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策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和促销手段。 5 政府没有制定足够多的措施来支持绿色营销的发展。 我国政府尽管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 法律 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 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 我国企业必须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在产品、包装、价格、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的予以组合运用。 一要抓好绿色产品的开发;二要合理制定绿色价格;三要选好绿色分销渠道;四要开展绿色促销。 精心开发绿色产品。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无公 害产品。 人们的绿色需求为企业开发研制绿色产品奠定了基础,绿色信息为企业开发研制绿色产品提供了依据。 绿色产品是绿色营销的基础和关键,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 准确制定绿色价格。 价格是市场的敏感因素,定价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制定绿色价格是营销策略的新概念,实施绿色营销不能不研究产品价格的制定。 绿色产品的价格制定要遵循“污染者付费”和“环境有偿使用”的原则,把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形成绿色成本,成为绿色价格构成中的一部分。 严格选择绿色渠道。 绿色渠道是再分销渠道 基础上形成的,是绿色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 它不仅具有一般分销渠道的含义,而且还有一定的绿色标志,绿色渠道要求制造绿色商品的生产者、中间商或代理人具有很强的绿色观念,并促使最终消费者成为绿色消费者。 大力开展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时通过绿色促销媒体,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绿色促销的核心是通过 充分的信息传递, 在谋求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协调中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实现绿色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拓展。 完善绿色销售服务。 6 绿色销售服务是贯穿于绿色营销全过程的服务,是绿色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绿色营销中,要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考虑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的方便;努力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它不仅对市场的高速有效运行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对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保障作用。 四、 我国 企业 实施绿色营销的 迫切性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迫切性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内忧”、“外患”。 (一)、 “内忧” —— 日趋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为我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环境问题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因为它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 、社会及人类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头等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在我国显得更加突出,形势严峻。 由于我国经济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客观上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了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之上,加之我国人口的剧增,需求的不断增长,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强度消耗、甚至是掠夺性的使用。 其结果是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严重。 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动摇了我们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出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生态与经济之间十分不协调的局面。 从社会总财富的观点看,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实际是负数。 随着生态环 境积累负效应的发挥,技术进步跟不上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因素的存在,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在总量上会继续扩大。 即我国这些年经济的增长部分,已抵消不了环境与资源损耗的代价,经济的高增长,是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而取得的,这种增长是得不偿失的,它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外患” ——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 我国“入世”意味着原来困扰我国产品出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贸易补贴等将受到国际自由贸易的约束和有关协定的限制而逐渐被取消。 但与此同时,继关税壁垒之后又一新的贸易壁垒 —— 绿色壁 垒正在困饶着中国贸易的发展。 绿 7 色壁垒是一种以保护有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对来自国外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 WTO 成立后,一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其目标之一,允许其成员国采取措施防止自由贸易可能引起的环境退化、污染传播等问题。 《技术贸易壁垒协定》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保护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