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总公司智能化示范库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实现 对仓房的熏蒸、通风、谷冷、气调 等 业务 的 记录、统计、查询 ,以及对仓储科技、人员培训 、药品进行统一管理 , 落实中储粮总公司 即将实施的 “四单一证”内容的建设 ; 通过粮情远程监管系统,实现粮情数据快速及时掌握,各种异常数据及时预警 、 快速反应,结合其它系统实现各种业务的智能远程操控; 通过建设 视频监控 系统,实现库内 、库区、办公区等全方位 视频监控,为安全生产 、规范作业提供帮助 ; 通过建设 智能 出入库 管理系统, 动态、 及时 地反映 粮食 出 入库、 扦样、 质检、称重、入 (出 )库、保管的整 体 作业信息处理流程 ,确保粮食数量真实、 准确、 动态、 及时, 达到监管有据、 账实相符 ;通过智能通风系统, 解决通风时机难把握、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避免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 的 现象 发生 ; 通过智能气调系统, 实现气调杀虫、气调防虫、气调保鲜储藏等不同气调储粮工艺的自动监控 ; 通过 网络 办公 系统,实现 库区 无纸化办公 以及手写签名 , 实现工作流转与文件管理的自动化,建立起一个弹性、灵活、高效、安全的电子化办公环境 ; 通过公用信息系统,实现公告通知、出入库作业流程提示、技术研讨、视频会议等 媒体化,为员工日常工作学习提供方便。 7 项目 目标 (一) 全面提高中央储备粮保管的信息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集成多个智能化系统,实现仓储管理 、粮情监控、视频监控、出入库、气调、通风、办公等的自动化,用数字化技术反应粮食的出入库、质检、称重、出入仓、保管的信息化作业处理过程,开展储粮通风、气调等作业的自动控制应用示范,建立监控中心实现有关作业可视化监控和相关信息网络化传输,基本实现粮食仓储环节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实现充氮气调、智能通风的智能化控制,使仓储保管中的熏蒸杀虫、检测浓度,通风过程中的开关、门窗的开关等方面通过鼠标一键解决。 同时,使 以往每仓 需要 一 名 保管员的 专人管理 模式 转变 成 控制室集中管理 控制的模式 成为可能。 (二 )利用现有先进技术实现储粮过程中的降低损失损耗,提升经济效益。 仓储管理中的储粮损耗是仓储管理成本中较大的支出,包括虫蚀、水分散失、坏粮损失等。 围绕如何降低损失损耗,着力点在于合理通风或尽量减少通风,在一定的水分下确保储粮安全,控霉、防虫是主要方向,通过气调来控制虫害,降低霉变,通过智能控温,确保安全,提升粮食品质,最终提高管理效益。 (三) 通过围绕整个粮食出入库流程监控,提高效率 , 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发展质量。 基于 RFID 卡技术, 利用 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控制出入库流程,安装覆盖全库区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出 入库 信息 、仓储日常保管 信息,确保库区 生产 安全。 (四) 使用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现有大业务系统及覆盖整个中储粮系统的网络系统基础上,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实现公文管理无纸化, 实现原 8 笔迹手写签名, 同时, 开发触摸查询系统延伸客户服务中心工程。 (五) 通 过使用 基于移动平板的仓储信息管理技术, 解决仓储管理工作办公场所不固定 、 现场还原难 等 问题 ,借助平板技术 和 声音、视频、图像 、 文字等多种媒体 来 记录 粮情 信息 ( 且这些数据能被记录 归档、 随时调阅 ) ,提高 仓储管理工作的质量 和效率。 (六) 实现真正的“一站式”办公,通过采用统一的通讯 协议使所有的子系统在一个平台下运行,一次登录之后能控制所有的通风设备、气调设备、粮情测温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及其他的子系统。 避免在各个子系统之间来回切换,提高用户体验。 9 二 、 项目 总体技术方案 设计原则 根据中华粮网在信息化 项目 建设领域积累的经验,在对 智能化粮库示范库项目 设计时,将依据如下原则: 1) 可验收性:由于本次智能化粮库项目的建设是总公司承担国家物联网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所以各个直属库 的 建设过程必须要在总公司仓储部的统一调度下统一进行,避免独自建设的标准不统一无法完成总公司的最终项目的验收。 2) 先进性: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设计、建设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 系统。 3) 实用性: 所有子系统的建设都要符合库区的实际业务需求,必须做到上线每一个功能都是有用的,不是为了上系统而上系统。 4) 安全性:本系统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是安全性,采取物理、网络、应用全方位的安全策略,确保系统不受外来的非法入侵,同时亦照顾到内部访问级别授权及电子签名等各种技术 , 确保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对不同权限数据的访问。 5) 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采取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选用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软、硬件产品,对 自行开发的应用系统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保证系统可以支持 7*24 小时的系统运作模式,采用热机备份的原则,对主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以保证系统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可扩展性:系统提供良好的数据接口,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并考虑以后业务的扩展和系统扩容。 7) 灵活性: 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 要能与以后业务的变动相适应。 业务 10 流程发生变动时,无需修改系统或只需极少修改即可。 8) 经济性:在保证系统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经济性,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总体架构 根据 示 范 库 的 实际业务需求,结合 当 前 先进的 软件 研发 技术,经研究决定 采用“多系统一平台” 的 插件式 架构 设计思路, 利用 可扩展的 模块化设计, 将多个 智能 系统通过内部标准协议 集成到 《 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 》 中。 本项目在整个中储粮系统的中储粮智能化监管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 , 围绕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仓储、业务、办公三个主要方面的信息智能化建设 ,项目总体架构图如 所示。 图 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 架构 示意图 仓储智能化 : 包括智能气调系统、智能通风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 粮情 远程监管系统 、 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 仓储信息管 理 系统 、 油脂库存测 11 控远程监管 系统 、 四单一证系统 、 区域一体化协作系统 、 智能化粮食质检系统 、 激光测重系统。 办公自动化 : 包括智能网络办公 OA、 综合信息网、触摸查询系统和智能粮库查询演示系统。 业务信息化 : 整合现有中储粮业务各环节信息管理系统,集成 到 智能化粮库 管理 平台中,使各个信息孤岛互联互通。 12 三、 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 简介 在总公司的指导和建议下,由中华粮网负责研发的“一平台”即是指《中储粮 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该“一平台”是整个智能化粮库建设的核心。 做一个类比:计算机操作系统(如: Windows Xp, Windows 7)是计算机能有效运行起来的保障,那么《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就是中储粮仓储智能化管理的操作系统。 在《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运行的各个子系统(如: 仓 储 信息管理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通风系统 、 智能气调系统等)就相当于是计算机运行的各类应用系统(如: office 办公系统、邮件系统等)。 “一平台”是整个智能化粮库建设各个子系统 数据交流的中枢神经 ,是整个智能化粮库建设的高速信息公路 ,各个子系统 、传感设备 、 仓储设备 只有在“一平台”的统一调度下才能做到有序高效的运转 ,否则库区人员在诸多的管理系统中来回切换使各个直属库的信息化水平停滞不前。 为了做到统一调度、“一站式”操作所有的子系统 , 开发商在开发前 要在开发语言、开发模式以及内部通讯协议 方面 和“一平台”做好约定 , 否则系统将无法和平台集成,造成后期开发工作的返工,影响集成进度。 “一平台”是中储粮智能化粮库和 国家 物联网建设验收的主要内容,关于其验收 标准随后将 以其他文件进行发布。 13 图 中储粮智能化平台建设规划分层架构示意图 14 四、 十三 子系统 简介 仓 储 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仓储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