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避难硐室使用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试车时,压力调节应由小到大缓慢进行,防止系统损坏。 C 避险人员进入生存室要密切注意各项监测指标, 3~ 5 分钟后,待硐室内参数稳定, 并 且确认满足生存条件,方可取下自救器。 D 操作者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要有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严格按操作指示板 的指导操作,熟记操作方式,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 E 对氧气瓶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清洁,禁止油污。 F 定期清洁控制面板,确保各种符号清晰可见。 第三:维 修与维护,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进行。 A 每 6 个月须由制矿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次,每 12 个月由矿方全面检查保养一次。 B 各种便携式测试仪表、矿灯等,应按规定定期(一般 15 天)进行一次充放电维 护,测试仪表准确度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性能。 C 高压氧气瓶、压缩空气瓶及其连接管路,每天应由专人检查其气压情况、连接密 封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件在必要时能正常工作。 D 每 15 天应检查一次食品、水、各种化学药剂的完好状况,若发现发潮、变质、 过期或密封包装损坏等现象,应及时按规定处理 或更换,确保必要时能正常使用。 E 在断开任何气体系统管路以前,应先释放压力。 F 维修压风系统时要充分注意煤尘的注入而造成的压风系统的堵塞。 G 发现零部件损坏,失去原有性能,一定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不能带“病”工作。 H 处理系统故障一定要由专职人员操作,先关闭各个阀门,确认安全后方可检查, 排除故障。 I 检修时必须关闭气体供给。 K 检修管路时,不得随意改变管路元器件型号、规格、参数。 注意: 本说明书中没有说明的事项应看成禁做之事。 如确须变动,必须征的生产商的书面同意,按 照生产商要求方法步骤进行变动。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 所 泰兴华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6/22 、功用及使用方法 本避难硐室结构组成共分为二部分,即过渡室、生存室。 操作顺序如下图所示: 过渡室构成和功能 过渡室是避险人员进入生存硐室的必经之路,在过渡室中包括了两个系统,即:防护密闭门系统和气幕喷淋系统。 无压风时 紧急避险 开启防护 密闭门 喷淋 避险人员通过风幕穿过过渡室 避险人员进入生存室 供氧 有压风 风 保持压风供氧 启动压缩氧气供氧系统 寻找机会 +等待救援 随时掌控调整硐室参数 湿度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除湿系统 催化氧化系统 碱石灰吸附剂 控温系统 温度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 所 泰兴华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7/22 防护密闭系统,主要由防护密闭门组成,该防护密闭门可以抵御 1MPa 压力的爆炸压力冲击,在防护密闭门门上设置观察窗,用于观察避难硐室外的情况,是否利于井下逃生。 气幕 喷淋装置,是靠压缩空气减少、阻止大部分外部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避难硐室的装置,它是由装在防护密闭门内侧的 “ П ” 型气幕和过渡室防护门上方向防护密闭门下方大风量喷淋压缩空气的喷淋装置组成。 生存室构成和功能 生存室为紧急避险人员避时赖以生存的场所,配备了额定时间内满足避险人员基本生存保障所必须的生活物资、生存物资、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 主要包括:食物,饮水,人员座椅,急救箱,座便器,矿灯,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工具箱,担架等等,座椅下的空间可以合理利用,储存食物及自救器等。 为使硐 室内空气达到人员生存必要指标,硐室内配备了空气净化装置和降温除湿装置,同时准备了净化空气必备的药剂,可以处理硐室内有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除湿降温装置给避险人员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避免由于人员集中温度升高湿度提高而带来的其他次生灾害。 硐室内,同时安装有供氧系统、压风系统、供水系统、排气系统、排水系统、通讯系统、照明系统、环境监测仪表等,在保障人员健康生存的同时,还可以随时与地面人员取得联系,将避难硐室内外的信息、空气参数传送到地面,为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避难硐室系统配置及使用 方法 A 过渡室 包括: a) 防护密闭系统 b) 气幕喷淋系统 B 生存室 包括: a) 氧气供应系统 武汉船舶设计研究 所 泰兴华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8/22 b) 空气净化系统 c) 除湿降温系统 d) 硐室正压系统 e) 压风系统 f) 排风系统 g) 供水系统 h) 排水系统 i) 应急通讯系统 j) 监测监控系统 k) 生活保障系统 下面分系统介绍配置和使用方法。 防护密闭系统 防护密闭门示意图 作为紧急避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避难硐室,防护密闭系统是第一道,也是最 主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护密闭门、观察窗。 防护密闭系统能够抵御 的爆炸冲击,同时,在关闭状态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阻止巷道内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避难硐武汉船舶设计研究 所 泰兴华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9/22 室。 并且较低高度的水患也可以有效阻止。 在紧急状态出现后,井下紧急避险人员,要严格执行按照应急预案,具体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当出现紧急状况需要避险时,首先,按照应急预案,井下人员冷静判断,确定是否可以在危险 /危害到达前脱离矿井,如能,应迅速脱离矿井; 如不能迅速脱离矿井,指定人员或靠近避难硐室的人员,握紧防护密闭门把手, 用力向外打开防护密闭门,将防 护密闭门开到全开状态; 指定人员或最后靠近避难硐室人员,在观察到的最后一位避险人员进入避难 硐室后,应再次观察是否还有井下人员接近避难硐室,并大声呼喊,确认没有未进入人员后,推动防护密闭门到人可以进入的微开状态,进入硐室,然后向内拉动把手,将门完全关紧,再次确认检查所有把手均锁紧后,进入下一环节。 气幕喷淋系统 设置在防护密闭门里侧有压缩空气幕装置,气幕装置为高压空气形成一道气幕墙,用于阻止大部分外部有毒有害气体进入避难硐室,喷淋装置同时开启,以大风量将避险人员身上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尽量吹洗 干净,并利用自动排气阀排到硐室外部。 空气幕安装有和防护密闭门联动的开关,平时,如果该门一直处于密闭状态,压缩空气处于开启状态,则不用人工操作,开门就有 气幕 ,关门 气幕 就停止。 喷淋装置是和 气幕 同步开启,但防护密闭门关闭后,需要人工操作喷淋阀门使喷淋延长 5 分钟。 如平时开启防护密闭门,则压缩空气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候如果使用避难硐室就需要人工开启气幕和喷淋装置,停止 气幕 则可以和门的开关同步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