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月。 ( 6)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 单位:毫米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值 湿度 ( 1)历年最高月湿度(相对湿度) 81%,发生年月: 1961年 8 月。 ( 2)历年最低月相对湿度 34%,发生年月: 1978 年 4 月。 历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 单位: %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 月 平均值 53 51 49 47 53 58 66 70 71 67 64 60 1959- 1980 年 22年平均值: 59%。 日照 :平均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比 单位:小时 .%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日照 283 14 时数 日照 百分率 70 66 60 60 62 65 60 61 60 68 70 72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小时。 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64%。 大风、沙暴 : ( 1)大风指数( 8 级)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最多 2 1 5 7 7 2 3 2 2 1 2 2 最少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2)风沙指数 月 份 1月 2月 3月 4 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最多 9 14 14 19 17 11 12 9 4 3 11 8 最少 2 1 2 12 1 1 1 0 0 0 0 1 风向与风速 :历年逐月平均风速 单位:米 /秒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 风速 年平均风速 米 /秒;最大风速 24米 /秒 ( 2)风向统计 N NNE NE NEE E EES SE SSE S SSW SW SWW W 15 冻土 : ( 1)年平均无霜冻期(大于 0 度)为 167 天。 一般十月份出现初霜,来年 4 月终霜。 ( 2)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83cm,发生日期 1968 年 2 月。 ( 3)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6cm,发生日期 1968 年 1 月。 四、水文 水 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构成。 平均年总量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量为 亿立方米,占年总水量的%,分布很不均匀。 项目区年有水量 亿立方米,只占总水量的 %。 地表水 有天然地表水和过境黄河水两部分。 其中过境黄河水量为 亿立方米,占地表水量的 %,水质良好,既有肥水淤积之便,又有自流引灌之利,是全市生产、生活主要水源。 天然地表水少,通过季节性河流、洪沟汇流或潜流补入平原,年平均汇水量为 亿立方米,丰水年有 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 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6。 汇水径流量年均为 毫米,不足宁夏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致使占 %的山区、沙漠区土地缺水。 地下水 据勘测,地下水资源 14410 万立方米,占总水量的 %。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差别大,分布多寡悬殊,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为 4310 万立方米,且埋藏深,水质差,难以开 16 采利用。 可用量 自古以来,中卫人民利用黄河灌溉之便,不断发展灌溉农业经济。 据史料记载,西汉已引河开渠,灌溉屯耕。 元代有引黄灌溉蜘蛛渠。 明代黄河两岸有灌溉干渠 12 条,灌田 21 万余亩 ,清代发展为 16 条,灌溉面积扩大到 31 万多亩。 民国年间析出中宁县后,境内有干渠 14 条,灌地 23 万亩。 至 1949 年,干渠只有 9 条,溉地减少为 22 万亩。 到 1993 年,已建有设施较为配套齐备的 4 大渠系,灌溉面积增加到 万亩,均赖黄河过境水利资源。 此外,还巧用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供人畜饮水。 1949 年前,山旱地区多用拦洪漫地、截引潜流泉水灌地耕种和蓄水饮用,山川人民还开挖土圆小井饮用地下水。 1950 年以来,对干旱山区的天然地表水和宜于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进行开采利用。 六七十年代进行小水库、塘坝工 程建设, 80 年代重点发展打井抗旱、截引潜流泉水灌溉、蓄水。 至 1993 年,先后在南部山区和西北部沙漠边缘小盆地中兴建水库、塘坝 5 处,有效库容量达 220 万立方米,打成大口深井 85 眼、机井 97 眼,灌地 万亩。 同时,在灌区平原乡村普及手压钢管井。 城镇工矿区基本实现了深机井自来水,供应工业生产及群众生活。 全市地表、地下水利用总量年均 亿立方米,最高达 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 %,其中黄河过境水年均引用量为 42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 利用天然地表水年均 400 万立方米,占全市汇流地表水总量的 %。 五、地 震 17 地质构造 ssss 从地震构造背景看,处于活动构造的青藏块体东北边缘。 南部海原县城南侧、西华山、月亮山一带,有世界著名的海原深大活动断裂带;东部在中宁县城东南有烟筒山断裂带;北部在中卫城区南部的夜明山、香山和天景山山前一带,有香山 —— 天景山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西起甘塘以西景泰南、东南至固原七营一带,全长约 240 公里,贯穿全市,它与北部的烟筒山断裂带、清水河断裂带、牛首山 —— 罗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带共同组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弧形断裂带,这些活动断裂带与强震甚至大震关系密切。 地震活动 中卫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中强地震,又多次遭邻区强震波及破坏。 其中南部在 1920 年 12 月 16 日,沿海原活动断裂带发生了一次 级特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 23 万人死亡,海原、固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