力辊辊数: 2n  张力辊辊数为 2,选用 2辊张力辊辊组形式。 ( 2)张力辊辊身长度的确定 张力辊辊身长度与弯曲矫直辊辊身长度一致: 1730L mm。 张力辊与矫直辊之间距离是矫直机结构而定,在此不做具体确定。 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9 第 3 章 翁格勒拉弯矫直机的力能参数计算 由于此矫直机采用中间辊式矫直机部分进行弯曲矫直,出、入口设置拉伸矫直机部分进行拉伸矫直,两者采用单独电机驱动,拉伸矫直机不受中间辊式矫直机的影响,而辊式矫直机 矫直速度由拉伸矫直机决定,因此可以对拉伸矫直机进行单独计算,对辊式矫直机的矫直速度确定后单独计算。 拉伸矫直机部分的力能参数计算 第 2 章中求得张力辊辊数为 2,因此采用 2 辊辊系形式如图 所示 图 翁格勒拉弯矫直机的二辊系拉伸矫直机结构图 1. 展卷机 从左向右将卷由展卷机 1拉出后呈 S型绕过后张力辊组 b,在绕过前张力辊组 a进入卷取机 2。 卷取机 2 提供初始拉力 0F ,经辊组 a 将张力放大为 2F ,同时展卷机 1 提供初始制动力 4F ,经混组 b将制动力放大到 2F ,则在拉力与制动力之间形成拉伸力 2F 使带材产生塑性拉伸.并在机器的连续转动中完成连续性矫直工作。 下面按给定的工艺参数对此拉伸矫直机进行力能参数的计算, 工艺参数:屈服极限 ( 2 6 0 ~ 6 5 0 )s M Pa  , 210E GPa ,带宽 (7 5 0 ~ 1 5 5 0 )B mm ,厚度 ( ~ 3)h mm ,矫直速 度 (0 ~ 3) /av m s ,辊径 1000LD mm ,辊颈直径0. 5 50 0Ld D m m,包角 225   ,采用聚酯辊面(由 [6]中选取的辊面材料),太原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0 其摩擦系数  ,设计张力 1 6 0 4 .55L s iF A K N(其中 iA 为钢板的最大断面面积, 21 5 5 0 3 4 6 5 0iA m m   )滚动轴承摩擦系数 39。 。 按以上条件计算张力辊辊组的张力和此拉伸矫直机的驱动功率。 计算: (0 ~ 3) /av m s 取最大值 3/av m s 2 1 6 0 4 .55L s iF F A kN   0 . 2 5 3 . 9 212 6 0 4 . 5 2 2 6 . 8 4F F e e k N      0 . 2 5 3 . 9 201 2 2 6 . 8 7 8 5 . 1 5F F e e k N      轴承受力总和为: 22 ( 3 2 2 1 ) c o s ( )2aF F e e e             6 0 4 . 5 (0 . 1 4 0 . 7 5 1 ) c o s ( )2     出口辊组的转速为: 3 0 . 9 6 / 5 7 . 3 / m i n1ac Lvn r s rD    轴承摩擦功率为: 1 0 . 0 5 0 . 5 0 . 9 6 1 1 4 2 . 5 8 5 . 760 cmadnN F k W        第 2 辊的辊面与带材间滑动速度为: 212 6 0 4 . 5 2 2 6 . 83 . 0 1 0 0 0 1 . 1 6 /4 6 5 0 2 1 0a FFv v m m sAE       其滑动摩擦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